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征战四方
州十六2025-09-28 10:275,736

  时间一晃到了六月。

  李叶的各项政令推行到了地方,在各个州府进行了初步的试行。

  试行的目的就是将其中一些不符合时代特点的政令进行修正。

  各地州府之中,有一些原本表现良好的官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之后,到了州府接手新政务。

  能这么快被放出来,主要还是思想变通快。

  至于业务能力,有原来的各地州府命名人才辅助,提升起来不是什么问题。

  大唐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李叶在西域的商品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入大唐的内地各处。

  而内地也开始有工厂不断的出现。

  当然最先建造的工厂也都是百姓最需要的产品。

  各种方便的物品慢慢的进入到了百姓的家中。

  快速的变革,伴随着无数的暴富机会。

  而人心永远难测。

  在无法真正监控之前,李叶决定还是用人员去监察。

  为此,李叶成立了一个秘密的监察机构,并将人员派到了各个州府的府衙之中,进行监督。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担任着一些重要或者不重要的职务。

  到了六月之后,大唐境内的那些负隅顽抗的势力,也被一一消灭。

  大多数都是被部下所擒获,献给了唐军。

  而一小部分则是自己受不了,选择了自尽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至此,大唐境内的节度使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一个历史。

  从此之后,军队只有一个最高首领,那就是李叶这个皇帝。

  军队不在忠于将领,而是忠于大唐,忠于李叶。

  北方,博尔斤这几个月也没有闲着,大军所到之处,一片血腥染红大地。

  几个月之间,连续将黠戛斯,都播,拔悉密等势力一一消灭。

  各个势力之内的权贵,全部消灭,只留下当地的牧民。

  整个回纥草原,西边的所有地盘,做到了真正的统一。

  只要将骨力干,奚,契丹等部落消灭,整个草原也就完成了统一。

  此时,博尔斤麾下的兵力已经到了七八万之多。

  势力之大,远超过了回纥草原的任何一个部落。

  就连可汗麾下的兵力也比不上博尔斤,战斗力也远远不如。

  博尔斤走到哪里,都被人尊称。

  一时之间,博尔斤春风得意,这天下尽在掌握的意气风发感。

  而草原之上,养羊已经成了唯一的风尚。

  谁家的羊多,就会受到尊敬。

  谁家的羊多,就会比别的牧民富裕。

  而西域,重工业慢慢的成熟了。

  尤其是机械厂,已经成功制造了发动机,组装了汽车。

  甚至分厂都建造了好几个。

  李庭州最近给李叶发来消息,称博尔斤现在恢复信息有些倨傲。

  李叶思索了一下,让许田从碎叶府那边抽调一部分当地的军队驻扎在庭州不远处,防止博尔斤的狼子野心。

  同时让庭州的李方青注意回纥草原。

  事实上,博尔斤如今的权势,当初他杀害自己上级万夫长的事情,确实已经算不了什么。

  就算捅出来,可汗也不敢计较了。

  毕竟,博尔斤麾下的兵力已经达到了草原第一。

  谁拳头大,谁就掌握了真理,至于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当然如果博尔斤敢不听话,那么李叶有办法让他后悔。

  另外,西北地区各个州府之中,都安装了电话和打印机等物品。

  以后的政令到达这些地方,不需要快马跑一个月,只要一个传真,就能将文件发出去。

  州县之中,百姓们有了一些钱之后,也开始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比如坐汽车到外地去看看。

