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的竹院里,周默正仔细擦拭着心爱的黄泉剑,听见声响头也不转的对他说道:“哥,今日怎么比我还来的晚?”
身后被叫住的顾延对听力不错的周默摇摇头,揉着他的头笑着回答道:“哥有点累,就晚起了会。为何不派人叫我以便一同到太学来也好?”
“跟你一起走,就没有时间和它单独相处了”周默将黄泉剑递给顾延看解释道,解释完便将它收回剑鞘里抱在怀中,仔细的抚摸着剑的腰身。
自从跟几位大臣议事完出来,顾延觉得整个世界都变了。从回到府里的路上周默就不怎么看他同他说话,进了府也不对他乖巧的说“哥,等会一起吃饭啊”而是留给了他令人遐想很多的 背影。
顾延甩甩这想法怎么那么像个不懂事的苦情女主呢!便脸色平静的对周默提问道:“这么珍贵的剑,阿默不应该是把它存放好吗?”
“哥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架不住我太喜欢它了”说着,周默抱着这把剑又紧了几分,心情甚是开心。
眼巴巴看着周默怀里的剑,顾延假笑着问道:“阿默,除了剑可有什么跟哥说的吗?”,心里只有剑的周默笑着转头看向顾延,仔细想了下道:“倒真有一件事,想同跟说一说”
见是跟自己有关的事情,顾延心情颇有点期待的搓手问道:“是什么,说来听听”
“等下去授课时,能不能跟他们说去练武场这件事你很支持他们跟着我一同强身健体!”说着周默还将自己的手臂弯曲着给顾延看到,见顾延没懂他便将顾延的手放到自己手臂的肌肉上对他道:“怎么样,很好吧!”
捏了捏周默手上的肌肉对他道:“是很不错,倒是那些学生愿意跟你去练武场吗?”
“所以我才说让你支持我呀”周默晃着他的手指说道,似是明白的顾延回捏着他手道:“知道了”
听顾延答应了这事,周默便开心的将他的手撒开重新拿起腿上摆放的黄泉剑。上一秒他的小阿默还笑着跟他说话,下一秒便投入到这把剑的怀里。终究是人不如衣,衣不如新!顾延看着周默叹了口气进到屋自己去拿授课的戒尺和课本。
“教授好”学生对顾延拱手道。
“请坐”二人皆已入座后,顾延对前方站立的学生点头道。
“现已经入秋,不知大家可有对这秋有何看法?”
底下的学生见顾延手肘杵在未翻开的课本上,便知道这回预习的内容又要作罢,每隔段时间教授就得这么为难他们。
顷刻间学堂内一片安静,都纷纷低头看着桌上不敢抬头看他。坐在上方的顾延非常不喜欢这种场面,对学生们说道:“怎么有问题吗?如果没人说那我便抽人了!最左边头快要低到桌上的”,顾延拿着戒尺向那个方向的学生指道:“就是你,不用转身看别人,鲁松松的同窗请说来听听”
没被点到的学生不禁长舒了口气,一旁看着的周默对此笑了笑想到顾延真是个会授课的夫子。顺着顾延点到的学生看去是平常在学堂不怎么说话的吴畏,周默记得这学生课业虽是按时交但内向性格腼腆不常与人交流,不管是见到他还是其他的夫子都是能躲掉的就躲,这样的一个学生周默倒是有点期待他会怎么回答顾延提的问题。
“学生吴畏作答”很是小心翼翼的拱手看向上方回答道。
“嗯,说吧”
“成语典籍里有一词为“一叶知秋”,通过一片叶子知道季节的变化是怎样的,也就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倒是个很有思想的一个回答”顾延点点头让他坐下,接着对此点评道:“有浪漫色彩的人倒是会想吟诗一首。你倒是很特别 ,若是平日说话大一点,我会更觉得往后你会不会是一位有名的思想家呢?”
