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是建筑系的博士生?”蒋南孙不由得有些喜出望外。章安仁是她见到的第一个建筑系的同学,天生就带了一份亲切感。
两人就着这个话题,站在原地聊了很久,两人说说笑笑,甚是和睦,眼见着一旁路过的人都对他们投来异样的眼光,两人这才相视一笑,不再谈笑。
章安仁手脚轻快麻利地将物品重新搬到了小推车上,蒋南孙要帮忙,全然被章安仁婉言拒绝。章安仁只说:“这种粗活累活,女孩子是万万不要动手的,不然还要我们这些男生有什么用,你说是不是?”
蒋南孙轻哂,细着嗓子,娇嗔:“女生的力气的确比不上男生,可这不代表我们比男孩子要差,这些事情,你能做,我也能做。”
蒋南孙不由分说便上前帮忙,章安仁只好无奈地笑笑,却也对蒋南孙另眼看待:“你这个女同学,挺特别的。”
章安仁极少见过像蒋南孙这样不怕苦不怕累的大小姐,小推车上载着的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学院里的教学工具,章安仁是今年的博士生兼助教,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告奋勇去搬来的,因为很少有人自愿去做这些苦差事,因此教授对于章安仁也更多了一丝好感。
蒋南孙因为帮着章安仁搬这些教具,不小心弄脏了自己的白裙子,章安仁觉得过意不去,便提出要帮蒋南孙清洗这个裙子,蒋南孙低头看了一眼,摇摇头:“算了,这个裙子脏了是洗不干净的,就算洗干净了,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脏了就脏了,大不了扔了再买一条就是了。”
章安仁暗自在心底叹了一声:原来这就是有钱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有钱人家的小姐可以随手扔掉一条新买的裙子,可他却得为了今天吃饭少花几块钱而思前想后。
章安仁的家出生小地方,虽然是家里的独子,可家境不好,就算是独子也受了不少委屈。
没有家庭背景,出身小地方,要想成为人上人,就得付出千倍百倍的努力,这个道理章安仁很小就懂得。
章安仁的父母是小地方的人,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乡镇公职人员,母亲是个小学教师,两人都没有很大的本事,也没有能够在官场之中风生水起的话术,因此一辈子小心谨慎,将自己的心血和冀望都付诸章安仁的身上。
本本分分,老老实实,抓住一切机会,过上富足的生活,成为人上人——这便是章安仁从小受到的教育。因此章安仁在外人眼中的形象也不外乎是这样的一个人,朴实无华,扎实肯干,虽然算不上天资聪颖,好在后天勤学好问,亦可补拙。
一番交谈下来,蒋南孙对章安仁的初印象也是这般,一个没有花花肠子的男生,一个踏实肯干的男生。
“要不,我赔你一条裙子吧,既然洗不掉,那就再买一条新的,也省得你心疼这条裙子。”章安仁想要显示出自己的宽容大度,一来可以在蒋南孙的面前显示出他的大气,二来会让蒋南孙觉得他是个细心并且贴心的人并且对他产生好感。
可蒋南孙还是拒绝了:“反正这条裙子我本来就不太喜欢,扔了也不会觉得有多可惜,要是再花一万多块去买一条一模一样的裙子,还不如买一条其他款式的。”
章安仁听到蒋南孙口中说这条裙子的价格竟然要“一万多块”时,不禁吓了一跳,在心里倒吸了一口凉气,于是不再多嘴。一万多块是他打工很久才能挣来的工资,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人情而要去花掉这笔钱,未免不太划算。
章安仁还有事情在身,再加上来来往往人眼混杂,他便与蒋南孙留了联系方式,匆匆离开。章安仁走后,蒋南孙停在原地,看着章安仁的背影,觉得不甚欣慰。她想章安仁与她先前见到的那些男生都不同,是一个新的“种类”,她久不与各类男孩子接触,平时见到最多的就是蒋鹏飞,而蒋鹏飞在蒋南孙的眼中又是个浑身毛病的人,因此章安仁的出现着实让蒋南孙眼前一亮。
踏实,务实,待人谦逊有礼,仅凭着这几点,章安仁在蒋南孙心目中的地位就足以甩蒋鹏飞几条街了。
在转过十字路口时,章安仁忽然停了下来,透过熙熙往往的人群和林立的建筑物,他一眼看见了那个穿着白色长裙的女孩,鲜妍,明媚,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那是一个像花儿一样美丽的女子,举手投足间都绽放着一股莫名的香气,而那些股气味里,有章安仁最梦寐以求的“富足”的味道。
章安仁将教具放到了建筑系教学楼的储物间,又亲自去了一趟教授的办公室,将自己的行程以及“事迹”汇报了个遍,在离开教授的办公室前,系里的另外一位教授恰好进来,要与章安仁的导师亲自探讨今年的教学计划。
章安仁既然是助教,便也留了下来,从另外一位教授的口中,他听到了“蒋南孙”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章安仁没有多加言语,只是在一旁认真仔细地听着,从教授的口中听到的蒋南孙,竟然是一位十分勤学上进的女同学,深受教授的喜欢。
“蒋南孙是本科时就一直跟着我的学生,我认为以她的能力,在新的这一届研究生中,算得上是佼佼者,应该让她多参加一些项目历练历练的,没准儿将来会成为我们建筑系的骄傲。”那位教授在说起蒋南孙时,脸上时时挂着笑,言语中也满是自豪。
章安仁不禁对蒋南孙感到好奇:“陈教授,您口中所说的这个蒋南孙真的像您说得这么优秀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您可真是多了一位好学生。”
陈教授道:“这是当然,蒋南孙的确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你也是高老师手底下很优秀的博士生,同样是建筑系的优秀学生,你应该和蒋南孙认识一下,多交流一些学术方面的问题,也是更好地为我们建筑系争光。”
“好的,陈教授。”这一番话,章安仁深深地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