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李贞并不在乎这些,但是他们作为臣子的,却要认真仔细的算好每一笔账目。
当娄师德和狄仁杰将兵部尚书提请的事情确定下来后,便由娄师德前往复命。
养心殿内。
娄师德将兵部尚书裴行俭呈递上来的奏请一一诉说给了李贞。
面色微顿,李贞稍稍沉思片刻后,平静说道:“裴行俭说的也有道理,那你们的决定呢?”
“回禀陛下,所有人一致同意了裴大人的奏请,共计两百三十万两。”
自然是没有其他意见的李贞,微微颔首说道:“好,便依照裴行俭的奏请,由你户部调拨出两百三十万两白银到钦天监中交由李淳风去负责。”
“另外将兵部中的那些已经生锈的火器和火药等一一都聚集在一起。”
“尚且有用的火药等进行再利用,没有用的那些全部就地毁坏。”
“记住前往不能将这些火器流落于民间中,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微臣遵旨。”娄师德躬身拜道。
见此,李贞亦不再多说其他,随意的摆了摆手说道:“好了,没有其他的事情你便退下吧!”
“微臣告退。”
娄师德躬身一拜,缓缓从养心殿中退离。
对于大唐的严格管理制度中,是严禁这些平民百姓们拥有着火器。
甚至哪怕是寻常的官员都不一定有着这样的资格。
李贞这样做的目的,无非便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百姓们的安全不受到伤害。
至于这些刀具等,则是并不像是管制火器这般严格。
但若是因此发生了命案的话,同样也有罚。
至于其他国家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管理制度,李贞却是并不管这些。
可要在大唐中,一切便应当听从大唐的管理制度。
而在军营中士兵们的火器弹药等管理办法,则是另外的一种制度。
每一名士兵手中的弹药数量都有看一定的限制,战争期间,每人子弹都会时常进行检查。
一旦缺少的情况下,那样的后果几乎跟将火器遗洛于民间没有多少的区别。
可显而知这大唐对于火器上的控制是多么的严格。
当然最终的目的便是为了能够保护百姓们的安全。
将其手中的奏折暂放置于一芳,李贞突然站起身来。
不知李贞何意的喜公公,急忙上前躬身询问道:“皇上,可有何吩咐奴婢的。”
李贞微微颔首说道:“没什么事,朕只是站起来活动活动罢了。”
闻言喜公公点头应了一声,随后安安静静的站在李贞的身后。
李贞一天的工作量,可不比朝六晚九的工作少多少。
他也是人也会有累的时候。
休息了一段时间过后,李贞在此忙碌了起来。
直到夜深了,李贞才上床休息。
次日。
朝中宫殿上。
在李贞尚且并未来上朝之前,不少的大臣们纷纷聚集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从他们的面色上来看,仿佛在讨论着十分意思的事情,三三两两的凑在了一起。
不过唯独仅有狄仁杰一人,面色严肃的站立于朝列中一言不发。
“皇上驾到。”
随至一声宣号响起。
朝中的大臣们也纷纷停止了讨论相继站立于朝列中,齐身叩拜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缓缓坐身于龙椅上的李贞,威严说道:“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待得满朝文武大臣们相继从地面上站起。
上前一步的喜公公高声宣号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一落下,狄仁杰不待其他大臣们答话,率先从朝列中走出,躬身拜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目光落在了狄仁杰的身上,李贞威严说道:“准。”
“谢陛下。”
狄仁杰躬身一拜,恭敬说道:“回禀陛下,罗马帝国传教士库修斯前来长安,希望能够在长安中传教。”
“嗯?!”
李贞面色微动,轻笑说道:“传教士?有点意思,既然他想传教便让他传教吧!”
令狄仁杰颇为出奇的是,李贞竟然没有任何迟疑的同意了!
霎时,不等狄仁杰开口回答。
娄师德快步从朝列中走出,躬身拜道:“回禀陛下,微臣认为此事万万不可。”
目光不禁落在了娄师德的身上,李贞平静的说道:“有何不可?”
娄师德恭敬说道:“回禀陛下,这西方传教士来我中原传教,而我中原早已有着佛教、道教等,其教义是否相悖尤未可知。”
“更何况,我朝百姓当以信奉天子,又怎能去信其他的教义?”
“要知道他们现在所能够拥有的这一切,全部都是因为有了陛下,才能够让他们得以富足、安定。”
“而并非是什么外教所赠予的!故此微臣觉得万万不可。”
“呵。”
李贞轻笑了一声,随意说道:“看来爱卿对此事也颇有心得啊!那其他爱卿们的意思呢?”
一时之间,朝殿中的大臣们也都各自分成了两种派别,单单对于此事便开始相互争论着。
要知道不少的大臣们尚且十分的保守。
更何况这突然出现的新鲜事物,心中定然是有着多种的抵触。
而剩下的极少一部分大臣们便是觉得此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只要能够导人向善,一切都是可以的。
在众臣争夺不休的时刻,李贞突然开口说道:“狄仁杰,那你的意思呢?”
顿时,被李贞如此一问,狄仁杰也是瞬间便愣在了大殿上。
稍稍迟疑片刻后,狄仁杰躬身拜道:“回禀陛下,微臣倒是持有中立的意见,对于此事既不反对,也不认同。”
无疑,狄仁杰这样的话很快便遭受到了其他大臣们的针对。
很显然狄仁杰说这些话,跟没有说是一个道理。
反而倒是李贞听明白了狄仁杰话外的意思。
嘴角上渐渐浮现出了一抹笑容,高声说道:“好了!此事容后再议。”
“诸位大臣可还有其他事情奏请?”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的大臣们也不再多言其他。
见此,李贞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便暂且退朝吧!”
说罢!李贞直接便从龙椅上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