“我倒觉得此言有理,那王家大小姐王宛凝素来和王家不和,更何况当初她一个姑娘家不仅敢一人斗流匪还全身而退,还去京都府衙报案,我看这事她干的出来。”
“是吧,她和那王大少爷被赶出王府,心生愤慨,如今王府庶子迎娶公主,女儿成为皇妃,风头正盛,她难免心生嫉妒……”
两个人越说越像真的,甚至越说越过分。
身后的王承泽一时怒火攻心,加快脚步,拦在两人面前,“两位身为朝廷大臣,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不觉得心中有愧吗?”
王承泽冷着一张俊脸,说完也不理会愣住的两人,径直离开了。
一回府,他便匆匆前往芝兰院,此时王宛凝正在抄写《道德经》,见王承泽前来,连忙放下手中的笔。
“宛凝,近来京都事多,没事还是少出府。”怕王宛凝觉察到异常,王承泽收敛怒气,尽量让自己情绪平稳,
怕王宛凝出府听到外面盛传的风言风语,王承泽特意交待着。
“出什么事了吗?”王承泽向来不管这些事,自己的事也一直由着自己,如今突然让她待在府上,想着定是有什么不好的事,而且跟自己有关。
“不是什么大事,你在府上乖乖待一段时日就是了。”
王承泽拍了拍她的肩膀,没有过多言语。
王宛凝再问也只是一直称无事,看着自家哥哥再三搪塞,王宛凝没有再追问,准备晚些时候唤千机阁暗卫了解情况。
王承泽不放心的再三嘱咐后,才准备离开,刚出芝兰院,就碰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众衙役。
“王大人,我等奉命请王大小姐过堂问询。”
为首的捕头刘渊看到王承泽,立马恭敬的拱手行礼。
王承泽愣了下,忙问详情,“舍妹向来遵纪守法,不知犯了何事劳京都府衙如此兴师动众?”
捕头知道的也不多,只是奉命拿人,说了大概和六皇子遇袭之事有关。
听到捕头的话,联想起今日所听到的两位大臣的谈话,王承泽心中顿时明白,看来是有好事者拿那些流言当真去京都府衙报了官。
见王承泽一时出神,久久没有发话,刘渊便准备绕过他。
察觉到捕头的动作,王承泽下意识的护在王宛凝身前。
“王大人,您别为难我们了。”
捕头言辞恳切,眼神满是无奈。
王承泽护在王宛凝面前,并未退让。“捕头可有证据?舍妹一直身在京都,怎会和远在南方的六皇子一事有关联。”
王宛凝虽然还未弄清楚状况,但看着面前对峙的两人,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她直接越过王承泽,冲他笑笑,“大哥,你放心吧,只不过是问个话,没事的。”
说完,便礼貌的请捕头带路,一干衙役押着王宛凝离开了。
话说王宛凝前脚刚被衙役带出王府,后脚立马有消息传出王宛凝因为私下与流匪勾结杀害六皇子被捕,而且证据确凿。
如此一来,只要有点脑子就能立马猜出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