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先生的收藏与金铜佛像的归宿
屈全绳2023-06-28 10:508,488

  

  依法收藏文物与违法走私文物之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当一个爱国的收藏家把他的收藏目的融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目标时,他就会为之奉献一切,包括人生不可重复的年华和只有一次的生命。

  ——题记

  李巍先生从未想到,他的收藏生涯会以如此美好的形式画上句号,他的珍贵藏品会在如此辉煌的殿堂向世人展示。

  四月京华,夜风习习,皓月当空,喧哗的都市渐渐平静下来。来来往往的出租车,像一条条流动的彩练,为乘车人编织着希望的梦想。

  李巍凭栏远望,他多年的夙愿就要实现了!面对即将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二十多尊稀世金铜佛像,李巍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终于,强忍的泪水如同一粒粒佛珠,滚落在安详恬静、精美绝伦的佛像面前。被泪水模糊的目光中,似有几位气韵生动、神采典雅的高僧大德,正在佛祖座前诵经弘法,为李巍的祖国和同胞祈福。

  一

  共和国六十华诞前后,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媒体播发的两条有关明清金铜佛像的新闻,在海内外的收藏界引起轰动。

  先是2009年4月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文物捐赠仪式,隆重接收李巍向国家博物馆捐赠的22尊明清金铜佛像,并在会场当众展示*后是2009年11月13日,中华书局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发行仪式,隆重推出用李巍藏品图像编撰的《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大型图册,并当场向境内外十多家学术研究机构馈赠该书。

  两个堪称盛况的仪式,两次让媒体兴奋的新闻发布会,让“汉藏交融”“金铜佛像”一段时间内成为圈内人士谈论的热门词。一些没有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文物爱好者,纷纷打听李巍的住址和电话,希望一睹这位收藏家的风采与藏品。

  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22尊金铜佛像,专家们估价约三亿多元人民币。这批珍贵文物,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亲自带队并组织国家顶级鉴定班子,专程往返成都、北京,从李巍收藏的上千尊佛像中精选出来的。其中,明朝永乐、宣德年间的几尊宫廷珍品,几百年来未曾面世,既是李巍金铜佛像藏品中的拔萃之宝,也是明清金铜佛像工艺的封顶之作。

  《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一书,则是当代中国国学界、佛学界、藏学界、美学界、文博界诸多前贤名宿与时俊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株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的佛苑奇葩。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的关心和支持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专家王家鹏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大学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任沈卫荣教授,会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步连生副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孙国璋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金维诺教授等诸多专家学者,从李巍藏品中精选出99尊佛像,逐一研究考证,制作彩色图录,撰写长篇论述而编辑成书,前后耗时达三年之久。

  学界泰斗们深知编好《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的分量,莫不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久卧病榻的季羡林先生为该书题写了“为中华文化增辉”的祝词,远在香港的饶宗颐先生为该书补题了“汉藏交融”的祝词。多次造访过李巍佛像展室的冯其庸先生先题写了“雪域瑰宝,史苑金证”八个大字后,仍觉意犹未尽,又夤夜命笔,填写《八声甘州》一阕书赠李巍。王尧先生不仅多次在佛像展室向李巍面授藏传佛教常识,还亲自为该书作序,赞叹李巍的藏品造像样式之丰富、铸造技术之精美,远远超出了他的期待,对李巍为保存艺术珍品付出的辛勤劳动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北京故宫博物院郑欣淼院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拉巴平措总干事、旅居北美的藏传佛教大师谈锡永等学界名流,都以吟诗、撰文、题词等形式,对李巍的收藏给予赞许,对图册的出版表示祝贺。

  二

  李巍收藏佛像是从一次意外幸运开始的。拿到那尊小佛像时,他是一名年轻的军官,当时“破四旧”的拳头还在社会上不停地挥舞,这使李巍心里着实紧张了一些日子。但是,祖辈们虔诚敬佛在幼小心灵中留下的影子,让他挥之不去。从此,这尊小铜佛伴随着李巍度过了40个年头的收藏生涯。

