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重生侯府嫡女:将军掐腰红眼求独宠>目录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为君者,当广纳群言一番登门拜访,颜奕辰看望了萧君泽也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师父。
更重要的是,知道师父对他的信任,他心中只觉得万分庆幸和愉悦。
于他而言,只要师父心里眼里有他便可。
他想要的,从来都不是朝堂上的受人敬仰呼风唤雨,而是希望楚知夏对自己多看一眼,哪怕是多看一眼便可。
三日后,经筵讲席的日子如约而至。
如此盛大而隆重的场面,满宫上下更是格外的重视。
讲席的地点设在文华殿,大殿内设御案与讲官案,间距数步,书案陈列楷书讲义,鸿胪寺官员执礼分立两侧。
殿中对称排列六部尚书,御史等朝臣,红袍讲官与蓝袍展书官分列书案左右,铜尺压平书页以备用。
整个讲席的流程也是极为繁琐的,仪式流程也是中规中矩。
皇帝身为九五之尊御座面南,护卫队着袍服持械扈从,早朝后百官行君臣之礼。
讲官依序出列,展书官同步翻译讲义,红袍者诵经,蓝袍者展卷,声调扬抑。
整个过程之中,最重要的便是讲席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以《四书五经》为纲,辅以《资治通鉴》《性理大全》等,讲章需要内阁设定,字句考究。
今日的筵经讲席较为简单,复杂的流程结束之后,大殿之上只剩下皇帝和太子两人。
颜奕辰身为太子太傅,且职责所在,更是具有教化太子礼仪治国之才,这一次放讲席内容陛下更是亲自点名要听这位太傅讲讲。
只见颜奕辰身穿一袭红色官袍,威严的立于上方,手持古书嘴里正念念有词的说着些什么。
“今天微臣所讲述都内容便是偏听则信,兼听则明,《荀子》言曰:偏听则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此理至明也,昔者,齐王纳谏,广开言路,群臣纳谏,门庭若市,王悉听之,以察民情,以明得失,由是,齐之大国,威行于诸侯,此乃兼听之明验也。又,赵王不听蔺相如之谏,而信郭开之谗,遂致李牧被杀,国破家亡。此乃偏信之暗鉴也。
“再者,赵王不听蔺相如之谏,而信郭开之谗,遂致李牧被杀,国破家亡。此乃偏信之暗鉴也。”
“故曰,为君者,当广纳群言,以明视听;为学者,亦当博采众长,以广己知。如此,方能去伪存真,致知在格物也。汝当以此为鉴,深思兼听之明理,可乎?”
果然,听到颜奕辰手持书本站在上方嘴里有理有据的讲着些什么,端坐在侧的皇帝神情微微有所松动。
最近朝中被萧玉绝和李宏毅两人针锋相对一事搅的心神不宁,尤其是李宏毅更是多次向他进言,边境一事乃是萧玉绝嫉妒之心作祟,对他的排挤和打压。
皇帝一双深邃精明的眸子微微眯着,抬手捋了捋胡须,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当年的他是先帝的不受宠的五皇子,能够力败其他储君且一步步走上权利巅峰,当朝天子可也不是平庸之辈。
在联想到太傅今日所讲席的内容,皇帝也是意味深长的朝窗外看了一眼。
仁者,明君?
亦或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身为天子则是不该听信李宏毅的一面之词?
再看看站在一旁专心致志的太子,听到太傅今日经筵讲席的内容,此时的他也是若有所思。
这些日子以来关于朝堂上的纷争,他这个东宫之主亦是看在眼里,对于朝中上下对萧将军的非议,他亦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太子太傅同萧玉绝萧将军乃是师出同门,难不成他这是借此机会想向父皇严明什么?
饶是太子这般聪慧,加之他跟在太傅身边多年对他及其信任和依赖,如此目的他也能猜出一二。
时间很快过去,一整个下午的讲席都是由他一人完成,皇帝端坐在侧一言不发,只见他眉头紧缩似乎在思考着些什么。
一个时辰的时间过去,随着讲席的结束,疲惫不堪放皇帝也在老太监都搀扶下回到了养心殿。
再看看太子,看着正在收拾书本的太傅,脚下的步子顿了顿,他还是满心好奇的走上前去。
“太傅!”
“太傅辛苦了!”
“太子,太子可还有事?”
见太子一脸凝重放看向自己,颜奕辰整理书籍的动作顿了又顿。
“太傅,太傅今日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实在是让学生十分佩服。”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太傅可是在提醒父皇近日来朝中大臣对李宏毅弹劾案的看法?”
见今日太傅讲席都是围绕着这方面的事例讲学,在加上这几日朝堂之上对于李宏毅和萧玉绝将军的流言蜚语颇多,绕是他这般聪慧过人,一点就透,大概也猜得出来太傅是借着这次讲席意有所指吧!
听到太子对自己的询问,颜奕辰并没有立即作答只是微微一笑。
到底是自己多年精心教导悉心培养的徒弟,为师的一言一行他都可以猜出大概。
“太子,朝堂之事从来都不是我一人能够左右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凡事都要靠自己多领悟!”
对于太子的问题,身为太子太傅的颜奕辰回答的更是小心翼翼,身在朝堂多年他更是明白什么叫做谨言慎行。
“不论是戍守边防区的李宏毅李将军接二连三传来的捷报,亦或是他同萧玉绝将军的针锋相对,这其中隐情,微臣更是无从得知。”
颜奕辰一字一句,平淡如水的回答着,“殿下,孰是孰非,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凡事都要有切实可信的证据,万不可听旁人揣测从而妄议他人!”
颜议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却也没有对二人去评头论足什么。
听到这话,太子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心中顿然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