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小枝性子要强,又护短,听见有人诋毁秋蕊,撂下挑子就要跟徐大娘理论。
“徐大娘。”秋小枝没来得及开口,秋蕊先一步说话。“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要是灾星,就先克背地里乱嚼舌根的长舌妇!”
秋蕊瞪了一眼徐大娘,徐大娘身子一凛,不敢搭话,拉着与她说话的妇人灰溜溜的跑了。
“小蕊,你居然把徐大娘都吓跑了。”秋小枝笑的花枝乱颤。“你不知道,这个徐大娘最爱搬弄是非。你的事都是她背地里瞎说。”
“姐,看你把我说的,你妹妹我长得如花似玉,哪儿能吓着人。你都说了,徐大娘总是背地里说我坏话。她是见到我心虚!”
回去的路上人不多,看到秋蕊躲得远远的,就连半大孩子,也被大人告诫离秋家丫头远些。
“小蕊,你别放在心上,他们说的话都是放屁!”秋小枝愤愤不平的说道。担心影响了秋蕊情绪,后悔带妹妹来挑水。
秋蕊无所谓的耸耸肩,她当键盘侠跟人互怼的那几年早就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想要影响她的心情,也要在她心中有分量才行。
她不怕事,也不想多事。本就是外来者,对村子也没有什么感情,看了几眼,秋蕊就没了兴致。
抬水是个力气活,不管是原来的秋小蕊还是现在的秋蕊都没干过出力的活。和秋小枝才抬了三次,她的手掌就被磨红了。
秋蕊吹了吹火辣辣的手心,可是缸里的水才半满。
为了省力秋蕊就把主意打到了灵泉上,她经常喝灵泉水,不但回味甘甜,还能强身健体,滋润心肺。对人体不但没有坏处,反而好处多多。
她趁着秋小枝不注意将空间里的灵泉水灌进了水缸。
水缸满了,终于不用再费力挑水,秋蕊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的点点头。
“咦?满了?”秋小枝借的倒完水才多半缸,怎么一转头的功夫就满了。
“姐,什么满了?水缸吗?打了水当然会满喽。”秋蕊装糊涂。
“没事,满了你就去屋里歇会。”秋小枝只当自己产生了错觉。
快到正午的时候,秋玉山和秋田氏回来了,推着一两崭新的推车,推车上堆满了东西。
推车是往醉明楼送菜的第三天秋蕊提议买的,她们送菜不是送一两次,总不能一直借用别人家的车。
买推车前秋蕊提前踩了点,跟老板说好先交付了银子,等秋玉山来时,就说车子是打折处理。
秋玉山以低廉的价格买了一辆木质密实的推车,着实把他高兴了一把。
而车上的东西则是秋田氏买的。
“你们看爹和娘买了什么回来?”秋田氏春风满面,得意的说道。
秋田氏嫁进秋家多年,秋玉山虽是每日做工挣着钱,可是钱都要上交给秋李氏,供一大家子花销。
吃的穿的也都是秋李氏分配下俩,上街买东西,完全是不可能的奢想。以至于秋田氏分家后手头有了钱都不知道怎么花。
刚才在镇上买东西还闹出了笑话。
不过购物是每个女人的天性,秋田氏也不例外,几次下来连砍价都学了个七七八八。车上的米粮和必备的生活品就是秋田氏一上午购买的战利品。
“娘,你捡银子啦,买这么多东西!”秋蕊诧异于节俭的秋田氏为何忽然间出手阔绰,调笑了一句。
“娘真的捡银子了?”秋云翰一听银子,立刻从屋里跳了出来。
“去去去!娘倒是想捡银子,你去给娘掉一个。”秋田氏笑骂道。
“我可掉不出来,你得让二姐,二姐有的是。”秋云翰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立刻闭上嘴巴。
“别什么都往你二姐身上扯,快帮你爹把米面搬到厨房。”秋田氏沉浸在购物的欢喜中,没听出秋云翰话里的意思。
“不用,就这点东西,还不够我搬两趟。别让孩子上手了。”秋玉山干活最是实诚,在家里也是一样,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单看这一点倒是个十足的好丈夫,好父亲。
可惜,也是个愚孝的儿子。
东西都归置好了,秋玉山又开始旧话重提。“巧儿,咱们买了好些米粮,我想给爹娘送点。你看成不?”
秋田氏的脸立刻拉了下来。
秋蕊和秋云翰对视一眼撇撇嘴,这爹哪壶不开提哪壶,两天不被念叨心里就犯痒。
“秋玉山,你爱用你的热脸贴你娘的冷*,你自个儿去!别跟我说!去了就别回来,我们这个家禁不起折腾。我可不想再听你娘诅咒我们娘儿几个的话!”
原本喜笑颜开的秋田氏黑下脸指责秋玉山。
秋田氏如此抗拒也是有缘由的。
前几日秋玉山见家里条件有了改善,想到自己吃的白面馒头大米饭,爹娘吃的却是粗面馒头,常年连个荤腥都不沾。
便买了一斤肉,央求着秋田氏跟她一起回去看看。
秋田氏想着老秋家那边再对她们娘几个不好也是秋玉山的爹娘,便同意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谁知道秋李氏就是个混人,接了肉翻脸不认人,一会骂秋玉山没良心不孝,一会骂秋田氏生了个扫把星。把他们一家里里外外骂了个遍不说,连身为秋家长孙的秋云翰也放过。
秋田氏嘴拙,多年受秋李氏欺压,骂又骂不过,打又不能打。气的回来两天没跟秋玉山说话。
没想到才过没两天,秋玉山的老毛病又犯了。
这也是秋蕊第二天才听秋田氏提起,要不是秋玉山拦着,秋蕊非得站在老秋家门口问候问候李家怎的就生出了秋李氏这么个奇葩闺女,嫁出来祸害人。反正秋蕊打心里就没把老秋家的人当亲人看待。
“巧儿,你别急。当我刚才放了个屁。我啥都没说。”秋玉山打了两下嘴告罪。
秋蕊摘着晚上要吃的菜,看了秋玉山一眼。她就想不明白,秋玉山哄秋田氏有一手,为什么就哄不转他那一双爹娘。
秋玉龙游手好闲,正经事不办,偏偏就对秋李氏的脾气。
不得不说,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剪不断,理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