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这位主持方丈多大年纪了?”
“这个我倒没问过。不过,算来也有八九十岁了!”二十多年前,母亲万念俱灰,便来这偏僻的寒山寺向释永慧主持求一个解脱的办法。唐斐年记得,那年他不过五岁,还是懵懂无知的年纪。见母亲双手合十惆怅地入了主持的禅院,他自己便蹲在寺院的一角看树洞里爬出的蚂蚁。
他记不得,母亲是什么时候出来的。他只记得,母亲从禅房出来时,淡然从容,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母亲对他轻轻道:“年儿,咱们回去吧。”
“回去?还是回外婆那里吗?”
“是呀,你外婆是我的母亲。我想明白了,我并不是一无所有。我有妈妈,还有你。”母亲说着,牵着他的手,就与释永慧主持告别。从那天起,母亲若无事了,就常带了香来寒山寺进香,虔心祷告,口中默念有辞。释永慧主持每每见了,便挽留母亲和他在寺里用饭。虽然如此,但母亲的病,还是一日日地加重了。在他七岁那年,母亲还是故去了。
“八九十岁了?到底是得道高僧,看着和普通人就是不一样。”沈秀中也由衷感叹了一下。
“慧中,咱们进去吧。释永慧主持从没有陪外客用饭的习惯。且他一天,只吃早上一顿。若今天什么事也没做,他便一日不进食。”唐斐年说着,便带着秀中进了荟萃阁。
荟萃阁名字固然不错,可惜阁内摆设简陋不堪,里面无非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而已。再有的,就是壁上几幅年代颇久的佛画。
沈秀中便看了一眼桌上的饭菜,虽然知道此顿饭肯定是极朴素的斋饭,但秀中也未料到这饭食是如此粗鄙。木条桌上,一碗豆腐,一碟咸菜,白开水一样的素汤上漂着几块菜叶子。再有的就是两碗粗糙的黄米饭。唐斐年看出秀总惊讶的神色,他在她对面坐下,就正色道“秀中,这是天下最好的饭菜。”他说完,就拿过一双竹筷,慢悠悠地吃了一块咸菜。
秀中就道:“小叔,我只是惊讶。我并无其他意思。”
唐斐年就告诉她:“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母亲常来这里用斋饭。起初,我也吃不惯这苦涩的饭菜。但人就是这样奇怪,后来我进了唐家了,每日山珍海味的,却愈发想起这寺庙里粗鄙的饭菜来。”
“小叔。我似乎懂你的意思了。”秀中说着,也夹了一块咸菜。
“不,你不懂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忆苦思甜。我不过在反刍。”唐斐年缓缓地告诉她。
“反刍?”秀中疑惑不解地看着他。这个唐斐年,越靠近他,越觉得他浑身上下都是谜团一块。
“嗯。我就是在反刍。反刍从前,体会痛苦。”
唐斐年的这些话,沈秀中一时确实是不懂。她坦率地说道:“小叔,我不太懂。”
“我也没打算让你懂。”唐斐年说着,瞅了她一眼,又慢条斯理地吃起饭来。
沈秀中看着唐斐年,打量着这座荟萃阁,忽然就问:“小叔,虽然现在这座阁楼破败简陋,但数百年前,一定也是个繁盛的所在吧。”
唐斐年听了,就点了点头,说道:“你猜对了。不然不用这‘荟萃’二字。”唐斐年也非常感慨。
“只可惜世异时移,时移势易,随着时间推移,这座古旧的寒山寺,终有一天,会变成断瓦残垣。”沈秀中接下他的话茬道。
“唔。沈慧中,听你这话,你倒还要几分悟性。”唐斐年已然觉得饱了。
沈秀中听了,就微微一笑道:“小叔,我发现我有几分喜欢这里了。和城市的喧嚣和浮躁相比,这里更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无事时,站立于后山,听听松涛,闻闻花香,看看飞来飞去的鸟儿,这一生这样恬淡地无声无息地过去,才是符合自然。”
唐斐年站了起来,他默默看了秀中几眼,方挤出几个字:“口是心非。你若真这样想,就不会一心要进唐氏。”
此时,一个五十开外的女居士进来收拾饭桌。唐斐年和沈秀中见了,赶紧道谢。女居士是虞城本地人,刚入寒山寺不久,见今天来荟萃阁用饭的是一对相貌脱俗的年轻夫妇,就上前作了个揖,慈祥地笑道:“二位施主,可是来本寺烧香还愿,求得贵子的?”
