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离开了衢州城,走上了田间小路。
周遭的风景并不好,过了收成的季节,田间几乎看不到几个人,光秃秃的,莫名给人一种寂寥之感。
狄文正安静的坐在马车里,好奇地看向李琰,心中思索着李琰口中所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方才狄公说,一亩田均产在两斛左右,狄公觉得百姓够吃吗?”李琰率先开口问道。
狄文正道:“两斛不少了,肯定是足够吃的。”
对于狄文正这种出身于士族的人对种地有这种认知,已经算是不错,在大周更多的世家自己,甚至都五谷不分。
李琰冷笑一声:“假设狄公家中有十亩田地,每一亩产两斛,一共便是二十斛,每一亩交税一升,十亩田便是一斛,如此还剩下十九斛。”
“自陛下登基以来,休养生息,田税比太宗皇帝时期还要低上不少。”狄文正一捋胡须似是有些得意。
“狄公话不要说太早,和还是基本的田税,假设四口之家,每人的人丁税去掉一人三斛,去掉之后,还剩下七斛,是不是?”
“可是对于四口之家而言,种这十亩地并不简单,家中男子还要服徭役,如现在衢州为了对付我,不得再次向百姓征税?地方衙门剿匪,修路,水利要不要交税?”
“就如今年这般,收成并不好,亩产减半,但税收不减,辛辛苦苦劳作一年,还倒欠朝廷几斛粮食。”
狄文正皱眉道:“要解决此事,也不难,地方衙门上书朝廷,说明情况之后,地方的赋税可以适当减免的,如衢州今年收成不佳,减少一些让百姓能活下去,朝廷还是愿意的。”
“殿下这世道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
为了大周,狄文正可谓是殚精竭虑,他本身也是个考虑天下百姓的人,自是不愿意看到百姓被税收压垮。
也同样不愿意看到百姓指着朝廷的脊梁骨骂娘。
“狄公你想的还是太简单了,瞧瞧咱们这一片地,这些都是朝廷的土地吗?不是,这里土地大部分都是武家的。”
狄文正掀开车帘,恰好看到之前他们跟踪的那汉子正弯腰在田里捡粮食,那岣嵝的身体,看得狄文正不由地有些心酸。
“武家的土地交给佃农去种,这些佃农如果有黄籍,不是依附于这些大家族,那么他们除了要交人头税之外,还要佃租。”
“狄公可知道,武家这些佃农一年要交多少佃租?”
狄文正说道:“武家怎么说都是陛下的族人,估计三成差不多吧?”
“五成以上!”李琰声音陡然一沉。
狄文正顿时须发皆立,“怎么能这么干,这不是把老百姓往死路上逼吗?这么高还种个什么地,干脆全都造反好了!”
“荒唐!简直荒唐!他们多收一分利,百姓就少一分的活路,利全都被他们得了,骂名全都在陛下身上!”
和狄文正一起走了这么久,李琰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位老人家如此激动。
甚至从这位大周重臣口中听到造反两个字,李琰一时间都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
“造反?狄公,你难道没发现,这些百姓们连造反的资格都没有吗?狄公之前教过我《史记》,里面有陈涉世家,陈 胜,吴 广为何可以起义推翻秦朝?”
“那便是因为,在秦朝制度之下,他们还能吃饱饭。而到了大周一朝,饿着肚子的百姓连造反的力气都没有。”
“况且那帮世家的人就喜欢造反的刁民。”
“这又是为何?”狄文正脸色都白了几分。
“饿着肚子的人能有什么战斗力,随随便便就能轻易镇压,事情传到朝廷,世家平叛有功,家里的奴仆也增多了,甚至还能得到朝廷的赏赐,却没有人在乎这帮百姓为什么造反?”
狄文正深吸一口气,眼中浮现出浓浓的迷茫,曾经的他在朝堂位高权重,从未想过这些事情。
可是到了下面,这血淋淋的事实,却让他头皮发麻。
“杀光了百姓,谁再去供养这些世家?”
“可世家的人不认为百姓杀的光啊,他们觉得给百姓一点点微光,他们就能拼了命的活下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李琰看向狄文正,“狄公出身名门,在朝廷之中能为百姓发声,让我钦佩,可这世道不是靠着几条政令就能改变的。”
“武曌登基,给世家带来了极大的权柄,这最终恶果全都落在了百姓身上。”
“狄公,我再问你,这大周......真的如你所愿?”
狄文正沉默了,世家的存在并非大周一朝,甚至从太宗皇帝开始,世家就存在了,他们把持着朝政,控制着土地,享受着百姓们的供奉。
如武庙中供奉的那些人,曾经跟着太宗皇帝打天下的那些人,他们的族人后人,也活成了他们曾经最厌恶的样子。
在百姓们的头上作威作福,有最多土地的世家却交着最少的税,而没有土地的百姓却承担着供养朝廷和世家义务。
直到榨干他们所有人身上最后一滴鲜血,方才罢休!
这就是李琰要告诉他的,大周的真相!不过是一群吃人的人,将骨头嚼地粉碎,而后披上衣冠华服,装作盛世太平的模样罢了。
大周一朝,从没有过真正的太平!
世家的特权已经到了一个尾大不掉的程度,就连陛下族人都是如此,其他人还不上行下效?
马车离开村子,一路上狄文正没再多说一句话,他的眼睛一直看着外边,他看到了头上插着稻草等着人购买的孩子,看到因为交不起世家佃租被活活打死的农民,看到了不少人不少人麻木的眼神,行尸走肉一般。
这是他不曾在神都见过的光景。
来到衢州城门,李琰让陈安停下了马车:“狄公,大周之祸,祸在世家,毒瘤不除,盛世难兴。先前你问我,为何一定要走这一条路。”
“而今,我可以回答狄公,争权夺利非我所愿,我所愿者唯有四字,曰,天下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