  李巍的外祖母笃信佛教,家中设有佛龛供奉菩萨。早晚一炉香,晨暮三叩首,是老人每日必做的功课。泥胎菩萨虽然不大,但造型生动,神韵安详,纤尘不染,眼神中透出的慈爱,常常让李巍感受到一种无声的呵护。母亲去世后,李巍由外祖母收养。随着年龄增长,在外祖母烧香拜佛的潜移默化中,李巍逐渐消除了失去母亲的精神孤独感,也知道了佛家普度众生、大慈大悲的浅显道理。为了求得佛祖护佑,李巍七八岁时,外祖母又带他去洛阳的白马寺烧香拜佛。这些童年打下的烙印,成了李巍后来收藏、保护佛像的潜在意识和动力源泉。

  成年后的李巍虽然不赞成家里供佛,但喜欢到麦积山、炳灵寺、莫高窟、塔尔寺、拉卜楞寺等佛教圣地游览。千尺断崖上的古刹,临流据险的梵境,云蒸霞蔚的佛山,每次都让身临其境的李巍感受到佛地的清净超然。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蒙受了一场长达十年的社会混乱和文化浩劫。看到列祖列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造的雕塑、祠堂、牌楼被砸得七零八落,蕴含着佛教文化历史的名刹古寺、佛像神龛惨遭损毁甚至被夷为平地,李巍心中有说不出的酸楚和焦虑。李巍知道,历史是不能复制的,因为历史属于过去。但怕祸从口出,他不敢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心情,只能暗自惆怅。有时星期日得空,便一个人偷偷地到附近的寺庙废墟上发呆,同偶尔碰到的还俗僧人悄悄发出几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李巍所在的单位,是一支测绘部队,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在甘青藏地区作业,干部战士常常在群众家中借住。1971年底,部队到青海执行任务,已经是新闻干事的李巍在塔尔寺附近的一户老百姓家中借住。天灾人祸让这户人家的日子十分贫寒,六七岁的男孩在零下20多度的严冬中衣不遮体,赤脚上的冻疮不停地渗血。李巍不忍心孩子受冻,便把自己携带的毛背心和尼龙袜子送给孩子穿。辞别这家人时,孩子的汉族父亲和藏族母亲连声道谢,孩子母亲含泪给李巍挂包里塞了一个拳头大的小包。小包用牛皮纸裹得严严实实,李巍不知道里面包的是什么,再三表示不肯收下。孩子的父亲见李巍拒收,便凑到他跟前说:“解放军,收下吧,佛祖会保佑你们这些好人的。”听到“佛祖”二字,李巍心里一怔,连忙收好纸包告辞。

  返回西宁途中,李巍坐在颠簸的汽车上,忐忑不安。实在忍耐不住,趁停车休息时到背人处打开纸包一看,果然是尊小铜佛。李巍来不及多想,赶紧把小铜佛藏起来。小铜佛让李巍违反了一次群众纪律,也唤起了他对佛像的美好记忆,点燃了心底收藏佛像的热情。李巍不止一次地感叹,这尊小铜佛是他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让李巍与将军的目标渐行渐远,与收藏家的目标渐行渐近。

  回到部队,李巍每过一段时间,总要背着人把小铜佛拿出来端详一番。同时,也开始留意散落在民间的金铜佛像。1973年夏天,李巍去青海出差,听说西宁钢厂要把一批残破佛像和废铜烂铁一起回炉,他立即赶到钢厂询问。值班看管的是一位藏族老工人,告知他确有其事,并让李巍到废料场自己去看。看到成堆即将回炉的金铜佛像个个肢体残缺、伤痕累累,李巍愣愣地站着,不知道说什么好。老师傅看到李巍难过的表情也唉声叹气地说:“造孽呀,连佛像都砸成这样了!”他告诉李巍,这些废料都是各地“破四旧”缴来的,过些日子还要送几车过来,让他到时候再来看看。在这位工人师傅的同意下,李巍从废料堆中选了几尊残缺不全的小佛像,打算带回去请人修补,看看能否恢复原貌。藏族老工人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当李巍把几尊残缺佛像捧在手里时,老工人双手合十,喃喃自语,慈祥的眼神把李巍打量了好久。李巍把身上仅有的钱和烟留给老工人,并特意叮咛,请他帮忙打听哪里有散落在老百姓家里的佛像。在这之后,李巍又同这位藏族老工人见过两次面,掌握了民间一些很有价值的金铜佛像线索。