鲁松松拳头锤了下吴畏道:“懂教授的意思没,这是让你主动发言回答思路不同”,被夸了的吴畏吃痛的揉着被锤的手臂,腼腆的摸着耳朵笑着道:“知道了”
顾延接着说道:“既然有人开了头,大家倒也不用拘泥自己放肆大胆的说,这个答案站在各种角度都是对的”
梁泊站起身朝顾延拱手道:“学生梁泊作答”
“嗯”
“秋,在很多著名诗人的诗词里都是代表着一个意象的存在,大多带着的是寄托哀思的感情,倒是很少有人将秋与闺中女子相结合起来。例如闺怨的表达大多是以女子扯花,怨花的形象出现。倒不如以更寂寥的季节来诉说自己的感情”
“学生祝因子作答”梁泊说完刚坐下身旁的人立马站起身道。
“请说”
“在常人眼里“秋”是个被寂寥悲伤巨象化的存在,但学生认为秋天是这四个季节里最让人赏心悦目一个季节。不论是人是事物,在这漫长等待着结束的过程中,想的是人生在世有是否能有让后世记住的地方!秋也是硕果累累,百姓们眼里最幸福的季节便就是它,这场丰收决定了来年的日子过得是否艰难。所以秋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周默止不住的对祝因子点头,果然这小丫头就不该困在闺中这样的思想境地,想来以后做官定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确实是想的够长远”顾延对祝因子笑着点头道,堂上其他的学生也纷纷开始起身对顾延表达自己对秋的见地。
一盏茶的时间,顾延才接着将课本翻开对他们道:“这节课的内容,想必大家早已预习我就不必再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只需将自己所疑惑的地方提出来就可”
“是”
听顾延这么一说,做课堂记录的周默赶忙将本子翻开手持着毛笔聚精会神的准备记录着学生与顾延之间的回答。
“学生想问一问题”马文站起身拱手道。
“请”
“学生觉得书上很多知识,需要去实践需要自己亲身去体会才能懂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想请教教授,读书应该怎么读,还是说我应该去游遍燕朝的大好山川体验这其中”
“这是个好问题”顾延站起身走到堂下,对他说道:“庄稼汉种粮食,知道什么时节该种什么都是祖祖辈辈的经验传下来的。所以跟读书人一样,书上有些道理看似枯燥乏味,不理解其中深意,那是因为你还尚年轻吃的苦还很少。当然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你想把你游历名山大川的所思所想给后世看,心中的笔墨是否经得住考验,虽听着些许是功利但我顾延的学生哪个以后不是个顶个的杰出为大燕朝做贡献的人!”
“是,学生明白了,谢教授指点”
“梆”!“梆”!“梆”!顾延看向窗外竹林传来的声音,对底下的学生说道:“那便下课吧!关于秋的所想便留做课业,两日后交给助教”
“是,教授再见”学生站起身对顾延拱手深鞠躬道。临了,顾延看到周默在收拾桌上的课本和课业,才想起来之前在竹院自己答应的事情。便对学生道:“还有件事关于练武场的,助教说的很有道理,我希望能在练武场看到你们的身影”
“是”
跟着顾延出来的周默抱着课本笑着道:“哥,多谢”
“你的事,自然要放在心上”顾延笑着揉揉他的头,想说些什么来着时周默在一旁撞了撞他肩膀道:“哥,快点走我都有点想我那把剑了!”
“……”
周默难掩激动的情绪,快步走进竹院里对等着顾延的施及道:“剑呢?”,施及听话的将剑递还给他,见是黄泉剑周默二话没说的将手里的课本放到顾延手上,把剑拿在手里对顾延笑着道:“谢谢哥,我去旁边等你咱们一起回去”,说完便乖巧的躺在躺椅上抱着把剑,赞叹着黄泉剑的话眼神不停的发亮。
施及在一旁识相的对顾延悄声问道:“丞相,需要卑职将这剑藏起来吗?”
“我倒是很想,只怕会是茶不思饭不想的”顾延转头看着眼里心里满是黄泉剑的周默,叹气的说道,对施及挥挥手往屋内走去道:“先进屋,将使团的事情同我先说一说”
“是”
回了府里,晚间用饭时周默也将这剑带着身边,顾延看着他夹菜吃比较麻烦便对他提醒道:“阿默,将这剑给小六拿着,吃完再看”
“嗯嗯”周默嚼着菜应声答应,但顾延也没见到他那动作有丝毫想要递给小六的意思,见说话不管用。顾延看着心里很是不舒服,将碗和筷子重重的砸在桌上,起身离席。
吃了一半的周默抬头见对面的人没在,对身边陪着自己的小六一问说是顾延见他不理自己,便生气的饭也不迟离开。
知道顾延生闷气可怕,周默忙起身将黄泉剑递给小六道:“给我好好看住”,说完便朝顾延的书房奔去。小六则是看着手里的剑发愁,想着不若先找个匣子装进去,走路没到一半便被人敲晕将他怀中的剑拿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