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这里,因为二夫人紧紧把女儿拴在身边,又敲打了几个儿媳妇,那些庶子庶女无从下手,一时没了方向。
两个儿媳妇也每天来请安。这么好的见面机会,庶子庶女又怎么会错过,也是风雨无阻的往安氏这里跑。
分家的事情扫尾都做得差不多了,大房那边的东西也送去了侯府。二夫人也能把目光放进了自己院子。
“虽然你们都还年轻,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们,自己屋子里的事情自己要管起来。云家的子弟专情就出了一个云逸,咱们二房的就很一般。”
“你们都是嫡妻,有些话大家都能推心置腹的说。在云家嫡妻永远都有嫡妻的尊贵,云家不允许宠妾灭妻的事的发生。”
“但是自己的男人总要自己把握,你们做妻子的不能只承欢讨好。你们夫妻一体,一荣俱荣。你们要提醒着自己的丈夫一点,不能一味放纵,不管做官还是经商,都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能总靠着中公养,知道吗?”
“儿媳等明白!”
今日安氏的训话,其实几个儿媳妇是没想过的。从未听说过有婆婆当众交儿媳妇如何管房中之事。
不过安氏虽然虽然说得多,大家还是能听得出来,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于氏脸色又是一白,在坐的几个妯娌,就她的丈夫无权无职,只会写些艳曲,占着云家的名头在外寻花问柳。
可当年,她不就是看上了他的风流倜傥。以为攀上了高枝,却没想到,只是面上看着光鲜,私下里过得小心翼翼,还不如在家中自在。
“母亲,这……”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只是一个爷们不出门做事,天天在家等着妻子娘亲养像什么样子。我会和管事说,给他安排个差事。”
让管事安排差事,该不会是在云家的铺子里做事吧?果然,安氏下一句话就证实了于氏的猜想。
“新开的铺子里,还差几个掌柜,明儿若是不嫌弃随时都可以去那里谋个职。”
“儿媳谢过母亲。”
在大世家里,并不是所有子弟都能入仕,不入仕的子弟大部分都在族中的生意里做事。云家也不会例外,于氏并没有多少异议。
时间流逝,很快阿婉的女儿就快满月。因为孩子是早产,洗三礼并没有大办。
这次满月酒,云逸想大办。遗憾的事婚礼还没办,只能在叶家办。
“有个地方给你坐宴就很不错了,还挑三拣四。若是不不想在叶家办,可以等白日。”
百日,云逸可不想等,有了这个女儿,他不知道有多想到处去说,如今,吏部的官员耳朵都被他磨起茧来了。
纷纷催促他赶紧办个满月酒,把这个消息给其他分享分享。
“不等了,百天还要等那么久。”云逸抱着孩子不撒手,宝贝得不得了。
阿婉不禁失笑。
“宾客的名单可想好了?”叶家这边在京城没有什么根基,交好的人家也不过叶思远的弟子和同僚。还有一些阿婉生意上常来往的人。
故而此次宴会,大部分宾客还是云家那边的亲友。
“不过是云家的一些旧故和我的同僚,我下去会准备。”
“那宴会的细节,你就自己找管事帮你吧。仲清还在刑部牢房里,咱们大办宴会。就不要去刺激娘了。”
这种话哪里还需要阿婉交代,云逸虽然极想在同僚面前炫女儿,却也知道叶思远夫妇思念儿子。这点分寸他还是有的。
云逸要办满月宴的消息传出,吏部的同僚纷纷表示庆幸。终于,云逸要去烦别人了。
更让人关注的,是这次满月宴是以云逸的名义办的,而不是叶家。虽然宴会地点还是在叶家,请柬上的落款却是云逸。
幸好,大家对云逸和叶婉的不守规矩已经见怪不怪了。
首先女方提出和离,和离之后云逸又追去叶家。然后就在叶家长住。
然后就是云逸在突厥使臣面前当众请求赐婚,现在婚期已经定下来,婚礼还没到,两人又添了一个孩子。
这大概是最不守规矩的一对夫妻了。
但是人家有皇帝撑腰啊,不仅是赐婚,就连婚期也是皇帝让钦天监定的。试问,京城中又有谁想不开去得罪他们二人。
故而,对这次满月宴,大家的反响都很热烈,纷纷表示会出席。知道女婿跳过她直接和管事接洽了宴会事宜。杜氏颇为伤心。
红着眼去了女儿的院子。
阿婉被自己娘亲这种阵势吓到,杜氏是温柔的女人,却不是泪包,这种阵势是闹哪样。
“娘。”
杜氏一甩帕子,扭过头不看阿婉。阿婉心头一跳,杜氏这反应是闹别扭了啊,可是这种手段她从来只用来对付叶思远。怎么今日对自己用上了。
阿婉心头突突直跳。绿萼端茶过来,被她截胡过来,亲自端起给杜氏。
“娘,您喝茶。”
“哼,你心里还有我这个娘吗?”阿婉的额头突突得更凶了。这情景,这台词怎么都像是叶思远被关在门外时说的。
“娘~,你是我的娘亲啊,我心里怎么会没有你呢。”
“说得好听!”杜氏点了一下她的额头,被她两句软话说下来,心头的气消了大半。
杜氏接了茶,阿婉长舒一口气。再接再厉道哄到,杜氏就是传统的小女人,她生气的时候就可劲的哄,尽管阿婉不知道她为何生气。
各种好话说遍,杜氏终于被哄高兴,心头的气也消得七七八八。
“你少给我嬉皮笑脸,我问你,是不是要办满月宴。”
“是。”
“你们真是出息了,恨不得全天下都消息了我才知道。”
“娘亲,我这不是不想你操劳嘛?才没跟你说嘛,再则,满月宴是云逸他非要办的,这种事理应是他去办的。”
杜氏无法,差点把阿婉的额头点出个包来。
“哪有你这样做妻子的!”
“那应该也怎样做妻子?”
杜氏只是这样抱怨一句,就被阿婉这一句话问住。
“你这孩子!自己夫妻的事,娘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