  带着几尊残缺不全的小佛像,李巍暗中察访,看看能否找到会修复的人。然而任凭李巍踏破铁鞋,既没有找到会修复的人,也没有找到敢修复的人。让李巍欣慰的是,在这期间,他不但结识了一些家中可能藏有佛像的大户后人,还结识了一些因“文化大革命”而落魄的活佛、头人、大千户、大管家以及寺院的僧官、住持等民族宗教界人士,这为他后来收藏佛像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关系。李巍没有挂招牌,没有做广告,但他的名字不胫而走。李巍保护佛像、收藏佛像的名声在西北一些地区悄悄地传开了。

  三

  十年内乱结束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江河源头、雪域广漠,青藏高原贫穷落后的冻土开始消融。随着党的民族政策日益完善、宗教政策逐步落实、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日趋强烈,散落在民间的金铜佛像也慢慢地走出百姓家门,逐渐成为文物收藏者竞相追逐的热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金铜佛像藏家的信息越来越多。李巍发现,有些受境外委托的文物贩子,已经把金铜佛像作为他们猎获的重点目标。为了不使佛像珍品流失到境外,李巍认真学习有关文物保护法律,争取多种渠道和持有佛像的群众交朋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动员群众不要让佛像被文物贩子套走。

  佛像的交易并不以李巍的愿望为转移。流窜在牧区的文物贩子还是把一些珍贵佛像弄走了。为了争夺先机,李巍和妻子变卖了家里能换钱的几乎所有财物,以至全家三口连着几年席地而眠。但就是这样节衣缩食,李巍收藏佛像的资金依然捉襟见肘。再加上他的收藏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常常因经费和时间落实不了,眼睁睁地看着许多精美的佛像落到文物贩子手中,李巍急得满嘴起泡也无可奈何。

  李巍是个有血性的军人,忠于职守,不甘落后,刚过37岁,便跨入副师职军官的行列。按照军官成长规律和李巍的发展势头,到50岁左右时,他的肩上应该闪耀着金光闪闪的将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这是跨入军营第一天就铭刻在李巍脑子里的信条。每当想到自己有可能成为一名共和国将军时,李巍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收藏佛像遭遇困难,李巍的“收藏梦”开始向“将军梦”挑战了。

  李巍陷入了两难选择一或者放弃收藏,或者脱下军装。在食不甘味、寝不安枕的痛苦抉择中,李巍以孙子“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名言为自己壮胆,不顾战友们的劝阻,放弃了引颈可及的将军理想,朝着遥不可及的收藏大梦迈步而去。李巍的妻子鞠传莉也是个军人,20多年的相濡以沫,她深知李巍的个性一开弓没有回头箭,有时候即使一头撞到南墙上,也要看看是墙硬还是头硬。经过反反复复的思虑,鞠传莉同意了李巍的选择,并用“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古人豪言,激励李巍克服困难,追逐目标。

  1991年初,刚刚迈入不惑之年的李巍,揣着8003.16元的转业军人安置费,走出恋恋不舍的军营,揣揣不安地踏进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的大门。

  让李巍始料不及的是,安置办的一位干部明确地告诉他,宁夏地方小,单位职务少,两年前的师职转业干部还没有安排完,他年纪轻,先找点事干干,过几年倒出位置再想办法解决他的工作问题。殊不知就是这次开门不给羹的遭遇,竟使李巍的工作安置成了入海泥牛,再也没有音讯。之后李巍虽然多次询问,但都被人以种种借口回绝。四年过去,李巍的档案也被遗失,迄今无踪无影。