  除了汽车,道路上出现了很多摩托车,三轮车还有小汽车的产品。

  这些都是汽车厂的产品。

  目的还是为了方便百姓的出行。

  这些东西卖的不是很贵,只算是收回成本。

  在感受到了这些交通工具带来的便利之后,一些有需要的百姓纷纷购买。

  站在街头,李叶感觉自己恍惚间回到前世的小时候农村,似乎也是这样的。

  一晃,到了年底。

  这一年,改变是非常大的,比如,西域,西北的地区,基本上一些大的镇子,都开始用上了电力照明。

  家里也都有了一些电风扇,电饭锅这样的东西,因为方便,因为舒服。

  而长安这边就不用说了,作为整个大唐的中心,百姓的生活改变也是非常大的。

  无论是治安,还是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推动的非常快。

  主要原因就是,这里就在李叶的眼皮子地下,只要做出来李叶就能看到。

  而这些都是他们的政绩啊。

  到了年底的时候,大部分的官员根据形式走,改变思想,开始融入这个变革的时代。

  对于那些三番五次都没有什么改变的官员,李叶也不强求,让他们进入各个学校,去担任一个教书先生。

  如果这个也做不好,那就回家去吧。

  这一年,李叶基本上把政务甩手给了武则天和刘娥两个人。

  反正这二人作为异世界来人,对于李叶的天一教思想是贯彻最彻底的,也不会有什么野心出现。

  对于大臣的谏言,李叶并不理会。

  他的原则就是该听的可以听,但是不该听的,绝对不听。

  大臣们也慢慢习惯了李叶的霸道。

  因为李叶的思维,他们跟不上,所以只能被动的跟随。

  另外,这一年以来,秦良玉将大唐的兵力彻底的整顿了一遍。

  如果按照全民皆兵的标准,大唐的兵力至少超过了五百万。

  但这么多的兵力显然是太浪费了。

  李叶抽调了五十万精良的兵力,然后剩下的兵力,则负责当地的治安,建设等工作。

  来年,就是李叶向世界出击的日子了。

  过年的时候,李叶特意将秦良玉以及麾下的一些能战善战的猛将全部召回长安,并赐给他们天一教的荣誉信物,匕首。

  一年未见,李叶发现秦良玉还是老样子,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感觉。

  和秦良玉单独待了几天,算是李叶补偿了一下秦良玉。

  相对于刘娥和武则天,秦良玉无疑是很辛苦的。

  不过以后就好了,秦良玉就可以坐镇长安,指挥各地的军马。

  过年的时候,李叶命人将小桃和奴日汗接了过来。

  并让沙浪汗和其妻子也来到了长安。

  沙浪汗的妻子就是李方青的妹妹李芳静。

  郭昕和徐氏不用说,今年有机会就一起团圆吧。

  徐氏给李叶生了个弟弟,现在沉浸在为人母的快乐中。

  这一年,李叶在长安的新城和旧城之中,都举行了巨大的庆典。

  事实上,很多的百姓都是非常感激李叶的。

  而恨李叶的人也不少,不过不在这些百姓之中。

  过完年之后,李叶又宣布了几件大事。

  第一,派李光颜率领大军对南诏等国家出兵,将吐蕃以南的各个国家全部征服。

  这些国家包括真腊,吴哥,骠国,女王国,帕拉,索姆瓦拉斯等,这一带大大小小的国家,共有二十多个,有个面积很小,还不如大唐的一个郡县大。

  第二,派李愬率领大军对东北方向的各个部落出兵,将当年属于大唐的领土全部夺回来。

  这边包括奚,契丹,新罗,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等地方。

  第三,将各个世家的人数统计出来,给这些世家安排新的去处。

  这天下终究太大,李叶决定的是,将所有能利用的人全部利用起来。

  这几道诏令一处,不出意外,又有人反对了,如此大肆用兵,消耗的可都是国力啊。

  李叶只发了一道诏令,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失去的东西,就要拿回来。

  大臣们见劝说无效,也只能忧心忡忡的接受这些政令。

  随后,大军开拨,向着各地出发。

  南方地区,李叶派了十万大军,向着南诏和真腊而去。

  这些唐军大部分是从南方地区招募,目的就是南方人更加适合比较炎热的天气。

  军中携带了一些李叶购买的命名人才,担任参军一职,负责输送物资,医疗物品等东西。

  将领是原来各地驻军的将领,如今都统称万夫长。

  十个万人队对付这些蛮夷之地,基本上可以横扫了。

  南诏国这个国家,也就是现在的云南一带,唐后面都是叫大理。

  以前夹在吐蕃和大唐之间,左右结盟。

  这一次面临大唐的大兵压境,第一时间想到了和吐蕃结盟。

  而此时吐蕃自身难保,根本帮不了南诏。

  在大战了几场之后,丢失了七八座城池,境内的领土被大唐侵占了个七七八八,后面无奈投降了。

  而不久之后,李叶就收到了南诏国投降的消息。

  南诏国投降的消息,是用泸州之内的传真机发消息回来的。

  目前,全国一些主要的城池之间,都已经拉上了电话线。

  而另外一边的真腊国,在大唐大兵压境之后,直接就投降了。

  不过,这一次大唐占领这些地方之后,和以前不一样。

  以前允许自治,而这一次,大唐强硬的将所有的统治权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李叶想的就是一劳永逸,占领之后,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思想。

