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这个大唐烂透了
州十六2025-09-28 10:282,191

  白居易,李叶眼前一亮。

  提起白居易,就不得不说起《长恨歌》,一首长恨歌,让白居易名声大振。

  而白居易的诗是非常写实的,是现实主义诗人。

  曾经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这样务实的人,好好培养一下,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

  李叶点了点头,对白居易道:“好,且退下吧。”

  “谢陛下!”

  白居易退了回去。

  一侧的李纯一阵郁闷,这个白居易真的是不懂事,我就在这站着呢,你就直接开始批判我的政策了。

  你直接说我派宦官吐突承璀挂帅出征得了。

  不过,此时,李叶坐在龙椅上,这江山似乎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接着,又一个中年人出列,地上了奏折,对李叶躬身一礼:“臣韩愈,担任国子博士一职,臣想说的乃是大唐礼佛一事。”

  李叶一听,也来了兴趣,这又是一个大佬啊。

  虽然韩愈,白居易等人官不大,但是名气却比杜黄裳,李吉甫等人高的多。

  “你继续说!”

  “臣认为礼佛并不能使人长寿,佛教不过是偏僻小邦的一种习俗,我泱泱长安,不需要这种习俗。且长安108坊,每个坊都有寺院,其内僧人众多,不事生产,还要占用大量的皇室赏钱,臣认为该废之。”

  朝臣一听,顿时又是一惊,这又是一个大难题啊。

  自从昔日玄奘取经归来之后,大唐就大兴寺院,大到皇室,小到世家豪门,全部兴办佛教。

  这其中已经不简简单单的是修寺院这样的事情了,其中涉及到了更多的利益关系。

  如果李叶动手整治,那么反对的人肯定很多。

  李叶一听,也感兴趣了。

  没想到韩愈会出这样的难题。

  不过,李叶并不在乎,干就完了。

  点了点头,李叶道:“韩愈先生所言不差,佛教乃是偏僻小邦的教义,我大唐不需要,该废之。”

  韩愈一听,感激涕零,没想到这李叶居然会赞同他的观点,要知道每每和人说起此事,大家都是避而不谈。

  “谢!陛下!臣还有话说。”

  “且讲!”

  “臣为好友刘禹锡,柳宗元喊冤。”

  一侧的李纯脸又是一黑。

  这简直就是打他的脸啊。

  因为这几个人就是他下令贬谪出去的。

  永贞革新(改革因在永贞年间进行,故得名。),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是在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

  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00多天。

  最后改革因为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而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因为改革过于刚猛,遭到了无数人的反弹,李纯上任之后,废除了改革,贬谪了八名参与改革的官员,全部到各州任司马一职。

  李叶脑对于柳宗元,刘禹锡的大名自然也不陌生,对韩遇道:“说说看。”

  韩愈声情并茂,对李叶讲了一遍永贞革新的内容。

  内容非常多,李叶就记住了简单的几条,比如罢宫市五坊使,打击贪官,打击宦官,抑制藩镇割据,放出宫女,教坊司乐女等人回家与家人团聚等。

  最后又说道:“臣认为这几人革新的内容都是为国为民的,应重新考虑一种不激进的方式,将其列入国策考虑。”

  韩愈这是将所有的难题全部提了出来啊。

  李叶思索了片刻,对韩愈道:“没问题,这些事情,我……朕都会一一处理。”

  一侧的黄公公只感觉越听,内心越害怕。

  这帮大臣,简直是想杀人啊。

  韩愈忽然跪拜下去,对李叶高呼道:“陛下,臣别无所求,只求今日所求诸事,能被陛下记在心上。”

  看到李叶随意的样子,他担心了。

  李叶对这些问题似乎都不知道严重性,只要有问题,就大包大揽,就像个骗子。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

  “放心吧!我也想和这些恶势力斗上一斗。先生可还有问题。”

  “臣没有了。”

  “那就下一位吧!”

  接着,裴垍,李绛、崔群,韦贯之、裴度,,李夷简,武元衡等人先后上奏。

  问题涉及到税收,水利兴修,百姓生计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李叶有些头大,这有些问题,是百年之计的,一两年根本搞不定啊。

  而这些问题之中,唯独没有对于技术人才的重视,也没有兴办教育等提议。

  李叶叹了一口气,说白了,有些动摇他们根本的事情,这些世家也不会提出来的。

  三十多份奏折,听完之后,李叶感觉整个大唐就像是一个烂透了的脓包,只要一挤,就全是毒水。

  各处的官员欺压百姓,尤其是小官吏,更加擅长此道。

  各个地方的节度使,大部分都不鸟大唐发布的号令。

  虽然每年都有岁贡,但这些岁贡,全部来自于穷苦的百姓。

  掠夺完之后,将大部分的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少部分的上交给了朝廷。

  还有诸多地方,水环,干旱问题时常发生,让百姓们更加的苦难。

  看完之后,李叶终于理解这个时代的百姓了,被官吏层层压榨,最终只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当所有人奏完之后,李叶再次站起,对众人道:“希望各位在今后能鼎力支持朕,朕也绝不辜负各位对大唐百姓的心意,一定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杜黄裳上前一步,不管李叶日后如何,反正此刻倒是让他很赞赏的。

  上前一步道:“臣会尽心尽力辅佐陛下!”

  另外几十个上过奏折的大臣,也齐齐开口:“臣愿尽心尽力辅佐陛下!”

  而原本观望的大臣们发现,李叶居然这么快就把这一部分最重要的官员搞定了。

  这就意味着,李叶开出一张张空头支票,却拉拢到了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官员。

  于是,这些原本打算看戏的官员,此时也上前一步表态。

  看到殿中的百官都齐齐表态,李叶舒了一口气,最重要的一关已经度过了。

  这一次和百官的一年之约,就是一个缓冲的过程。

  通过这一年的时间,让群臣接受自己。

  如果干不好,自己就会下台。

  而提出的这些问题,基本上也是不可能解决的。

  所以,这些官员固然有人会阴奉阳违,但表面也会给自己面子。

  毕竟,一个赌徒输红了眼,乱杀一气怎么办。

继续阅读:第143章 整治后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从孤城崛起的霸道皇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