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尘在那天处理完墨竹的事情以后,他也开始着手自己和苏烟凉的事情了。
他当时就和那一帮大臣们说了,登基大典,必须和封后大典同时进行。
他想要的,是他和苏烟凉,一同站在权利的高峰。
他要带着她,牵着她的手,去看一看高处的风景。
尽管一开始有些人不同意,说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可是萧尘是什么人呢,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难得倒他呢?
安将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站在他这一边了,他在军事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而大臣们谁说话的话语权比较厉害,重点还是来自于兵权的掌握。
萧尘和安将军手里都有着各自的兵权,所以,即使那些大臣们相反对,也是丝毫拿他们没办法。
“主人,礼部大人送过来折子,说这是那天全部需要用到的东西和全部的流程。”墨松敲了两下门以后,进来禀报。
“拿过来我看看。”
于是墨松就把那这折子递给萧尘。
萧尘从头到尾粗略的浏览了一遍以后,他的眉头紧皱。
然后他啪的一声合上了折子,然后对墨松说:“去把这个礼部尚书给我交起来。”
“是…”墨松虽然不知道萧尘怎么突然之间情绪转化了,可是他从来不过问别的事情。
没有一会儿,礼部尚书就进来了。
而萧尘此时此刻已经翘着脚在品茶了。
“参见王爷…”礼部尚书先上前给他行了一个礼。
可是萧尘丝毫没有任何动静。
礼部尚书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只能硬着头皮又说了一遍:“下官参见王爷。”
可是这下子,萧尘人家是没有理他,而是在那里自顾自的喝着茶。
礼部尚书心里开始有些慌了。
“下官惶恐,还请王爷明示,下官究竟做出了什么?”
说这一句话的时候,礼部尚书的额头都开始冒出汗来了。
“你竟然还不知道你做错了什么吗?”萧尘这才端着茶杯慢悠悠的开口。
“下官愚钝……还请…还请王爷明示……”
萧尘本身那气场就是十分强大的,如今又特意摆了摆谱,自然是更加压迫人了。
“首先,那天在上朝的时候,我已经说过了,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是同时举行的,所以,所以那说明什么呢?那说明我和皇后,应该是一起走上祭台才对。
还有,皇后为什么要祭拜我呢?我们俩应该是平等的关系,你看看这夫妻之间,还有谁是跪拜谁的吗?这成何体统!”
萧尘在说后面几句话的时候,还特意加大了声音,直接就把礼部尚书吓的瑟瑟发抖。
“可是……可是九王爷如果您成了皇上以后,您就是九五至尊,您是万人之上了,怎么可能和别人是平等的地位呢?”
“我说让皇后和我平等,她就能和我平等,你难道还听不出来这话里面的意思吗?”萧尘斜了斜眼看着眼前的礼部尚书。
既然他已经成了皇帝了,那他说的话就是最大。
那些祖宗的礼法,在他的面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用处。
礼法也是由人制定的,那么他为什么不能重新制定新的规则呢?
“我说的话你听明白了吗?如果听不明白的话,你这个礼部尚书也不用做下去了,我看换一个别的人来接替挺好的。”萧尘直接就开口试压。
“明白了,明白了,一定全部都按照您的意思来。”那礼部尚书被吓的,差一点就直接抖腿了。
“那除了这一点以外,您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吗?”
礼部尚书也稍微说聪明些了,先把萧尘的要求问清楚问明白了,这样才不会办错事情。
“为何整个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都办的这样节省呢?是国库里面没钱了吗?”萧尘问得很直接。
因为在他看来,如果只是他一个人的登基大典,那么的确是没有举办的太过豪华。
可是现在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
苏烟凉要成为封后大典上,最最闪耀的那个人。
即使花多少钱,他都心甘情愿。
“是的,皇上,由于这上半年,各个地方都频发水灾和泥石流,所以各地派官员去赈灾的时候,等会拨下银两,以及国库里面储存的粮食。
如果您要大肆操办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国库里面的税收恐怕是不够用的。”
“行,这部分钱就由我来出就够了,但是我可先把丑话说在前面了,任何一分钱的用处,都要给我写的明明白白的,不允许有贪污的情况,我要整个典礼看起来低调奢华有内涵,懂了吗?”
礼部尚书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萧尘既然愿意自掏腰包来举行大典。
可是,一个王爷真的会有这么多的钱吗?
所以,礼部尚书为了到时候不出差错,如今还是冒着胆子上前问了一步:“王爷,这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可都是非常烧钱的,如果没有足够雄厚的财产,那么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礼部尚书话都还没有说完,萧尘就直接打断了他。
“一千万两黄金够吗?”
“什么……”礼部尚书直接被吓得后退了一步。
“我刚刚问你,一千万两黄金,够吗?”萧尘又耐着性子问了一遍。
礼部尚书赶紧在这个时候点了点头:“够了够了,绝对是够了………”
如果有这么多金子的话,不仅仅可以办的奢华,甚至还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只是,一个王爷,每日只领着俸禄的王爷,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黄金呢?
礼部尚书虽然心里有疑问,可是他也没有那个胆子问出来。
“好了,暂时只有这两个问题,其他如果再发生任何情况,你再来这里找我,记住,我一定要让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万无一失,
如果你办的好的话,我对你重重有赏,升官进爵加薪那都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如果有任何失误的话,你的乌纱帽就不用带着了。”
萧尘只是两方面都说到了,那礼部尚书自然也是战战兢兢地回答:“臣遵旨,臣一定会用心,把这件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