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夜无殇带着满腹仇恨,在无限暴躁的状态下,迎来和父王的面对面解释。以致于见到靖易的那一刻,不等父王母后开口,他就悲愤的开门见山:
“父王,不是孩儿杀的你!!”
最能影响沟通结果的,就是人的情绪!
故这一刻夜无殇明明是理直气壮、光明磊落,在靖易眼里却变成混淆视听,有种“贼喊捉贼”的刻意。
你靖陌一向冷静理智、知礼数,见到父王的灵魂后却不下跪行礼,却一进门就喊冤?这不是心虚是什么?!
所以,靖易横竖都不会给他好脸色看……
“逆子!!滚出去!!”
指着儿子的鼻子,他大吼。
而夜无殇本就是在无限暴躁的状态中,前有冤案缠身,后有对女人的怨恨,自然也没法立即收敛,本能的脱口而出:
“我说了不是我干的!!”
声调难免抬高,眉间生生被挤出一个川字。
能理解他那种心情吗?父母双双怀疑他“弑父篡位”,对一个解释了,还要来对另一个解释;女人又绝情狠心的扼杀了他的孩子;流飒朝政也是一地鸡毛、百废待兴……
再强大的人面临这些,此刻也近乎要垮了!
而眼前的父母却没一个能理解,包括“已倾听过他的解释、相信他有冤”的母后。
“怎么跟你父王说话的?!”
夜微凉一句训斥传来,严重批评他不懂事。其实心里也有点后悔,刚刚不该在儿子面前说那些,以致于儿子此刻的状态如此暴躁。
可她就是这样一个嘴硬心软的人,明明心里已经理解并疼惜儿子了,却一如既往的在夜无殇面前,展现不了慈母的温柔。
“……”好在这一刻夜无殇忍住了,没对她还嘴。
夜微凉也不忍再继续,便转向靖易,依旧是气不打一处来的口吻:
“还有你!儿子是来解释的,你二话不说就要把他赶出去,这算什么?还想不想弄清真相了?!”
“……”靖易同样被喷住,不好还嘴。
但心里依旧不以为然,因为就在刚刚,两人没进来时,他被冥界判官审问灵魂的一句话给点醒……
声称没拿到赃物就可以抵赖吗?就不允许你把赃物藏了起来,混淆视听?
当时判官在审另一件案子,可靖易听在心里,就是能想起儿子的所作所为。如猜不错,此番微凉去皇宫追问,夜无殇一定会用“依兰花不在他那儿”来抵赖。
靖易正这样想着,就听见夜微凉继续斥责他:
“不知道这里头有误会吗?靖儿被冤枉,心里自然不好受,脾气急了点也是情理之中。你一把年纪都已经死了,怎么还不知道理解?!”
如果不加这个“死”字,也许靖易还能被说动。
可一听到这个字,靖易的思路难免偏激……
他心想:哼,脾气急躁?靖陌入魔道做魔少主那么久,都是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冤枉,也没见他急躁过。怎么一到了孤王这事上,就急躁了?
还说不是心虚?!
看到这里,我们没法怪任何人,只能说这一家子自始至终都没有心连心过。夫妻不合由来已久,年轻时没一个人管过孩子。导致夜无殇就算想跟父母心连心,很多时候也只是一厢情愿。
正如现在一样……
“你,不准暴躁!有啥冤情好好跟你父王解释。”
当母后这句好意的提醒响起,当他开始把语气缓和下来:
“父王,实不相瞒……”
就被靖易打断。
“我不管你冤不冤!”再度蛮横无理的指着他鼻子,靖易二话不说,直接发问,“说,依兰花你准备怎么处置?”
那语气,俨然已经肯定依兰花被他藏了起来。
于是,夜无殇刚刚稍作平复的情绪,瞬间又被点燃。依旧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他激愤怼回:
“我没有依兰花,你让我怎么处置?!”
这回,靖易却也不再气恼,眼里只有赤果果的质疑和寒心。
“哼,狼子野心!你说没有我就信?!”他语气冰冷,再不会有激愤和不甘,只剩义正言辞,“夜无殇你听着,骗得过你母后,也休想骗过孤王!”
“……”夜无殇彻底无语,只感百口莫辩。
有那么一刻他甚至想拂袖而去,谁爱解释谁解释去!
真相总有大白天下的那天,自己都忍了那么多年,又何苦在“弑父篡位”这事上心浮气躁?
况且,他还没有篡位!!
父王的遗体没发丧,他也没立马举行登基大典。如果真是“弑父篡位”,靖易死后,他夜无殇不该是立马做这些事吗?!
这点道理都想不过来?为什么?!
夜无殇的心里在咆哮……
而身边的母后也立马抓住这个思路了,只见她用手指狠狠戳了下靖易的脑门,没好气的斥责道:
“靖易你个死脑袋,咋就这么犟?!靖儿若是想篡位,又何苦在你死后迟迟没发丧?”