沈秀中听了,愣了一愣,方明白这话中的意思。她的脸红了一红,便对着女居士道:“居士,我和他不是夫妻,他是我的长辈。”
女居士听了,也不禁一愣。长辈?可这一对男女看上去,如此般配,这也真是造化弄人!她便笑道:“我不知道,口里就胡诌起来,还望二位施主见谅。”女居士说着,就将饭碗放在盘子里,都收拾走了。
唐斐年无事人一般地站在一边,看着秀中脸上的尴尬神情渐次散去。他咳了一咳,说道:“待会我要去庙里进香。你若不愿,就在这里等着我。”
秀中就道:“小叔,我知道你是为您的母亲还愿。我还是跟着你吧!”
唐斐年听了,想了一想,就道:“慧中,你的心不静。还是不要跟着我了,你要是愿意,不如去后山散一会步好了!”
“好吧。小叔,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既来之,则安之。好不好的,反正总是唐斐年载她回去。如唐斐年说的一样,她的心,的确烦乱。佛教叫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一个人做了坏事,难道不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么?一味地隐忍,一味地退让,只会让恶人更加肆无忌惮,让善良的人畏惧退却。如果佛法宣扬的只是这些,那秀中宁愿做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唐斐年交待了她几句,出了荟萃阁,到了前方一个僻静的香炉前,问询了一个小僧人,听说释永慧主持下了山了,他便大步往禅院走去。
沈秀中看着小叔的背影,不禁叹了一口气。小叔什么人都不带,唐家的人也不知道,却单带着她,来到这偏僻的寺院。是不是可以说,在小叔的心里,是将她当作朋友看待的?
沈秀中不傻,要取得更多对唐灵均不利的证据,首先就要得到唐斐年的信任。唐斐年信任她了,她才能放开手脚去查一查。她是带着深深的恨来唐家的。唐灵均和蓝茉是她的仇人。唐茂年和马淑芳或多或少,也给妹妹的生活造成了痛苦。她很清楚整件事中,唯有唐斐年才是无辜的。但沈秀中顾不得这么多了,为了能替妹妹报仇,她只能利用唐斐年,将他当作一块复仇的跳板了。
不知不觉,秀中出了篱笆墙,走几十步窄窄的石阶,就到了后山。午后的阳光暖暖的,洒在人的身上,发出淡淡的金光。这样寂静的小山,很适合人想事情。她坐在一块石头上,俯瞰着整座寺院。寺门口,陆续有从周围赶来进香的村民,他们或三五成群,或拖家带口,或踯躅独行,或三跪九叩,朝进香的大鼎走近。一个声音在她心里响起:沈秀中,万一慧中的死,真是一个意外呢?你是不是该赶紧放下这一切,悄无声息地离开唐家?
一阵风吹过,吹得她心头一紧。不,不,妹妹的死,一定不是什么意外!她不能怀疑自己的本能和自觉。忽然,她的脑袋又痛了起来。她抱着头,灵光乍现之中,她的脑子里,又出现了那一望无际的幽深黑暗的海水,那破裂成片的小艇,心里又涌起了无边无际的绝望——
“慧中,慧中——”她的耳边,蓦地响起唐斐年的急切呼唤声。
沈秀中擦了擦眼,从石头边站了起来,赶紧往后看去。唐斐年已经走过来了。见她脸上有隐隐的泪水,唐斐年不禁问:“怎么了?我叫你好几声,你怎么一点没听见?”