  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固定收入,“将军梦”放弃了,“收藏梦”圆不了,李巍感到周身寒彻,第一次陷入了人生深谷。几个月耗下来,头发脱落,面容憔悴,人一下子见老了。李巍虽然十分痛苦,但没有挣扎,更没有怨天尤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想到孔老夫子这句名言,李巍萌发了下海经商的念头。他想凭自己的努力,披荆斩棘,在脚下开出一条生命旅程中的新路。

  丢掉“铁饭碗”,寻找“新饭碗”。权衡利弊,八方讨教,犹豫徘徊,李巍的精神备受煎熬。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在妻子和亲友的支持下,李巍把开发洮砚作为赚钱收藏的突破口,开始踏上同市场打交道的坎柯之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工作安置那扇门被人堵住了,命运却为李巍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四

  洮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历来被文人墨客视为案头雅品。隋唐以降多有诗词吟颂洮砚,乾隆皇帝对洮砚更是酷爱有加,曾在一首诗中写道:“鹦鸽佳色自洮来,压倒端歙生面开。取出绿波犹带水,女娲留得补天材。”在乾隆眼里,洮砚压倒端砚等,品居四大名砚之首。李巍朝经暮史,从古人赞颂洮砚的诗词中寻找灵感和精神,为自己生产洮砚积蓄文化底气。

  洮砚的原料产地,在洮河流经的甘肃省卓尼县境内。执行外测任务时,李巍曾看过洮砚石材的开采过程,这使他很快进入角色。在当地政府和群众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李巍的洮砚厂恢复了传统生产工艺,送出去的洮砚样品颇受专家好评。但是,李巍毕竟不了解文化用品的行情,误以为专家的肯定就是市场的需求信号。于是洮砚厂以生产精品为目标,多方搜求古砚照片,聘请高级工匠集体攻关创新,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神话传说中的系列人物为原型,在构图、选料、造型和雕工上下功夫,把审美情趣和人文内涵凝聚在洮石之上、砚池之中。正当李巍像劳碌一年的农夫,期盼着丰收的喜悦到来之际,市场反馈的信息再一次把冷水浇到他正在发热的头上。营销人员告诉他,忙于解决温饱的人不想把钱花在不能吃不能喝的洮砚上,已经解决温饱的人也不忙于用贵重的洮砚附庸风雅。砚合滞销,资金断链,佛像收藏再次落进难以为继的困境。李巍第二次陷入人生的深谷。

  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军人的血性让李巍再次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1992年4月6日,李巍揣着东家借西家凑的2万美元,带着6方洮砚和字画瓷器漂洋过海,踏上了听说遍地可以淘金的新加坡。

  飞机落地,李巍没有去宾馆下榻,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到一栋公司办公楼的五层借了一间房间,把带去的物品陈放在十多平方米的地板上,开始了文化产品的经营生涯。

