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立夏碰碰沈千帆胳膊,“你认识啊?”
“我同学。”沈千帆随口回道。
“那你咋不打招呼?”
“又不熟。我就记得他的脸。”
旁边的何宇听见,拍拍沈千帆肩膀,“来来来,那正式给你介绍下,这是我亲侄子,何健豪,他爸妈今年调到这边工作了,他就跟着转过了,刚好也是你们班。”
“健豪,这是我之前给你说的千帆。以后你俩就是同学,好好相处。”
何健豪这才主动打招呼道:“千帆。”
沈千帆点点头。
蔡大毛拿起菜单递给秦明,秦明递给江立夏。
江立夏客气,自己选了一个,然后按个让大家都选。
何健豪也跟着家里人参加过聚会,这些场合去的也多,表现的大大方方,就是对小宝小贝格外感兴趣,奈何两人被沈柏轩和江立夏夹在中间。根本够不到,只能看看,耳朵里听着大人们聊天。
吃完饭,何宇抢着要付钱,沈柏轩拦住,“下次,今天是小宝小贝生日,也是秦明的接风宴。我做东。”
何宇这才不抢了。
何健豪就看着那个长相很英俊的男人眼也不眨的,付了180块,心底咋舌。虽然自家不差钱,但老一辈节俭,哪可肯让这样败家。看看一脸闲适抱着小孩的沈千帆,想着学校里的传言。
学校里有人说沈千帆家是个体户,说他在大街上卖衣服,说他的穿戴全是假货,各种版本的都有。
何健豪听何宇之前就介绍过沈千帆,但奈何沈千帆根本不搭理别人,上课才来,放学就跑。一直也只是知道这个人。今天亲眼见了,才明白,传言终究是传言。沈千帆并没有过的不好,他们一家人一看就是感情很好的。
“想啥呢?”何宇拍拍自己侄子肩膀。
“想沈千帆他们一家人呢。”何健豪回道。
何宇笑笑,“多想想好。以后眼睛放亮点,好好和千帆相处。他们一家都是厉害人。他刚来京市13岁,就能一个人满大街吆喝着赚钱了。你小子那时候还在家里等着人伺候呢。”
何健豪点点头,“知道了。”
离开餐厅的江立夏几人,看看时间还在,就带着秦明和蔡大毛去看夜景了,逛到8点多,把两人送去离四合院不远的酒店。
四合院倒是有房间,但是杂物间,没办法住人,另几处院子也一样,都没来得及收拾。
只好给订酒店去住了。
接下来两天正好是周末,沈柏轩包了两辆车,几人一起把京市有名的景点都跑了一边。
最后,蔡大毛提出想去北大看看。
大家便一起拐去了那边。
在食堂吃着大馒头,江立夏调侃道,“有没有觉得人家这馒头都比外面的香?”
蔡大毛一本正经回道:“那必须的。”
两人一起大笑起来,引来不少目光。
另外三人稍稍挪远点,想装不认识,小宝扒着推车说道:“妈妈,笑。”小贝翻个身,继续躺。
在食堂吃了一顿饭,几人去了沈柏轩宿舍。
姜卓熙居然已经回来了。
看到秦明,“是你!港城刀疤男。”
江立夏愣了下,看了眼秦明的黑脸,噗嗤就笑了出来。
其他都在憋笑。
秦明翻了个白眼,拉出一张凳子,“书呆子,可真不会说话。”
“你才书呆子呢。”姜卓熙反驳道,又对着小宝小贝说道:“小宝小贝好。”
小宝小贝经常见姜卓熙,很熟悉,都乖乖说:“卓熙叔叔,好。”
蔡大毛转了一圈,啧啧感慨,“原来你们大学住的和我们住的也差不多呀。”
秦明翻个白眼,“你以为他们住皇宫啊。”
“可不是么。这都是顶尖人才,不得住的好些。咱就不是会读书的,不然也非得来挤挤。不过没事,等着我以后有儿子了,就把他送来。”蔡大毛说道。
几人在宿舍坐着聊聊天,到了晚上,就慢悠悠散步回去了。
次日,沈柏轩和江立夏送秦明和蔡大毛到车站,看着人走了,才各自去忙了。
很快就到了考试周。
沈柏轩这次考的内容比较多,连续考了大半个月。直到七月中旬才结束。
江立夏这边考完,就带着孩子守店,曹婶这个时候基本都是跟着在店里这边忙活。
大人的午饭都是从隔壁小餐厅里订的。
两个小的饭菜则是在家做好,再带过来吃,中午也在店里二楼的员工室休息。
沈千帆这边则拿着一些衣服去别处卖。有时候秦明发过来的电器等大件,沈柏轩忙不过来时,都是沈千帆和雇的安保人员张勇在仓库那边盯着出货的。
忙忙碌碌到了9月开学,大家才把外面的生意脚步放慢。
沈柏轩继续赶年底的毕业和研究生考试。
江立夏带着孩子上下学。
沈千帆这边,不再在外面到处跑,回归了学校。
报名这日,江立夏问沈千帆:“这次真不需要我跟你去学校报名吗?”
“不用,老师都没换,交个钱、报个到的事,你跑去干嘛。”沈千帆提着包,一脸嫌弃。
“嘿,你这臭小子,真是翅膀硬了,还嫌我烦了。”江立夏扭住沈千帆耳朵。
“疼疼疼。我不是嫌烦,这不是怕你累到么。姐姐姐,我错了,疼啊。”沈千帆弯着腰,迁就着江立夏。
小宝跑过来围着两人“嗷嗷嗷”的叫,学着沈千帆不时说个“疼”。
小贝一脸淡定的坐在沈柏轩腿上,等着爸爸投喂,完全不搭理身后的幼稚鬼们。
热热闹闹的一起出了门,便各自去忙碌各自的事情了。
沈千帆骑着车吹着清晨凉爽的风到了学校,三把锁链把自行车栓紧在旁边的车棚杆上,把车筐里一个大大的牌子放在后座上,上书:“再偷老子车,卸了你的腿!!!”
有新入学的同学路过,看到后一脸惊讶,看看前面走远的俊朗背影,都会好奇问问:“这咋回事啊?”
有那知道情况的笑着解释道:“那是高一一班的沈千帆,不对,今年应该高二了。上学期刚入学时有人把他自行车偷了,他挨个教室没找到人。后来换了新车,就弄了这个牌子过来。”那人走两步,回过头,补了句:“还挺有用的,再没丢过,你们也可以试试。”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