“哦?是吗?”唐斐年叫了她好一会了?可她真的什么也没听见。“不好意思,小叔,我刚才可能睡着了!”
唐斐年听了,眉头更是一皱。“睡着了?昨晚你没睡好吗?这大白天地,靠在这石头上,难道不会着凉吗?”若不是慧中是自己的侄媳妇,他真的想上前摸一摸她的手,以探究竟。
“走吧,住持今天忙,我不能过多打扰了他。”
“小叔,这庙里的主持,一般每天都做些什么?”
“管理寺庙的日常。再一个,就是替人看病了。”唐斐年边走边说。
“看病?住持还会看病?这难道不是医生干的事么?”沈秀中又不懂了。
唐斐年就道:“住持给人看的是心病。”唐斐年说完了,就不愿过多解释了。二人出了寺院门口,走至车旁,沈秀中方道:“小叔,你是不是常来这里?”
唐斐年打开车门,叫秀中坐进去,方道:“不错。我心情郁闷时,就来这里吃一顿斋饭。”
“小叔,我现在是你的助理,那以后你还想来的话,我都要跟着你了?”
“随便,如果你乐意的话。”唐斐年说着,瞄了她一眼,开始发动引擎。一路疾驰,唐斐年却是往唐家大宅而去。秀中见了,就惊诧道:“小叔,你是要将我送回去吗?我不是说好了,下午还去公司的吗?”
唐斐年就道:“你就不要逞强了。万一到了下午,你的脚再崴了怎么办?”
“可是——小叔,我想工作。而且,我的脚压根就没事呀!”
“还是要休息半天。以后的工作,可有得你做。何必急于一时?”
沈秀中听了,就不说话了。唐斐年虽然话语不多,但很有魄力。他说出的话,自有一股气场,容不得别人反驳。
唐斐年将车子开得极快,又过了十分钟。他和秀中已经到了唐家大宅前了。“小叔,就将我送到这儿吧。”
“好。”唐斐年淡淡点头,迅速调转车头。
沈秀中慢慢走进去,就听见里面吵吵嚷嚷的。一看,原来是桃姐指挥着几个搬家具的,抬着什么东西进去。桃姐见了她,就上前笑道:“少奶奶,您不是去上班了么?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沈秀中和桃姐说过几回话,知道她是马淑芳的心腹,虽然人也不坏,但总还是要提防着她点。“是呀,我有点头疼。小叔就叫我早点回来。”
桃姐一听,也就笑道:“二少爷倒是体恤少奶奶您。”
“二少爷?”听了这个称呼,沈秀中纳闷了。
桃姐见她惊奇,就细细解释道:“少奶奶,二少爷就是您的小叔。我在唐家多年了,从前少爷和少奶奶您没结婚时,我见了老爷,都是大少爷大少爷地叫着。但少爷成亲了,我就再不能这样叫啦,得改口叫老爷了。但是二少爷年轻,不过三十多岁,见了他,我可不能一口一个二老爷二老爷地叫着,听着多别扭呀!到底二少爷还没结婚呢!因此,就这样混叫起来!”
“原来是这样!”沈秀中明白了。她心里对唐斐年好奇,不禁多问了桃姐一句:“桃姐,小叔这么多年,一直就这样单着?”
桃姐话本就多,今天太太又不在家,这没了拘束,她更是口若悬河了。“少奶奶也很好奇么?其实,我们这些做佣人的,也很好奇!”
