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
君子世无双2021-12-23 16:282,510

  杨建国侧身过来在她耳边低声提醒,“这三口穿的都是名牌,看样子有点地位。”

  刘月梅不认识名牌,她微微点头,往小女孩的方向走了两步,才对她家长说道,“叔叔,做好事儿是不求回报的,我也是举手之劳。”

  “小妹妹,以后自己出门要注意安全呀。”

  小女孩儿水汪汪的眼里都是星星,她拉着刘月梅的手问道,“姐姐你被人围住的时候害不害怕?我看到你挨打了,你这里还好么?”

  她关心和愧疚的眼神,令刘月梅暖心,她连忙摇头,“没事儿,跟你爸妈回去吧。”

  “你叫什么?”女孩儿家长的父亲将夹在腋下的皮包打开,掏出了一张名片,“我们换个联系方式。”

  看到对方递过来的名片,刘月梅愣了下。

  被身后的杨建国轻声提醒,她才回过神来,双手接过名片连忙说道,“黄叔叔您好,我叫刘月梅。”

  “奥,那个毕业后回贫苦农村扶贫的女书记是吧?”黄博仁想起了什么似的,露出和蔼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我听说过你。”

  “之前县长喊我们开会的时候,提到过你的名字,不错啊小姑娘,小小年纪有这种胸襟和抱负。”黄博仁打量着她,心里有些感慨,这名牌大学是很不好考的,当年她还是县里的高考状元,听说本可以留在大学里做老师的,竟然主动回来带动家乡搞经济建设了?

  不简单,不简单呐。

  “刘小姐,我家里是做生意的,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联系我们。”黄博仁的老婆本来还觉得没必要这么大动干戈的来感谢一个农村女娃。

  一听到这个名字,心里有些激动。她笑容着走到女儿面前,提醒道,“佳佳,这就是妈妈之前跟你念叨过的,四年前的那个文科状元,高考的时候语文和英语考了满分的刘月梅姐姐,以后可要像你月梅姐姐学习。”

  13岁的女娃开学就要读初一了,听到自己见到了学霸本人,幸福的直跺脚,就想要把她拉回自己家去。

  站在刘月梅身后的杨建国,看到刘月梅宠辱不惊的和那一家三口告别,心情有些复杂。

  “过着村就没这店儿了。”他茶色的双眸中多了些赞许。

  他是阳市本地人,阳市是辽省的省会城市,他父母在银行上班,可以说是从来没有缺过吃喝和娱乐。并没有体会过穷的滋味。

  但他曾经在食堂里看到过刘月梅吃馒头喝免费提供的粥,还一直吃好多天。

  他也跟几个从边远地方来的男同学相处过,实在是心酸。

  所以校领导开会提到大学生下乡精准扶贫的事情,他才动心。

  帮助几个同学脱贫算什么,他要深入贫苦地区,帮大家富起来,才算是搞建设吧。

  所以,他选了阳市最穷的贫困村,薛家沟。来之前他才知道刘月梅就是薛家沟的,还真是巧了。

  “没事,我不想给小女孩树立这种观念你,要学雷锋同志那样,做好事不留名,不能求回报。”刘月梅跟警察说了一声后,准备走,被警察喊住了。

  “刘月梅同志,我们没有抓到他们的头目,你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他们怕对方报复。

  “谢谢警察同志,我知道了。”刘月梅很感激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本打算就在警察局门口和杨建国道别的,结果他说要去镇政府一趟。

  “那巧了,顺路。”刘月梅指了某个方向说道,“那边的二节楼,升着国旗的,就是汤镇的镇政府,我正巧去找领导,我带你过去。”

  杨建国笑了,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那就请你多关照了。”

  来之前,他已经知道刘月梅走马上任,成为薛家沟的第一位女村长了,而他也被批准为薛家沟的第一位主任。

  不过他没有开口提他是来薛家沟的,先报道和镇里领导见了面再说。

  俩人一进了镇政府的样子,就看到一老一少正在入门的台阶那边拉拉扯扯。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喊的嗓子都哑了,“走,你现在就跟我去问问领导读书有没有用,你才15你就要辍学打工,出门在外大字都不认识一个,被人骗了你就回不来了!爸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啊!”

  “爸,我不想上学了,读书有啥用啊,人家宋学来去年在阳市打工,赚了4000块钱呢,我……”

  “啪。”大爷一巴掌就呼了过去,“他干的是劳动力,跟我一样没知识只能干那个,身体都会累垮的,你要不听我的,咱们去问问领导。”他不会劝人,想要用领导震慑这个混小子让他回去好好读书。

  看着眼前的场景,刘月梅心中一阵唏嘘。

  这小孩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她15岁的时候,她妈就已经开始劝她跟薛国兴订婚了,别说上学了,连以后她要在婆家给她往回带什么东西都给她规定好了。

  而这个大爷,看样子是人生阅历丰富,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

  她正想着过去劝劝的时候,一旁的杨建国先走了过去。

  他站在一老一少身旁,面露微笑,声色温润的说道,“知识虽然不能马上变现,但是它是你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敲门砖,你15岁去工作,老板让你坐办公室,你认识的字不够,不懂数据报表,你只能做劳力活,到你25岁,十年的时间用来赚钱,每年4000,你不吃不喝攒四万?”

  听到杨建国的话,拉扯的爷俩都松开了手,一脸狐疑的打量着他。这穿着,这气质,是哪位领导么?

  “如果你用这十年的时间来读书,25岁的时候,已经毕业了,也就是我这个年纪,留在学校当老师,可以受人爱戴,拿着固定工资,享受国家待遇,那是铁饭碗,能端一辈子。如果出去就业,那对口的专业公司会给你抛出大量的橄榄枝,你随意的挑选,直到谈到你心仪的岗位和工资,继续往更高的职位上努力。”

  “四万,用不上三年,不,如果是技术性工种,稀缺人才,那也许就是一年,就赚回来了。你说学知识没有用?”

  “好吧,如果没有用,那就让家里人放你去打工,可是人生没有回头路,你过了读书的最好年龄,错过就是一辈子。”

  “如果那样,你现在就可以在你父亲身上看到你未来的影子,你也想要你未来的孩子,年纪轻轻的就辍学去打工?”

  一老一少目瞪口呆的盯着杨建国,眼神已经发生了改变,从一开始的嫌弃,默然,到惊讶,到炙热。

  老人家一脸敬仰的看着他,“您是领导吧?您说的真有道理。我老来得子啊,这孩子……不听劝啊。”

  “可是要十年啊,我才能赚到钱。”少年撇撇嘴觉得时间太漫长了,“而且读书太枯燥了,我看到宋学来赚钱大家都很羡慕他,我也……”

  杨建国却笑着拍拍他单薄的肩膀,“兄弟,你应该学过一首诗吧,十年寒窗无人问。”

  少年心中一震,眼中坠入了神采,他激动道,“一举成名天下知!”

  “啪。”身后传来鼓掌声,还有人喝彩,“说的好,太有道理了,我也让我孩子回去好好读书。”

  杨建国转身,看到刘月梅和门卫在鼓掌,俩人的神情都很激动。

  这时,一直在办公室内观察这一切的沈主任也打开了窗户,声音洪亮的说道,“还不谢谢辽省高考状元。”

  “什么?辽省的高考状元?!”

继续阅读:第一次有人请他吃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薛家沟的脱贫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