  不管他们是什么民族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他们都是唐人。

  说大唐的官话,穿大唐的服饰,用大唐的礼仪和习俗。

  南诏被大唐占领之后,无论是吐蕃还是一侧的骠国都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李光颜占领南诏之后,第一时间并没有扩张,而是派南诏人给周围的各个国家发去了通知,尽快投降,负责大唐的军队不日即将攻打。

  而此时,在这南诏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李叶正在派人用高科技的机器挖隧道。

  这一次,李叶将上次那种挖隧道的机器再次购置了一台。

  挖隧道的目的就是能够方便的进入到骠国境内,然后将喜马拉雅山山脉以南的这一片土地连贯起来。

  这边盛产橡胶,李叶很早之前就已经惦记着这些地方了。

  否则汽车的轮胎材料,都是李叶从商城之内购买的,太贵了。

  除了橡胶,还有一些香料,也都是当地的特产,都是可以赚大钱的东西。

  北边的战争来的更加的容易,短短几个月就将奚,契丹,渤海,新罗等地方占领。

  当唐军占领奚等部落之后,这就等于公然对回纥宣战了。

  保义可汗一边派兵观察大唐军队的动向,一边写信给长安,抗议长安破坏了大唐和回纥两者之间的友好关系。

  李叶简短的回复了一封信,让保义可汗对大唐投降。

  同时,李叶让庭州方面给博尔斤送去消息,让其对大唐投降,将已经打下来的领土,全部上献给李叶。

  保义可汗看到李叶的回复,心都凉了。

  于是一狠心,也派遣麾下的几员大将,调兵遣将,做好了对抗李叶的准备。

  这其中,就有博尔斤。

  博尔斤收到两边的消息之后,也是郁闷无比。

  没想到大唐现在这么强,同时对多处作战,还都能取得胜利。

  而他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从一个千夫长升迁到统领几十万人口的大将军,野心膨胀了无数倍。

