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建议涉足房地产开发
望枝蓁蓁2023-06-29 17:512,811

两人进入乔余林办公室的时候,他已经泡起了茶,见两人进来热情的招手,“聊完啦,你们在说点什么?”

颇有些明知故问的打破砂锅问到底。

乔嘉佳浅浅地翻了个白眼,大伯也真是的,不能等人走了再问么!

“谢总金桥那边的活忽然搁置了,我就找许泽伟打听打听情况。”

乔余林想了想最近确实有听到些传闻,他意有所指的道:“囡囡侬别什么都麻烦小许,有些东西他不能在外面乱说。”

“大伯,我又不是那种没分寸的人,再说许泽伟又不傻,不能说的定是只字不提,是不是?”乔嘉佳挑着眉眼看他,一双杏眼里满是不服气。

“大伯您放心,我知道分寸。”

许泽伟态度谦卑了几分,对于乔嘉佳的大伯,他的态度要比对乔老师更好上几分,虽说乔老师做的事情是为了乔嘉佳好,但太过于专制和独裁,若没有她大伯护着,肯定会吃亏。

“多谢大伯这些年照顾佳佳。”

“我自己的侄女我照顾,还要侬来谢谢我?小许侬混了头了。”

乔余林笑骂了一句,带着几分好奇地道:“那正好,侬也给我说说谢总金桥那个项目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现在外面什么传言都有,那项目的改造是市政的规划,怎么可能会出问题。”

他这么问也带了几分小心思在,若这个项目有风险,之后谢总邀请他入股,他一定拒绝。

“大伯,是有一方合资公司的应付款项没到位,合资项目就这点麻烦。”许泽伟笑着回答。

“是呀,刚才他和我说了好一会的拆迁问题,大伯现在浦东的盘子越来越大,要拆迁的地方越来越大了,但那些人不像以前那么朴实了。”乔嘉佳在一旁插话。

乔余林笑骂,“就准侬赚钱,还不让别人赚钱了。

人都不是傻子,现在浦东的开发迫在眉睫,南浦大桥通车后的改变是巨大的,每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会不知道么?

现在宁浦大桥也要通车了,那发展的速度只会更上一层楼。你拆了人家的房和地,总要给人补偿不是。”

乔嘉佳在乔余林的身边有了几分孩子气,她嘟嘴,“我又不是说不给人钱,我的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应该适可而止,钉子户拖慢的是整体进度,侬说急不急人。”

义愤填膺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堵了她赚钱的道路了。

“又不是侬的项目,侬急点什么。”乔余林给许泽伟的杯子里倒了水,“她呀就是这个急脾气,平常看着乖这内里叛逆着。”

“大伯我晓得,我和佳佳从小的情分,小时候就领教过她的脾气。”许泽伟深情看着乔嘉佳,嘴角含笑。

“哈哈哈,知道你们感情好青梅竹马的,对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把你们的事情办了?”乔余林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这要看佳佳的意思。”许泽伟说着目光期待的看着乔嘉佳。

四目相接,猝不及防的撞进了那双墨色深沉的眼眸里,让乔嘉佳的心跳仿佛都停了一秒钟,随后是高频的跳动着。

被这样深情又眷恋的目光注视着,她的心跳越发剧烈的鼓动,乔嘉佳脸一红想伸手捂一捂她的胸口,“大伯!侬这么迫不及待想把我赶出去吗?”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早点晚点都要泼出去的。”乔余林哈哈大笑。

乔嘉佳被羞的满面通红,“我不和侬说了。”

“你们小年轻的事情,你们自己处理,大伯的红包不会少。”

“大伯我听说您最近有意向接触宁国路附近的房地产建设。”许泽伟斟酌着道。

乔余林眼里精光一闪,“小许也听说了,你觉得宁国路那边的项目怎么样?”

“不知道大伯对房地产的市场怎么看?”