  李巍的住地不在商业区,陈放在五层的物品极少有人问津。春去冬来,眼看着带去的钱越花越少,赚钱的希望越来越小,李巍真正体会到了热锅上蚂蚁的滋味。连一床被褥也舍不得买的李巍,枕着报纸睡在地毯上,夜夜不安,天凉时,只好找一块盖布搭在肚子上。这家公司下午4点钟下班后锁门,李巍必须在4点以前把饭买回来,把晚上要用的水准备好,否则既出不去也进不来。夜里没有厕所用,只好用塑料袋代替马桶,第二天厕所一打开,急忙倒掉,生怕被别人看见。新加坡的物价同他们的收入一样高,尽管李巍一天只吃两顿饭,而且顿顿都是咸菜、咸鱼干下米饭,经常因营养缺乏满嘴起泡,也舍不得多花一毛钱买一听罐装豆奶喝。白白耗了两年,兜里的钱已所剩无几,生意却不见动静,李巍已经有了跳身马六甲海峡的念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在李巍绝望之际,《周易》中“否极泰来”那两卦在他的身上应验了。有一天,经一位朋友介绍,李巍带上他的洮砚、瓷器和字画到新加坡世界华文图书展览会上试试运气。哪知这次参展竟让李巍绝处逢生,九天下来,李巍的展品销售一空。没有买到洮砚的顾客十分遗憾,不断有人询问李巍什么时候还能进货。“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着刚刚兴起的势头,李巍赶紧让国内连发几批洮砚,在新加坡举办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中国洮河绿石砚精品展”。从此,一批接一批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精美洮砚,在中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日本等地打开销路,一段时间内甚至供不应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境外客人,也拯救了几近落魄的李巍。他把自己的公司定名为“东方瑰宝艺术有限公司”。一大批汉藏群众在开发、推销洮砚产品中积累了财富,李巍也在夜以继日组织洮砚生产中,聚积了收藏佛像的经济实力。

  五

  韶华易逝,记忆难弭。将近20年了,每当年逾花甲的李巍讲起在新加坡的磨难时,总是深感不堪回首,老泪难遏。但李巍没有后悔,毕竟他以自己的阳刚心性和血肉之躯挺过了佛像收藏生涯中最为艰难的岁月,为抢救国家的珍贵文物做了一份努力,尽了一份责任。

  从古以来的有识之士都认为,收藏家收藏的是文物,传承的则是文化,因而把文物看得比金钱更珍贵。李巍秉承古人之见识,认为文物收藏不光要有雄厚的资金、过人的胆识,更要有保护珍贵文物的强烈意识,尤其对传世不多的明清宫廷金铜佛像,更要加倍地小心保护。

  金铜佛像收藏市场虽然多数在民风淳朴、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域,但那里也不是风平浪静的乐土。虽然看不见硝烟,听不见枪声,但正邪的对垒从未终止,胜败的决战时有发生。在长年累月的收藏交往中,李巍发现有些佛像收藏者实际上就是境外文物贩子的代理人。他们或压低价格蒙骗持宝人,或抬高价格同文物部门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经常上当受骗,文物部门则“望宝兴叹”,不少金铜佛像被走私到境外,甚至流失到异国他乡。有一次,李巍看到被境外一家公司拍卖的一尊鎏金佛像,正是他几年前多次想收藏者卩因资金短缺而未能遂愿的那尊佛像,胸口堵得气都喘不上来,连续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心灵受到重创。李巍暗自立誓,即使倾家荡产,也不能让佛像珍品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再流失到海外。

  经过反复论证,1997年初,李巍以破签沉舟的决心,整合所有资金,在四川省广汉市组建三星堆古酒厂,一举叩响了白酒市场的大门。由于管理经营好,酒品信誉高,酒的销售一路看好。澳门回归前夕,远销海内外的三星堆古酒战胜多家名酒,终于在几轮竞标中拿下了生产澳门回归纪念酒一“九九澳特纯”的订单。

  财大才敢气粗,力大方敢杠鼎。有三星堆古酒作依托,李巍同境外文物贩子一较高下的信心更为坚定。有一次,李巍在新加坡接到国内打来的电话,说一尊永乐年间的稀世鎏金佛像可能在近几天被境外文物贩子拿走。李巍放下电话直奔机场,买下当天最后一张机票,以志在必得的决心,直奔这尊佛像的藏家所在地。飞机落地后,李巍未出首都机场,又搭乘最后一班飞机飞往兰州,飞机在兰州中川机场落地时已是满天繁星。李巍跑出机场,跳上早已联系好的出租车,一路狂奔,连夜赶到西宁,终于抢在文物贩子下手之前几个小时,以高出外商的价格把这尊佛像收藏下来。现在,这尊佛像的庄严宝相,已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供人们瞻仰。

