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未来让谢明真感到最震惊的是啥?那一定是未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整整九年的中小学教育还免费,贫困地区还补钱,还有提供免费营养午餐的。
在未来,无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都有能接受教育的权利,哪怕是孤儿。只要他愿意努力,成年后,他至少不会吃不饱,穿不暖。只要他学习的时候,愿意逼自己一把,他的未来不一定比别人差。
再看看他们这个时代的孩子,全村没有一个人上学,姥姥家作为村里最富裕的人家,也只是让家里人有饭吃,有衣服穿而已。听二丫姐说,村里有扔掉的女婴,卖掉的女娃,饿死的老人,冬天因为没有厚衣服,不能出来玩的孩子。
别人上不上学,她不管,她的表兄弟姐妹一定要上学,要认字,读书。不能浑浑噩噩的活一辈子。
“你们想上学吗?”谢明真小心的问,要知道未来的孩子可都是不喜欢读书的,要爸妈哄着劝着打着才勉为其难的学习。
“真真表妹,清河县城才有学堂,太远了,学费也很贵,咱们家读不起。”大毛今天第一次和谢明真说话,这个腼腆的少年大多数都是站在他们最后,看着弟弟妹妹。
二丫也道:“就算有钱,也没有女孩子读书的啊。”
“那,我来教你们,我也读了几本书,等我教不了你们,还有我堂哥,他读书很厉害的。”
“真的吗?我们也能认字?”四毛道。
“怎么不能,我谢明真说道做到。不过,咱们今天先抓麻雀子,等我跟我爹商量个章程再教你们。”谢明真心里有个想法。
表弟表妹都欢呼,三毛带着小点的孩子玩,大毛二毛和大丫,连爱玩的二丫也围着谢明真。
“真真表妹,书上真的写了怎么养鸡?”二丫问道。
“有的。”至少图书馆空间里有。
“那你能不能先教教我,我想知道怎么养鸡。我想着多养一些鸡,那就会有更多的鸡蛋,到时候不管是卖鸡还是卖鸡蛋,家里就多了些进项。”
二丫解释。“但是,老人们总是说,鸡养多了,会有鸡瘟,到时候全村的鸡都得病死了,说不定还会传染给人。”
谢明**得二丫姐虽然没有上过学,想问题还是很全面的,这要是有了养鸡的技术,说不定还真能发家致富呢,
“好,我回家找找看,找到了,先读给你听。”
“真真表妹,也有教怎么种田的书。”大毛问。
“有。”这个谢明真在未来专门找来看过,当时也是惊讶,有那么多人写这方面的内容:“大毛哥,农书还是挺多的,我到时候也给你读。”
“那有没有木工活的书?”二毛挠头,好像表妹刚刚没有说这个。
“二毛哥对木匠感兴趣啊。有,我回去找找。”
“也不是,就是觉得木匠赚钱。”二毛傻笑。
谢明真也回以笑容,让后看向大丫:“大丫姐,你想听什么书。”
“你先紧着他们,你教我认了字,我自己看。”
多好的大丫姐啊,谢明真虽然不想让大丫姐早嫁,但不代表她不生气。先提出要议亲,见了面,第二天就拒绝。这是有多嫌弃她大丫姐。
陈家,大家也在讨论这个事。
李氏气愤道:“还夏家呢,做事忒不地道,这要传出去,别人怎么说大丫。”
反倒是大舅母,也就是大丫的亲娘不怎么生气:“不成才好,你们是没见着夏掌柜他婆娘,眼都长到天上去了,我还担心大丫过去受委屈。”
“你能想开就行,咱家虽然没有分家,大丫的婚事你们当爹娘的做主就行。但我还是要说一句,她姑这是命,我也不反对几个丫头找比咱家更好的,但是,做人要本分,只要咱家的丫头没错,那娘家的大门永远的为她敞开。”陈老爷子掷地有声。
“知道了,爹。”
几个儿媳纷纷回应,她们心里都无比熨烫,嫁到陈家真是进到了福窝。人虽然多,但是事少,公公婆婆明事理,不磋磨儿媳妇,对孙子孙女也好,家里基本上吃得饱,穿的暖。所以她们也愿意对陈氏好,对谢明真父女好,
“爷,奶,我们回来了。”
谢君舒皱眉看她闺女,毫无形象的跟在后面跑,月白的裙子上是土?头发上粘的是干草?但是那肆无忌惮的笑容,好像好久都没有看到了。
“奶,你看,这是我们今天抓到的麻雀子,有这么多呢,”四毛指着哥哥姐姐手里的麻雀子炫耀。
大家都看到了,五根棍,每根上绑着六七只的麻雀子。
“乖乖啊,这是咋抓到的?”二舅母李氏惊叹。
“真真表姐教的,真真表姐从书上学的,真真表姐可厉害了。”四毛挺起小胸脯,仿佛厉害的是他似的。
“女娃子还读书?”二舅母李氏疑惑,有钱人家的女孩子都读书?
“女娃子咋不能读书了?”陈氏还没开口,四舅母刘氏先怼道:“要是咱家有能力,四丫也读书去,你看看真丫头,这读书和没读书的能一样?”
谢明真挑眉,四舅母这思想可以,将来一定是个突破口。
“真丫头几岁开始读书的?”陈老爷子接过话头。
谢君舒回道:“三岁开始启蒙,这孩子喜欢看杂书,七七八八的也读了不少。”说不定看过的书比他这个老子还多。
“好,好,有本事。”陈老爷子若有所思。
谢明真和表姐妹们又睡了一晚,次日一早,他们便要回清河县了,毕竟,城里新家也是一团乱。
姥姥姥爷装了一车子的东西,萝卜,白菜,黄米,大豆,都是成框的搬。还嫌不够。
“城里啥都贵,家里有的都装一点,老大媳妇,把秋天山上弄的干货也给你妹妹装点。”王氏忙着往车上塞鸡蛋。
“知道了,娘。”
陈氏赶紧拦着:“娘,别装了,啥都不……”还没!说完,就被谢明真拦着。
“娘,咱不要跟姥姥姥爷,舅舅舅母客气,都是一家人。”以后,他们也不能和自家太客气,更好礼尚往来。
“唉,就是这个礼,跟娘还客气啥。”王氏恢复好心情,继续装货,幸亏当初驾了两辆马车来。
“姥姥姥爷,舅舅舅母,你们快回去吧,真真过段时间就来”。谢明真对大家挥手道别。
路上,陈氏犹豫了很久,还是期期艾艾的开口:“真真啊,你姥姥姥爷家,和咱家不一样。送给咱这么多粮食,说不定他们就不够吃了,这两天,我们在这吃的,都是你姥姥家过年才吃的上的。”说到最后,不免有些埋怨,闺女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