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重生侯府嫡女:将军掐腰红眼求独宠>目录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项技艺均为绝佳如今京中贵妇们提起楚知夏,无不带着几分羡慕与敬畏。
楚念秋看不出画中的意境,只觉得平平无奇,便更加痛恨楚知夏,认为她是靠着将军府,才有如今的好日子。
“世子妃息怒。”
春桃连忙转移话题:“对了,前日赵姨娘的旧仆来府,说柳氏病中常说呓语,时常哭着喊知夏,醒来后还会喃喃自语,说什么娘陪你一同死了算了,听着也太吓人了。”
“哦?柳氏竟说这些胡话?”
楚念秋瞬间转移了注意力,疑惑道:“楚知夏不是活得好好的?她为何要这样说?难不成妖孽附身的事竟是真的?”
她兴奋了起来。
有柳氏的呓语,以及楚知夏鬼魂附身的谣言在前,她若再找人当众作法污蔑,定能让楚知夏身败名裂!
京中百姓最忌讳妖孽之说,若是楚知夏被冠上这个罪名,不仅萧玉绝会颜面扫地,皇帝也定会厌弃她,到时候,她便能趁机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春桃,你立刻去城外的破庙,找一个姓王的江湖术士,”楚念秋语气急切,“给他五十两银子,让他三日后在将军府附近的大街上作法,就说将军府有妖孽作祟,并点破妖孽身份,暗示楚知夏鬼魂附身,害人性命。”
春桃犹豫了起来。
“世子妃,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萧将军爱妻如命,若被他查出是我们所为,后果不堪设想!”
她们院在平南王府的日子也不好过。
世子专宠妾室,王爷不管后院,王妃高高挂起,如今楚知夏可谓是举步维艰,却依旧惦记着算计楚知夏。
她心中直犯嘀咕,世子妃对将军夫人也太执着了。
“蠢货,你怕什么!”
楚知夏恨铁不成钢,若不是身边无人可用,她都想将春桃发卖了。
“那个王术士最擅长装神弄鬼,到时候他只说是观天象察觉妖气,谁能查到我们头上?再说,柳氏的呓语就是最好的证据,就算萧玉绝想护着楚知夏,也堵不住悠悠众口!只要楚知夏名声尽毁,看她还怎么在京中立足!”
春桃不敢再劝,领命离开了。
楚知夏眼神狠厉,心中暗自得意。
楚知夏,你不是很能耐吗?不是能让萧玉绝对你言听计从吗?三日后,我便让你尝尝被众人唾弃、人人喊打的滋味,看你还怎么跟我斗!
……
皇帝寿宴后不久,京城中便举办了一场闺学雅集,将军府也收到了拜帖。
为了打听到更多消息,楚知夏欣然赴约。
院中,京中有名的贵女们围坐其间,或抚琴,或作画,或讨论诗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茗气息。
她刚走到门口,便听见不远处传来了低语声。
“我听说,将军府那位今日也会来?”
“她最近可是太后跟前的大红人,想必沈千金准备的彩头,已是她囊中之物了!”
“那可未必!雅集又不只比作画,我就不信她还能再拿出一次边疆风光图来。”
这样的闲言碎语,楚知夏听得多了。
她懒得同这些人计较,直接走出来,从几人面前经过,目光不经意扫过了角落坐着的人。
方才,这人倒是一直未说话。
迎上楚知夏实现,那位贵女露出微笑,看着十分有亲和力。
楚知夏同样笑笑,坐在了自己的席位上。
说坏话被当事人听见,那几人尴尬得不行,都低头噤声,不敢再多言。
“诸位夫人、小姐,”户部尚书的嫡女沈清沅站在上方,“今日雅集,我们不比诗词,就比书法、弈棋、鉴古,三项皆优者,可获先祖母留下的玉露冰心砚台。不知哪位姐姐愿意先开笔?”
方才同楚知夏打招呼的贵女率先站了起来。
她举止落落大方,笑着道:“那便我先吧,给各位姐姐抛砖引玉。”
走到前方,她提笔写下一首《春江花月夜》,字迹娟秀有余,却无太多笔力,大家夸赞一二,便不再言语。
紧接着,又有几位贵女依次展示技艺,或弈棋时步步保守,或鉴古时常说错器物年代,始终无人能让人眼前一亮。
“将军夫人,您不试试吗?”
沈清沅对她那幅画十分喜欢,眼神期待地看向楚知夏。
众人也十分好奇,见有人先开了口,便都跟着看了过去,等着她如何应对。
意料之中,楚知夏没有推辞,取过一支兼毫笔,写下了一首《满江红》。
不同于其他贵女,楚知夏笔法刚劲有力,字迹洒脱大气,带着几分沙场的豪迈,实在是让人移不开眼。
“好字!将军夫人这字,既有男子的豪迈,又有女子的细腻,真是难得一见!”
众人纷纷附和,之前嘲笑楚知夏的几位贵女,此刻满脸尴尬,却只能跟着夸赞。
借着便是弈棋。
楚知夏与另一位擅长弈棋的御史千金对弈。
她执白棋,落子干脆利落,看似随意,却步步紧逼,不到半个时辰,便让对方陷入绝境。
御史千金看着棋盘,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军夫人夫人棋艺高超,我认输了。”
最后一项鉴古。
尚书府提前准备了几件古董器物,楚知夏逐一拿起,仔细观察。她不仅准确说出每件器物的年代与用途,还能指出器物上不易察觉的瑕疵与特色,在场的贵女们都听得入了迷。
“将军夫人果然名不虚传,”沈清沅赞不绝口,“三项技艺均为绝佳,由你作为本次雅集的优胜者,想必大家都能心服口服。”
没人提出异议,连之前的几位贵女也不敢出声。
看完楚知夏的展示,她们都自惭形秽,恨不得重新回到刚刚,再也不在背后乱嚼舌根了。
沈清沅亲自取出砚台,交到了楚知夏的手中。
“它能有将军夫人这样的主人,想必祖母也会高兴。”
她眼中带着一丝感伤,楚知夏无意引起他人伤心事,便道:“多谢沈小姐,这砚台非凡物,我喜欢得紧,但若你不介意,我想将它转赠于人。”
沈清沅十分惊讶,但莫名的,并未觉得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