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傻呆呆的看着秋儿利索的爬,从一个角落里拖出一个朱红色的小箱子。
“喏,”秋儿拿出一个四方的小香包,再过一段时间就端午,鉴于上次的东西做的有些失败,她还是决定做个款式简单实用的好。“端午的香包。”
“给我的?”华清眼中满是惊喜,将东西收进怀里,两人坐在床下的小榻上一时无话。
“秋芷……”华清欲言又止,握住她的手忧心忡忡的看着她。
他这副神态是想说什么秋儿再清楚不过,更何况他还这么郑重的喊她的名字。华清对她一向像个老妈子,这也担心那也担心,她也不明白她这么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姑娘怎么就成了他的重点保护对象。
“哎呦,”秋儿敲了敲自己的肩膀,“我肩膀好酸,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两天做香包的缘故。”
明显的顾左右而言他,又带些压榨。
华清自觉的将手搭到她的肩膀,不轻不重的,舒服的秋儿直哼哼,“对对对,就是这个力道。”她的肩膀本来就不存在什么酸不酸的问题,现在更是舒服的找不着北了。
“可以吃……”张氏掀了帘子进门,剩下的几个字被房中的景象硬生生的堵了回去,佯装恼怒的快步朝秋儿走过去,一把将她拎起来,“你这个丫头,说了你多少次了?”
“奶娘,”华清连忙站起来拉住张氏,“秋儿的后背脏了,我帮她拍一拍。”
一个多么蹩脚又在此时显得很合理的解释啊!
“是这样?”张氏将信将疑的看向秋儿,自家女儿从小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私下里不仅不懂什么主仆之分还就爱支使小少爷,揉肩捶腿已经算是稀松平常了。
“对,就是这么一回事。娘亲……~”秋儿忙不迭的点头,小鸡啄米似的最后还拖长了尾音撒娇。
“得了吧,”张氏被两人逗笑,“都过来吃饭。”
张氏将鸡蛋剥好放进两人面前的小碗里,又对秋儿道,“不可以挑出蛋黄扔了。”
趁着张氏转身去厨房端粥的空档,秋儿利落的将自己的蛋掰成两半,挤出蛋黄扔进华清的碗里,一边观察着厨房的动静一边催促华清,“快吃快吃!”
华清将两个蛋黄草草的吞下肚子,就着秋儿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才算是没有被噎着。
秋儿慢条斯理的吃完自己的蛋白还把觊觎的目光转到华清碗里,华清将蛋白放进她的碗里,又帮她夹了些酸萝卜,“慢点吃。”
张氏在桌前坐下,狐疑的看着两人,“吃完了?蛋黄没扔?”后面这句是对着秋儿说的。
秋儿一本正经的点头,“吃掉了的。”
是吃掉了的啊,反正重点在于结果,谁吃掉的才不重要。
她们孤儿寡母的,先不说没有在这种农业社会的根本基础:田地。就算是有了这项基础,张氏也不像是会种田的啊。再说就现在知道的情况,宋朝的房价也不是一般的金贵,之前想盘间铺子开小杂货店的计划也中途流产,自己的房子还没有着落呢。就张氏这天天做做绣活也不是个出路啊,秋儿双手撑着脑袋有些烦恼。她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主意,张氏倒是气定神闲的。
华清在一旁看书,阵阵长吁短叹不断的落进他的耳朵,放下书册坐到秋儿的面前,“怎么了?”
秋儿拉住他,夸张的做出悲戚戚的神色,“我在给我和我娘亲想出路呢,什么都想不出来。小哥,你知道怎么做豆腐不?还是酿酒?做酱油?开饭馆?!”
“……”
“我开玩笑的啦……”华清还真的认真开始想起来的样子,秋儿撇了撇嘴松开手。
“无论做什么,妇人家在外抛头露面的总是不好的。”
华清说的话何尝不是秋儿想过很多次的担忧,虽然宋朝不比明清时期对女子的禁锢摧残但是总是有些忌讳的。
比如缠足就是其中的一项,不过就秋儿看来还是限于富贵人家,就她来说张氏就从来没有提过这一茬。
看着她皱着眉头的样子华清又笑出来,“你有什么好忧心的,我倒是觉得奶娘不像是个没有主意的人。”
秋儿鼓起脸,“你嫌我没主意。”
额……
“哪里,秋儿最有主意了。”华清立马正色道,神情找不出一丝破绽。
秋儿往床上一趟,摊成一滩烂泥,哼了一声,“嘴长在你身上,随便你怎么说啦。”
那哼哼唧唧的模样让华清忍不住扑哧的笑出声,心想,你要这么有主意做什么呢,你只要有我,有我们就好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平安果然来了。
张氏正在择菜,李平安提了两包点心过来,擦了擦额迹的汗珠对着张氏道,“张婶,秋儿和少爷呢?”