  现在正是他感觉最好的时候,结果李叶要他投降。

  简直是太扫兴了。

  博尔斤决定博一下。

  博尔斤假意同意了保义可汗的命令,率领大军回到了牙帐。

  然后,博尔斤发动兵变,将保义可汗直接擒获,自己取代了保义可汗。

  而博尔斤并不满足可汗这一个称呼,直接称帝。

  李叶收到消息的时候,冷笑了。

  博尔斤还真的是在找死啊。

  于是,李叶决定亲自出征,将这个叛徒收服。

  李叶带着樊梨花,坐车到了丰州,然后带着当地的五万大军直接杀进了草原。

  博尔斤听到李叶亲自出征,顿时想到了李叶那神乎其神的手段。

  而此时,这个消息也同样在博尔斤的麾下大军流传起来。

  听到天一教的教主要清剿教内的叛徒,一些狂热的教众,直接就密谋起来。

  结果就是,当李叶杀气腾腾的杀进草原之后,迎来的无数的教众,将叛徒博尔斤的首级献上,并请李叶赐下神迹。

  这种结果是李叶万万没有想到的。

  李叶找了几柄匕首,刻上了自己的名字,赏赐了下去。

  博尔斤成了最悲剧的一个皇帝,称帝一个月不到,就死了,连个登基仪式都还没有举行。

  李叶将原来的保义可汗救了下来,但是并没有让其恢复什么职位。

  而是对着回纥草原将其划分为六个州府,让后增加城池,派遣官员,进行管理。

  现在官员多的是,至于能力的问题,先干着吧,反正大的方向,由李叶的人手把关,这些人也不能一手遮天,干不了多少出格的事情。

  模式还是和葛逻禄一样,先将当地的百姓生活习惯扭转。

  事实上,在阿尔泰山脉一带,博尔斤在李叶的授权下,已经这么干了。

  当大家形成聚居地之后,慢慢的农耕文明就形成了。

  这些地方的建设也很方便,如今的西域方面,有大量熟练的技工,可以给这边的人传授技术。

  北方的问题,现在算是彻底的搞定了。

  此时,大唐的面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了阿拔斯王朝,也就是大唐人口中的大食。

  什么白衣大食,绿衣大食,黑衣大食加起来,也不如大唐的面积大了。

  而此时,好消息再度传来。

  沿海地区,几个船厂在日夜赶工的情况下,几个月的时间,终于造出了大型的货轮。

  事实上,也不算是货轮,而是有着大量军事装置的武装船只。

  有了船,李叶将目光放在了地图上的澳洲岛屿和美洲上面。

  这几个地方,李叶决定了利用起来。

  而各地的世家和那些僧侣,还有一些犯人,都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李叶打算将全国那些大大小小的世家,全部收割一遍,然后送到这些岛上去。

  这一天,李叶发了一道圣旨。

  各个世家,有两个选择。

  第一,到海外开辟新的版图,每个世家占据的所有土地,都是他们自己的。

  第二,还是和如今一样,被关押起来。

  圣旨之后,附了一份地图,将地图上几个点标注了出来。

  并特意注明,这些地方,都是一些遍地黄金的所在,

  不过,需要征服当地的土著。

  征服这些土著,肯定需要武器,需要粮食等。

  而现在李叶就给大家一个这样的机会。

  之前那些捐献土地给大唐的世家们,现在可以拿着当初的那些凭证来换取各种物资,包括武器,包括食物等。

  为此,李叶将当初的那些凭证算了又算,才定下了一个兑换的比例。

  除了用掉这些凭证,李叶盯着的还有他们的财富。

  李叶提供的东西有船,有人,有武器,有各种生活必需品。

  接到圣旨,这些被监管了一年多的世家,都不淡定了。

  好狠!

  以前流配几千里,都已经很远了。

  而如今李叶在地图上标注的几个地方,简直不要太远。

  标注的三个地方,都在茫茫的大海之中。

  他们都忍不住怀疑起来,这个地球上真的有这么多的海水吗?

  不过,既然有自由,那就去吧,总比一直关押起来的好。

  李叶一听,眉开眼笑。

  好家伙,这些人的选择太对胃口了。

  这些可都是大唐最有钱的主啊。

  只要这些人肯掏腰包,自己还不是肥的流油。

  于是,崔家,郑家,王家,卢家,李家,杜家,孔家等等大家族只好乖乖的低头向着李叶购买船只,购买武器,购买一些生活物资等等。

  这些大的世家,文臣武将都有,而家族的人口也非常多,连同一些旁系族人,一个大家族就好几万人。

  短短的一段时间之内,李叶的财富蹭蹭蹭的上涨着。

  不过可惜的是,黄金白银等并不多,但也为李叶提供了五十万千克的黄金。

  而铜钱简直多到吓人,多达几千万贯。

  这些收入,也算是将李叶耗费巨资造船厂的窟窿给补上了。

  李叶卖出去的东西也不少,光是船就卖出去了二十多艘。

  这直接把这一年的产量都给卖完了。

  李叶一边加派人手,能够早些交付船只。

  而世家准备也是需要时间的。

  比如农作物的种子,再比如各种生活物资,各种技术资料等等。

  李叶打算的就是,年底之前,将这些世家送出去。

  不过这些船只有几十米长,并不算大,也容纳不了多少人口,一艘船挤得满满的,也不过几百人而已。

  将这些人运出去,还是个大问题。

  再说了,大唐不能没有自己的水军。

  这件事也不能拖了。

  于是李叶用刚收入的这些黄金中的一部分,购买了一些战舰,作为大唐的水军军舰。

  这些军舰都是堪比航母的军舰,长度都是接近三百米的,在海上简直如同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李叶将训练水兵的事情,交给了秦良玉,并给每艘船配备了船长,并给其中一船配备了主要的工作人员。

  最主要的是这些人段时间之内培训不出来,只能购买经验老到的人才。

  然后给每个职位配备了大量的学徒人员。

  这些学徒,学习水手,掌舵,大副,厨师,服务员,技工,木工等等岗位,为以后的出海航行做准备。

  处理完这件事,李叶也送了一口气,这些世家算是安置完毕了。

继续阅读:第191章 数字货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从孤城崛起的霸道皇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