一个“不发丧”的话题,前脚在儿子面前是怀疑的质问;这会儿又在丈夫面前,用截然不同的思路来为儿子说话……
可以看出,夜微凉是真心为父子俩好!
只不过,她的方式欠妥。
所以,靖易横竖都不会被她影响……
“哼,装模作样谁不会?”他鄙夷的斜视着儿子,冷冷丢给妻子这样一句。
心想:论心机和城府,谁能干得过夜无殇?深知孤王死后他立马发丧,指定会遭人诟病,何不等个一两日,把表面功夫做足?
看到这里,你还真没法说靖易的思路有错。
这就是“做人的难”,无论哪件事,也不管谁来做,都会多多少少遭人非议。哪怕你只是单纯美好的动机来做这事,也会有人说你居心叵测……
你悬壶济世,看病不收钱,救人不计回报。也会被人说成是在进行医学实验,拿病人试药,换取你的科研成果,最后你会被人定义为“沽名钓誉”。
你做慈善,捐钱捐物,可总有人说你莫不是缺德事做多了,便想用表面上的善举来换取后半生不遭报应?
其他就不逐一列举了,总之,世上没有能被所有人都称赞的人;也没有能被所有人都肯定的事迹!
你浴血奋战,建立了新的王朝,后人会给你记功,可当时的百姓也许会给你记过。因为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
有人明明能在旧王朝里好好活着,却因为你要建立新王朝而毙命?谁愿意?
所以,人类的心理都是自私的,这导致了他们的狭隘,继而让心理有了阴暗面,最后染上可怕的病毒——猜疑!
正如此刻的靖易……
“还说我犟?我看是你慈母多败儿,被他迷惑了!”
见夜微凉气得无语,他视若无睹,大言不惭的辩解道,“那天是我亲自找人给他夜无殇传的信,叫他来城东客栈……”
说着转向儿子,“你敢说你没来?”
夜无殇是真不想回答,因为深知越回答就越洗不清。可没办法,此刻若避而不答,就更加显得心虚,便急促道:
“是!我来了,但我没有……”
话没说完,又他娘的被靖易打断。
“没有什么?!没有抢依兰花,还是没谋杀孤?!”
确实有点咄咄逼人了,扰得夜无殇狠狠拂袖,怒吼:
“两件事都不是我干的!!”
可靖易表示,真不是自己咄咄逼人,而是儿子今天的态度,真他娘的说不过去!
“好啊,如今都一口一个我了?连儿臣的称呼都免了?”
靖易无限讽刺,直到此刻才把心里的小芥蒂说开,然后立马转向妻子,
“微凉你说,他这不是想篡位是什么?!”
“这……”夜微凉语塞,只得重重一声叹,“哎!!”
并非被丈夫动摇,此时她依旧相信儿子有冤。但也能理解靖易的偏激,因为帝王之家最在乎君臣礼数,有皇权杵在那儿,致使关系太敏感。那么孩子跟父母之间的称呼,尤为重要。
没登基,你就不能以“我”自称,而要时时刻刻坚守“儿臣”两个字,这是在表明你的态度——以父亲的皇权为大。
而今天的见面,夜无殇从头到尾的确没以“儿臣”自称过。这跟之前那次都城反攻胜利,在皇宫和靖易的见面,态度截然不同。
站在靖易的角度,没法不质疑儿子现在不可一世、狂妄无人;没法不质疑夜无殇有篡位的念头!
可站在夜无殇的角度,父王就是在无理取闹、鸡蛋里挑骨头!
并非他不知礼数,而是忽略了帝王家礼数的重要性,这跟他的成长经历和个性有关。想想看,靖陌自少年起就被妖妃幽月赶出皇宫,后只在紫薇道观修炼了短短时日,便入了魔道……他虽命中跟“皇权”二字挂钩,可成长经历几乎没有“皇权”的氛围。
加上个性本就潇洒不羁、内心豪迈,以致于他经常能将“君臣礼数”抛至一边。
所以此刻面对父王的指责,他横竖都不会认为自己有错!
于是,无限暴躁的状态下,见父王压根不给他解释的机会,最后他只能爆发:
“你爱咋想咋想!!反正老子没杀你!哼!”
说罢,狠狠的拂袖而去。
无视身后母亲的怒斥:“靖陌,你给我回来!!”
留身后的靖易气到颤抖:“逆子,逆子!!不不,他是逆天的妖孽!妖孽!!”
在父亲面前自称“老子”,可不就是逆天了?
我们没法说靖易老糊涂,这场父子见面的解释之所以搞成这样,也许只能怪夜微凉……
若非她在来之前要自作聪明的挑拨离间,去点燃儿子的心理禁区,以夜无殇的聪慧和忍耐力,不至于在父亲面前连开口解释的机会都没得。
退一万步讲,夜微凉你那番话,想挑拨也没事,就不能选个合适的时机?等父子俩把误会解开后再说,不行么?
非要管不住自己的嘴,洋洋得意?
从这出家庭伦理的闹剧中,我们足以看出,一个母亲的角色有多重要。很多时候父子间的关系,是“成也母亲,败也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