“在房里看书呢,你先去看看,婶子等会儿叫你们出来吃饭。”
“哎。”
李平安将点心拎着进去,华清听见声响连忙坐直了身子,李平安就看见华清这么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看清了来人是李平安华清才松了一口气。
李平安打了招呼,“少爷。”又看见秋儿已经睡着,又将点心放下,压低了声音,“我先出去了。”
李平安走到张氏面前蹲下来帮她择菜,张氏知道这孩子实诚也不拦他。
李平安道,“婶子,我爹爹说让我帮你去镇子上和下面的村里看看,第一回他陪着我以后让我也练练胆子。”
张氏想想这么安排也是妥帖的,李管事她信得过李平安也是个好孩子。于是点头,“恩,就这么办吧,中午婶子给好好你做一顿。”
李平安憨憨的笑了笑。
屋里的华清偷偷瞧了瞧院子里的情景才蹑手蹑脚的回到床前,俯子将刚才没有完成的动作完成,轻轻的,在秋儿的嘴上嘬了一口。
然后晕陶陶的捧着书躲到了一边。
(张氏到底要干点什么好?!)
未时刚过,段府就来了人,秋儿打了个哈欠对着华清挥了挥手,“走好。”
华清抿着嘴对她这么淡定又不热情的反应很不高兴。张氏送走了华清又走进房间拿了两件秋儿从来没有见过的首饰走了出来,交给等在那里的徐嫂子。
秋儿不明所以,这是要做什么……
等到三天后张氏带着她去了一间里他们家不远的小铺子,说这是她们自己的铺子的时候秋儿才呆在那里,徐嫂子拿出一个小布包,“这是剩下的,你好好收着。”
张氏将东西收进怀里,难道是银子?秋儿瞪大了眼睛,莫不就是前两天张氏拿出去的那两件首饰?买下这个铺子又购置了这些货品?这是什么首饰……自家娘亲一点都不像一般流落的女子啊。
张氏的想法竟然也是开一家杂货铺子。
铺子里几乎备齐了所有的日常货品,李平安手里拿着一份清单,一项一项的报给张氏听。
张氏仔细听着不时地打断几句。
秋儿被牵着手显得乖巧非常,天知道她的思绪早就飞到了千里之外。那次她和李管事李平安一起转过周围的铺子,有各项专营的铺子,但是像这样的各项杂货都卖的杂货铺子倒是不多的,想来也不怕开不出去。只是这铺子里总是要一个站店的伙计的,不然也不能让张氏这么一个妇道人家抛头露面不是。
不过这一点显然早就在考虑之中了。
几人又说了一会儿,李管事从门外领了一个十三四岁的粗布衣打扮的人。眉眼间都是温驯谦和,看着就是个老实的。
李管事对着众人介绍道,“这是刘志,以前也在段家的铺子里做过伙计的,前些日子新来了个伙计听说是和段老爷有些远亲的,那管铺子的掌柜只懂拍马竟把他给赶了出来留下那么个没用的东西。我倒是也不劝了,留在那么一个铺子也是没什么出路我看着还不若送到你这里。这孩子我还是有些知道的,老实肯干又有些聪明,是个能干活的。”
张氏也上下打量了刘志几眼,点点头,“李管事说的那必定是信得过的。”又对刘志道,“原来段家给你多少月钱我这里照旧,这铺子后面还有一间房,你住在里面,吃食与我们相同。你每日就看着这铺子,进货这类的活也就是你做了。”
刘志面带感激,对着张氏弯腰做了个揖,“多谢夫人!我在段家的铺子里只是学徒,哪里有什么月钱的。不瞒夫人,我自幼丧父,母亲又在前两年撒手人寰,只是家中还有一个七岁的妹妹,一直寄养在大伯家中,如今我有了落脚之地,不求其他只希望将妹妹接来同住。”
好哥哥啊,秋儿正在铺子里拉住李平安东看西看看见不懂的就让他给解释用途,听到刘志的这一段话也不免感叹。又看见有些犹豫,忙过去拉住张氏的手为他说好话,“娘亲,你就让这位哥哥接了那位小姐姐过来玩嘛,秋儿一个人无聊的紧。”
张氏低子和她解释,“娘亲不是不愿意那位小姐姐过来,只是这后面只有一间房间他们兄妹两人怕是有些不妥,秋儿愿不愿意和小姐姐一起住啊?”
刘志从开始的失望到现在听了张氏的话一下红了眼睛,“夫人,大恩大德,刘志……”
秋儿确实笑眯眯的打断他,“这位哥哥,我娘亲可不喜欢听这些话,你还是快些将姐姐接过来和秋儿做伴吧。”
张氏摸摸秋儿的脑袋笑道,“刘志,这工钱的事,”
还不等张氏说完,刘志立刻打断,“夫人给我们兄妹两个一个容身之所刘志已经感激万分,其他再无所求。”
“这怎么行,”秋儿歪着脑袋笑的纯真,“哥哥长大了要娶媳妇的。”
刘志被秋儿说红了脸,屋子里的大人们都笑起来,徐嫂子本就爽朗,笑的最大声,“还是秋儿懂事。”
张氏瞥了秋儿一眼,也是满脸掩不住的笑意,“这鬼丫头都是哪里学的这些话。”
秋儿装作害羞的模样,躲到张氏身后,眼睛却偷偷看着众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