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芙清有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
“回东齐,你不是一直想回去瞧瞧吗?”
“当真?”芙清一脸惊喜的转头看着郑肆宁,郑肆宁点点头。
“当真。”
“谢谢你,夫君。”芙清抱住郑肆宁的脖子,轻啄了一下他的下巴。
“这样就算了?”郑肆宁抱起芙清,将她放在床榻上,轻吻她的眉眼,手紧紧扣住她的手。
夜渐渐深,明月轮转,月落日升,太阳逐渐露出地平线来,从天空撕裂出一道白光。
一队车驾从京城浩浩荡荡的离开。
京城距离东齐还是不远的,往东南方越过四座城池,就到达了南郑和东齐的边界。
两国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互相的界限分的十分清楚,自南郑出去的,多数都要有官府的通关令牌,进去东齐边陲,也需要东齐的来往证明。
南郑同北魏开战的这许多年,东齐一直保持中立,也便是后来新帝继位,想壮大东齐的势力,这才会选择同南郑合作,开通互市,经济贸易互通,一直到今日。
东齐如今忧心南郑会对其下手,来往的关口查问也严苛了许多,他们队伍刚刚进边境的时候,便被守城门的将士拉住问了好一番,瞧着是京城的队伍,各个都带着兵器,一开始尚且不放行,还是芙清出面,这才顺利通行。
两个人坐在马车里,一路颠簸着,越往南走,郑肆宁便觉得越热了,风也大了些。
听闻东京靠东,离海边十分近,郑肆宁还是第一次来到此处,新鲜的很。
“托了夫人的福气,为夫也能瞧一瞧这东京城的沿海风光。”
南郑要一直往南,最南方才看得见海,或者在东齐同北魏之间往东,才会有海,不像东齐,近半的城池都能看得见海。
海上贸易发达,连带着海食品也吃的特别多。
“听说海边的虾蟆特别大,活蹦乱跳的,当真吗?”
“当真。”芙清点点头,“若是腾出空来,我带着夫君去赶海,礁石缝隙里,不仅有虾蟆,还有蟹,膏黄蟹肥,若是再等上个把月,入了秋便更是鲜美无比,还有说不清的螺,螺肉紧实鲜甜,还有昆布,用来煮汤最是鲜美……”
提到了她的家乡,芙清就如同打开了话匣子一般,话说不完,郑肆宁倒是少见她如此开心,跟着心情也好了许多。
快到京城的时候,路过宜城,听说这里是东齐风景最秀丽的地方,山水景致一绝,此处城里多都是水路,桥洞底下有船家撑船过水路,他们的马车正和一辆马车错过,狭小的石板街道过不开两辆马车,他们便先停下来让对方过去了。
风吹过,吹动窗帘,郑肆宁好似瞧见了一张有几分眼熟的脸。
马车匆匆错过,他们的马车也继续往前走。
“宜城山美水美,不如留下来住一日半日再走?”
“你不着急回东京见兄长了?”
郑肆宁问。
“也不急于这一时,总归是快到了,一日半日的不打紧。”芙清倒是看得开,“再者说你头一次到东齐来,不观赏一番宜城的景致岂不可惜?”
“说的也是,那我们找家客栈住下来?”
“好。”
一行人在城中的客栈暂时住了下来,客栈傍水而建,推开房间的后窗,低头便是一片水道,碧绿的河水,船家撑着船才桥洞下通过。
这里的景致同南郑的确差别很大,南郑少见这种水陆错杂的地方,这里的人说话的软软温温的,姑娘们都喜欢穿着白绸子的裙子,手中执一团扇。坐在桥上手扶着桥上的扶栏看景色,发髻同南郑女子也不一样,喜欢盘起来,多也是温柔的。
男子说话也不大声,他们这里多喜欢食甜,尤其喜欢汤汤水水的东西,来了半日,只是站在客栈的窗前,便已经能感觉到这里的宁静的闲适了。
怪不得他们都说这宜城是天上人间。
“夫君,下楼逛逛吧,宜城的集市也很热闹。”
两个人换了身当地的服饰出门宜城的集市多都在水路两侧,还有在水道船只上的,来往的人路过就可以买东西。
这个季节,卖莲蓬的尤其多,听说东齐的莲蓬比南郑的要清甜,郑肆宁买了两朵尝,倒没尝出来太大区别。
“莲蓬还是要新鲜摘的才好吃。”
“走吧,我们撑船去摘莲蓬。”
芙清拉着郑肆宁的手,带着他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了桥头,站在桥头往下看,是整整西湖的莲花,这个时候的莲蓬也是最新鲜的。
“我去找船家。”
这个时节在荷叶底下,多的是撑船摘莲蓬的船家,在岸边吆喝一声,他们就会撑船过来,给上一些银子,就可以带着他们去湖中心一游。
或者多付二两银子,他们可以自己撑船。
芙清在码头边吆喝了两声,很快便听到有人回应,水面上的荷叶微微摆动,不多时,从荷叶中穿出来一只小船。
“姑娘要渡船吗?”
“船家,我们要租船。”
“租船可要贵几两银子。”
“无妨。”郑肆宁走过来,递给船家五两银子,“劳烦船家在树下稍作歇息,我们游完湖便上岸。”
五两银子再买艘船都绰绰有余,船家忙不迭接过银子,将桨交给了郑肆宁。
郑肆宁在南方带过一段日子的兵,南方多水城,他也学了些撑船的技巧,二人坐上船,芙清坐在船头摘莲蓬,郑肆宁在船尾划桨。
渐入深处,周围都是荷花的清香,荷叶几乎都没过了他们的头顶,处在荷叶之下,清凉且别有一番意境,只是可惜蚊子多了些,不过此时也不打紧。
“我第一次瞧见这么美的湖。”
“那是,满东齐乃至满南郑都再找不出比这里更美的湖了,若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也美,晴明雨微微,在附近的竹林游上一番,湖面上也别有一番意境。”
她早两年年纪还小的时候,父皇尤爱此湖,每年清明前后都要来游玩一番,他们几个姐妹也都跟着父皇来此,二姐的夫婿便是在这桥上邂逅的,如今她也是几个姐妹最幸福的,思念兄长姐妹便可以坐着马车带着夫君女儿回京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