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或许是个玩笑
州十六2025-09-28 10:342,158

  武威城,作为和大唐直接毗邻的城池,向来都是囤积着重兵。

  兵力隆盛之时,达到了十多万。

  但是自从前几年,抽走了十万大军。

  事情是因为801年,唐大将韦皋派兵2万进攻吐蕃,大破吐蕃于四川雅州。

  随后韦皋屡破吐蕃城池,转战千里,一路所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接连收服七八座城池,城镇无数。

  期间斩首万余人,捕虏六千多吐蕃,投降者三千余人。

  最终韦皋大军围困维州及昆明城,战争相持不下。

  802年,吐蕃遣其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使论莽热,率领将兵十万解维州之围。

  但是这一场大战,吐蕃彻底的失败了。

  这位吐蕃风光无双的大将直接被擒获。

  他手下的骑兵无数,而且作战也勇猛。

  但是潍州,昆明之地,多山地,骑兵根本施展不开。

  而且论莽热带领的骑兵多是西藏,青海一带的人,对于潍州和昆明的地形不熟悉,直接导致了这场失败。

  论莽热十万大军被韦皋埋伏,吐蕃军大败,士卒死亡七万余人。

  唐军生擒吐蕃军统帅也就是在吐蕃地位仅次于赞普的大相论莽热。

  这一战之后,吐蕃虽然号称还有五十万大军,但实际上,精兵已经不多。

  这一战也是吐蕃由盛转衰的关键一战。

  从此之后,韦皋二字,令吐蕃人闻风丧胆。

  可惜的是,这位大将在805年的时候去世了。

  论莽热虽然被擒,但是陇右道作为其最初的封地,手下的大将论昆碌还是很厉害的。

  论昆碌在论莽热失败之后,就从迁移至此的吐蕃百姓中大肆征兵,并且抓了无数的当地百姓,充当奴隶兵。

  修筑武威的城池,并将防御战线延伸到了城外。

  当张掖失守的时候,论昆碌在张掖城外的探子第一时间传回了消息。

  他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是后院起火了。

  一直以来,他防守的都是长安方向的大军,对于西域从来都没有留意过。

  但是偏偏就是这么巧,从未放在眼里的西域唐军,居然翻身了。

  不过,论昆碌毕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很快就稳了下来。

  他坐镇此地,和黄河以南的唐军对峙数年,谁也奈何不了谁,足以看出此人的军事造诣。

  论昆碌一边派出人继续打探消息,另外一边则是火速上报逻些王宫。

  ……

  李叶并不知道,接下来,他遇到的对手比较棘手。

  对于唐史他不是很熟悉,只知道李世民,武则天这些人。

  其他的人,基本不熟悉,特别是晚唐这个时期,如果非要找几个有点名望的人。

  李叶也就只能说出韩愈,刘禹锡,李贺这些诗人了。

  这天,何峰派去武威的探子返回。

  何峰找到了李叶和奴日汗,汇报武威的情况。

  武威因为肩负着抵抗长安唐军的重担,所以,这座城里的守军很多。

  初步估计,正规军两万多,还有很多的奴隶兵,也有两万多。

  在城南,有着很多的防御建筑,是为了专门应对长安方面的大军。

  另外,这里的守军将领是昔日赤德松赞手下第一权臣论莽热的属下,深通兵法之道,是个难以对付的对手。

  李叶并没有放在心上,他手下的一千战争机器,扫平这些吐蕃人,不要太简单。

  几人商议了一番,决定三天后,处理完城里的吐蕃人和那几个混账世家之后,就出兵。

  ……

  而同时,博尔斤派去郁督军山的百人队,终于来到了汗帐。

  在短暂的停留后,面见了可汗和一众大臣。

  这些大臣其实就是各个部落的首领,以及一些回纥的大族。

  百夫长战战兢兢的伏在地上,将北庭被大唐占领,最终放走了回纥众人,并签订了契约的事情说一遍。

  说完呈上了契约。

  可汗让一侧的大臣,将契约上的内容读了出来。

  契约上面写的很清楚,北庭本就是大唐的城池,如今归于大唐,是众望所归。

  念在回纥与大唐关系友好,所以和当时的将领博尔斤签订了这份友好契约。

  西域大唐愿意和回纥友好相处,并愿意提供大量的铁器,粮食,衣服,食盐等回纥之地稀缺的东西。

  契约很短,但是里面的每一个字都震撼着在场所有回纥大臣们的心脏。

  百夫长带回来的消息,里面的信息量很大。

  第一,北庭被当时的唐军攻占了,夜色之中,据说有数万人。

  第二,当时的万夫长和李叶签订契约,被认为降唐,发生了兵变。

  第三,西域大唐愿意提供铁器,粮食,食盐,衣服!

  据这名百夫长所言,唐军忽然就崛起了,短短几月时间,已经占领了西域的所有城池。

  北庭和周围的城池,收到有关唐军消息的时候,然后唐军就到了北庭。

  博尔斤没有亲自回来,说在北庭一侧监视大唐。

  但事实上,这一次的兵变,肯定不简单。

  这些消息,真假难辨。

  万夫长降唐一事,死无对证,根本查不出来。

  或许,博尔斤的背后就站着在座的某位大臣。

  如今,博尔斤掌握了这支军队,就意味着某位大臣的势力得到了扩充。

  这就是草原部落联盟的缺点,看似团结,但这些首领,却永远都在为自己的部落发展壮大谋取利益。

  契约上大唐西域提供给回纥的物资,都是回纥各部落最稀缺的东西。

  在所有回纥人的眼中,这些东西宝贵无比。

  但是契约中,这些宝贵的东西居然可以用羊毛换取。

  而且,即便是对于唐人,盐和铁都是极为重要的物资。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啊。

  回纥地处万里游牧地带,啥都不多,就是畜生多。

  羊现在不够多,但是可以重点发展啊。

  而且,还能提供在草原种植的高产粮食。

  草原上能种植的也就小麦,高粱了,但是产量地下,而且很容易被牛羊吃掉,所以回纥人根本没有种植的习惯。

  如果能够种植,粮食够吃的话,那么就能建造房子,安定下来。

  这样就能让部落的人过上不再靠天吃饭的生活。

  草原上的人始终很强大,但是一直没有文化传承,就是因为无法应对寒冷的冬天。

  每次大雪封山之时,都是草原人的一次灾难。

  人口始终上不去,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契约的内容真的属实,那么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只是,西域大唐的人会这么蠢么?

  这契约或许就是个玩笑吧。

  众大臣高兴完,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一点。

继续阅读:第68章 博尔斤的密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从孤城崛起的霸道皇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