  如果说收藏佛像的资金曾使李巍几度处于困境,那么收藏佛像的艰辛则使李巍多次处于险境。1989年秋,李巍到青海牧区收藏一尊佛像,因为道路泥泞,赶到牧区时天色已暗,正在李巍四顾无人时,一只猛虎般大小的藏獒突然从黑暗中向李巍猛扑过来。尽管李巍是个将近一米八的大块头,又穿着厚厚的皮大衣,但因赤手空拳,还是被这只猛犬逼得连连倒退。正在无计可施的危急时刻,多亏一位藏族老阿妈喝退藏獒,李巍才侥幸脱险。

  常年在青海走访,又经常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李巍同藏族同胞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旦发现佛像线索,大家总要想方设法先告诉他。1996年春节前,青海一位熟人告诉李巍,有个老乡希望李巍收藏他家的一尊四臂观音像。核实地址后,李巍立刻从西宁租了一辆夏利车,想在午饭前赶到目的地。谁知汽车开了300多公里就抛锚了,车子趴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便道上,大风扬雪,寒气透骨,司机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排除故障。这时已是凌晨4点多钟,气温降到零下30多度,随身携带的食物早已吃光,体内的热量也几乎耗尽。李巍和司机冻得全身上下没有知觉,冻僵的双手甚至连修理工具也拿不住。经验告诉李巍,如果再过几个小时得不到救助,两个人不冻死也要冻残。就在李巍眼看要踏上死亡边沿的时候,一辆卡车的灯光从远处山上射了过来。恍惚之中,李巍感到山上的灯光如同佛光,把他的眼前照亮了,把他心头的恐惧驱散了,李巍知道这一下有救了。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当卡车司机把车停在李巍面前时,李巍和夏利车的司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了。卡车司机原来是个藏族高原汽车兵,听说李巍是为请一尊佛像才在这里陷入困境,立即动手帮忙修车。返回西宁后,李巍因又冻又饿大病一场,但不等身体完全康复,他还是赶到500多公里之外的高原牧区,把这尊四臂观音像请回西宁。

  收藏佛像的沧桑岁月,让李巍与金铜佛像结下不解之缘。李巍的床头常年供奉着一尊永乐佛像,晚上不端详佛像,睡觉也不踏实,有时深夜醒来看看佛像才能心神安宁。收藏佛像不仅净化了李巍的心灵,让李巍懂得了人为本、善为上、和为贵的深层道理,还让李巍感悟到佛教造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激励李巍为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继续奉献一己之力。

  六

  2010年4月,美国哈佛大学的范德康教授、印第安纳大学的史伯苓教授、德国波恩大学的史卫国教授在北京讲学,看到《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一书后十分惊喜,一定要让老朋友沈卫荣教授介绍他们参观李巍收藏的金铜佛像。参观之前,三位佛学专家对李巍以一己之力收藏上千尊金铜佛像还心存疑虑。参观结束后,三人都很惊讶,连声赞叹:“太好啦!太精彩啦!了不起!震惊!震惊!”外国专家虽然只能用简单的汉语表达对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由衷赞美,但却让李巍感受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

  2011年4月9日,沈卫荣教授从维也纳大学发电子邮件告诉我,正在奥地利一起开会的哈佛大学范德康教授已和他商定,今年夏天到北京住一段时间,两人共同从李巍的藏品中精选出几十尊明清宫廷金铜佛像,合作一部全英文的金铜佛像图集向海外发行,让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璀璨光辉在异国他乡绽放。

  光阴荏苒,流年似水。40个年头过去了,收藏、保护佛像的激情依然在李巍胸中澎湃。一座以明清金铜佛像为主要展品的佛教造像艺术景观,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把藏品变为展品,把文物变为文化,是优秀收藏家梦寐以求的境界,李巍正在向这个境界攀登。李巍坚信,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明清金铜佛像,永远是中华民族华冠上流光溢彩的明珠。

  2011年“5•12”前夕

  (2011年7月29日发表于“人民网”)

继续阅读:雕琢神态塑造气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月满昆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