沈秀中听了这话,就微微一笑。桃姐见搬东西的都去了另一边了,就将声音压低了,对秀中道:“只要是正常的男人,哪个能不想女人?虽然二少爷才回来不久,但我听厨房里做西餐的老吴头说,从前二少爷在法国可是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呢!那个姑娘,比二少爷小几岁,家世也很好。本来都要结婚的,可不知怎么回事,好好儿地就分了!听老吴头说,那个姑娘后来嫁了人,也不知现在怎样了!二少爷之所以被老太爷拖着从法国回来,多半也是因为心里难过。这离开了那个伤心地,忘掉过去,人生才能重新开始嘛!”桃姐读过高中,自以为比其他佣人有文化。她和人说话,很喜欢说些不伦不类的‘人生格言’。
沈秀中听了,心里就想:原来是这样。看来,那只陶塑小像,十有八九是那个女子所送。不过,沈秀中对别人的事,一向无什么好奇之心。打听得多了,反而不好。
“桃姐,我先上楼了。”沈秀中说罢,就转过身子。桃姐见她要走,想起太太交待的话,就又道:“少奶奶,太太出门前嘱咐过我了,说晚上叫少奶奶您去她房里吃饭。”
吃饭,又是吃饭!沈秀中听了,就蹙着眉头道:“那么,太太去哪里了?”
桃姐就道:“太太出去逛街了。”
“哦,我知道了。桃姐你多辛苦。”
此时的马淑芳,正独个一人,在虞城明珠大厦漫不经心地逛着。正走过电梯拐角,迎面就碰上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那女人见了马淑芳,上前就笑:“我说是谁呢,原来是唐太太呀!”
这说话的女人,是唐氏一位小股东的妻子。“哟,原来是文太太呀!你家先生的咳嗽的老毛病怎样了?”
文太太听了,就叹:“还是那样!叫他少抽几根烟,简直就要了他的命!说得多了,我也懒得劝了。他不想好好活,死就死吧。反正我也熬出来了,儿子女儿都成了家立了业。他要真死了,我反而落得轻松自在呢!”
马淑芳听了,就摇头道:“啧啧,哪有这样咒自家老公死的!他真死了,你就快活了?”文太太听了,就避过话题,转而问她:“唐太太,你怎么一个人出来逛街呢?从前——从前你不是和那个叫啥来着,对对对,蓝茉,只要你一出来,她总是跟在你后头。”
淑芳一听,就浑身不得劲。她不悦地看了文太太一眼,没好气地道:“你真的不知道?”
“我知道什么?”文太太好奇地问。
文耀庭自得了肺病后,就甚少去唐氏开会,在家养病。文太太就在家照顾老公,甚少出来逛街。今天她出来,是为了给未出世的外孙买些衣物。唐家失踪两年的儿媳妇,又莫名回来这件事儿,文太太半点不知道。
马淑芳见她一副错愕的样子,就知道她不是在装了。马淑芳就叹:“实话告诉你,蓝茉当不成我的儿媳妇了。我原来的儿媳妇回来了。”
文太太一听,嘴就张成了o型。她愣了一愣,就笑:“回来好,回来好。依我说,夫妻还是原配的好。”
马淑芳就道:“好什么哟!我的心里,喜欢的还是蓝茉。我这个儿媳妇笨头笨脑的,也不大会说话。更不用说陪我逛商场了。这在家里丢丑也就罢了,可她一门心思地偏要去唐氏上班,这丑可就丢到公司了!”
文太太见她唉声叹气的,见到商场走廊里有一把长椅,就请马淑芳坐了,近一步说话。“唐太太,大概不会吧。你的儿媳妇,我也是见过的,虽然不及蓝茉乖巧有眼色,但看着也文质彬彬秀秀气气的。”
“哼!不过绣花枕头一个!哎,不要提她了,一提起她,我心里就有气!”此时,文太太身上的手机响了起来,文太太接了电话,挂断后,就急急忙忙地站了起来,对马淑芳道:“唐太太,不好意思呀,我得赶紧回去一趟!我的女儿要生了!”
“哟,这是大事,你得赶紧回去!”马淑芳也道。
“唐太太,改天我再陪你出来逛街!”文太太和她打了个招呼,就急匆匆地走了。
马淑芳就有些无精打采地站起来,总是一个人逛街,到底没什么意思。正要下电梯,她身上的手机也就响了,她看了一看,是蓝茉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