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丽自信的觉得,自己是高丽的公主又是带着和亲的目的而来。
大周的皇帝又怎么可能不答应呢?
忠王成婚又如何?休了便是,自己是不会在意对方是二婚的。
如果一定不愿意的话,那就让陆鸢那个女人当平妻或者侧妃好了。
总之,她堂堂一个高丽公主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妾侍的。她也是有自己的骄傲的。
所以,要么休妻,要么被贬侧妃或者贵妾。
如果她态度好一点的话,自己倒是不介意对方是跟自己同侍一夫。她成为公主,早就有了心里准备。
男人嘛,是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的。
既然是这样,与其她外面胡来,还不如养几个放在府上,让他把玩。
她这般善解人意,对方一定会很感动吧?
想到这里,她唇角勾起,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
垂眸看着自己涂着鲜红丹寇的指甲,转而对对着其他人说:“大周那边让我们拿出证据,证明那几个人死与大周无关。如今已经陷入了死局,我们继续纠缠不放的话,极有可能会惹来更多的麻烦。如此,我建议就当成意外吧。”
“公主,那几个人就这么死了?他们……”其他人听到金秀丽说这话,神情一变,表情很难看。
其他人面色也很凝重,之前他们逼着大周拿出证据,现在大周却逼着他们拿出证明是他们杀了高丽使臣的证据。
现在正僵持不下呢。
在场的人,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那几个人是怎么死的,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当天那几个在外惹了事,眼看着形势对他们高丽不利。倭人就出了个计策,说只要做一些牺牲,就能让大周吃瘪。
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利用此事,要挟大周,达到一些目的。
他们一听,觉得方法不错,也就答应了倭人提出的建议。
只是他们没想到,倭人所说的竟然是要了那几个人的命。
金秀丽当时见那几个人,在他们耳边说的也是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成大事者需要牺牲。
故而,那几个人才在最后露出慷慨赴死的表情。
在场的人,都明白。
那几个人死,只不过是成了牺牲品。
为了达成眸中目的的牺牲品,做这种事的是倭人,他们擅长一种忍术。
负责给那几个人投毒。
如今计划失败,人也是白死了。
若是那天大周那几个人没有回来的话,或许他们就能达成了目的。
只可惜的话,到底还是让他们赶上了。
眼下,他们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人就是大周人害的。
拿不到证据,大周就不会承认。
没想到有天,还能被这件事给为难住了。
在场的人脸色都很难看。
虽然很不想答应这件事,但是正如公主所言。
继续脱下来,并非是好事。
既然双方都拿不出证据,那就只能定性意外。
总不能为了这件事,一直拖延,影响他们的正事。
他们来这里,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说完这件事之后,金秀丽又一次开口:“我选好了要和亲的对象。”
高丽使臣一听,齐刷刷的看向她:“公主选好了?不知是谁?莫非是那天出现的几位皇子?”
他们不认为秀丽公主会选择周文帝。
那个老皇帝年岁也不小了,都能当秀丽公主的爹了。心高气傲的秀丽公主又怎么可能让自己嫁给能当自己爹的人?
所以她肯定不会答应。
没看上皇帝,那就是在几位皇子中了。
只是听说,有几位皇子已经是成婚了。
显然一二三四五这五位皇子已经失去入选资格了?
再往后的话,那年龄上……
那就秀丽公主比较年长了。
只怕她愿意,人家皇子不答应。
“本公主看上的不是什么皇子。”金秀丽摇头说道。
高丽使者一听,神色一变:“公主,您没看上皇子,难不成看上的是哪位大臣?”
据他们回忆,当天在皇上宫殿里的几位大臣年岁都不小吧。
甚至比皇上看起来年岁还大。
公主不至于这么重口,看上爷爷辈的人吧?
见他们神色不是很好,秀丽公主知道他们想岔了。瞥了他们一眼:“本公主看上的是忠王。”
忠王?
高丽使臣听到这话,互相对视一眼。
关于这位王爷,他们视线也调查了解过。
按照身份是合适的,虽然是个异性王,但是位高权重且自己手中还有一支军队。
无论是样貌,身份还是地位,权利,都比皇子还要出色。
秀丽公主竟然能从众多的皇子中,一眼看上了忠王,可见这眼光的确是不错的。
高丽使臣的面色稍稍好看了一些。
还好还好,差点以为秀丽公主眼光不怎么样,要想着如何劝说了。
好家伙,人家不是眼光不行。而是直接看上了最好的那个。
想到那天在殿内见到那位沉默寡言,透着高冷的忠王。
虽然当时只是匆匆扫了几眼,但对方的模样还是给她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也难怪秀丽公主念念不忘,就连他们不也是吗?
这般绝色的男儿,若是到了高丽。
高丽使臣不敢想象,会带来怎样的轰动。
依照王那个颜控怕是见到这位,要什么给什么。
呵,说句不夸张的话。
这人要是开口说要命,王可能都会毫不犹豫的给他。
“这件事,公主打算怎么说?是亲自去大周的皇帝面前提吗?”高丽使臣询问秀丽公主。
“嗯。”金秀丽知道眼下可不是矜持不矜持了。那般绝美的男人,她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嫁给他。
只要自己与他有了孩子,难道还担心他不会帮着自己吗?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有了孩子捆绑,就会不一样的。
金秀丽很有自信,认为自己的才貌双全,又有高丽第一美人,对方一定会答应。
不选择她,那才是他的错呢。
“那公主要好好打扮一下,咱们这就进宫找皇上讨论这件事。”
高丽使臣当即表态说道,也觉得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当即,拍板,顺便说起之前那件事,就算了。
他们这般有诚意,大周的皇帝还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