“这是现在吃香的好项目,又恰逢浦东的大开发,肯定是不错的项目。”

乔余林非常自信,他看到许泽伟变的凝重的表情,心里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于是和蔼的道:“小许我晓得侬在担心什么,就是1988年的“停缓建”曾让房地产的市场急转直下,随后又让海南与北海等地刚形成的房地产泡沫破了,许多人都被重创了。

但是上海的情况和这个不同,浦东开发在即,房地产不会被泡沫经济冲击。

这么些年过去了,和那时候不一样。”

乔余林的话里带着几分过来人的自信。

“大伯话也不能这么说,侬忘记许泽伟是开发院的,他这么说肯定是有意义,不会无的放矢。”相对的乔嘉佳更相信许泽伟。

“那小许侬讲讲看,为什么不看好。”乔余林是个愿意接受他人意见的人,这也是他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的原因。

“我记得最近有公布现在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快到20%了,连存储值都快到10%了。

大伯不要小看这些银行的数据,这代表着,因为现有政策放开,会引来投资的高涨,但是投资的高涨也必然会带来通货膨胀。”

“侬说的很对,但通货膨胀对房地产来说只有好没有坏。为什么侬不看好。”乔余林反问。

“若只是这样还好,这样的数值可能会有相应的政策调控,但是我听说华远地产公司将要向社会直接融资股份制改造的事情,这就会有风险存在。”

乔余林坐直了身体,神情不似先前轻松,“此话当真?华远地产公司这么做减轻了独立操作和完全靠自由投资的压力,但是摊子铺的太大,还是会有很大的资金压力,需要靠出售一些土地和项目换得更多的资金。”

他开始有些担心,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人,除了要有卓越的目光;敢拼敢闯的勇气之外,还要时时刻刻关注最新的政策,瞬息万变的政策可能只是出台了一个草案,或只是内容的补充条款,对市场的冲击都是不可逆和巨大的。

“这些都是市场流通的根本,说明整体风气很好,人民对房地产行业还是比较重视的。”

“但是有一说一浦东的房子卖得出去吗?对我们上海人来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乔嘉佳反手撑着脸。

“有发展就有市场。”

乔余林眼神一眯,“小许,你既然觉得有发展就有市场,那侬又为何不看好房地产的市场了,现在浦东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在往前跨一大步,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是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可侬为什么独独不看好这房地产的市场?”

乔余林忍不住想,是不是许泽伟知道什么内部消息,这才一直提醒他。

“房地产市场的盘子太大了,而且上海的土地本就稀缺你要做房地产,就首先要有土地,都说低潮时买地高潮时买房,但现在浦东的土地是高潮时段,房产反而是低潮。”

许泽伟的话让乔余林若有所思。

“对呀,大伯其实对我们上海人来说,买房的热情真的不是很大,可能更多吸引的是一些外来的投资人。

侬想想条件好一些的家庭,单位都是可以分房子的,差一点的也买不起房,只能盼着能够拆迁换个房子住。”

乔嘉佳被许泽伟高价买房的言论启发,略一思考觉得这话说的真有道理。

“大伯,我并不是阻止侬进入房地产市场,只是换一种方式,侬可以选择风险系数更低的买房投资,而非参与进建房项目,至少等政策出台后观望片刻。”

许泽伟耐心的给乔余林建议,他能理解现在对于一些工程的承包方来说,就是拼了命地想做新的项目,想要有做不完的项目,却并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和考虑,万一他的资金链断裂,该怎么办?

这些项目接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做下来是真的能够吃下来的吗?

即使站在开发的风口上,遍地都能有新项目,但也需要谨慎。

乔嘉佳挨了过去,给乔余林捏肩,“大伯,小心驶得万年船,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行,大伯知道了,至少也要等华远地产这个融资股权改制结果出来,我再瞧瞧,希望这是乘风远航的好事情,可别阴沟里翻船。”

乔余林的话让两人都松了口气。

许泽伟没想到乔嘉佳会这么信任他,乔嘉佳则差异于许泽伟的知识面,深刻意识到了两人的差距,确立了之后努力的方向。

两个人要一起进步才行!

继续阅读:第42章 宁浦大桥改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腾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