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对付西域大唐之计
州十六2025-09-28 10:342,136

  赤德松赞眉头深深的皱起,在王宫召集了吐蕃的大臣,共同商议如何应对西域唐军的崛起。

  按照西域唐军的战力,那么下一步,必然是攻打张掖和武威。

  到底是战还是和?

  大臣们的意见分成了两派,求战的少,求和的多。

  有人认为联合葛逻禄,前后夹击西域,一举击溃西域的唐军。

  也有人认为,西域唐军如日中天,此时不宜正面对敌。

  应该让出一些利益,求和,以免造成无谓的损伤。

  两种意见似乎都很有理,但是让赤德松赞更加的难以下决定了。

  疏勒四五万守军,守城尚且守不住,去攻城,只怕更加的困难了吧。

  关键是,李叶的种种神迹,让赤德松赞内心深处,就有一种不想与之为敌的念头。

  而此时,有大臣提出了另外一个主意。

  西域唐军如此势大,只需要编造西域唐军有造反之心,那么势必会让长安那边忌惮。

  如果能让这二者打起来,那么吐蕃就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赤德松赞听到这个主意,眼前一亮,大喜过望,看向出主意的大臣,正是大臣论思邪热。

  “爱卿,具体说说,如何做。”

  论思邪热扫视周围一眼,缓缓开口。

  “王上,首先这李叶在西域将唐军残部收拢,而且借助了皇家的名义,但是他没有得到长安的封令,率领大军名不正言不顺。”

  “其次,此人在西域各城大肆的收揽民心,并到处宣传自己的个人名声,这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赤德松赞一听,对呀,自己咋就没有想这么多。

  这论思邪热看起来长得挺周正,但是一肚子坏水啊。

  不过,我喜欢。

  对于大唐,吐蕃一直觊觎其繁华和强大。

  从松赞干布向着大唐学习之后,吐蕃国现在前所未有的强大。

  但即便如此,吐蕃也始终不敢进攻大唐的腹地。

  那边,每一个藩镇都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存在。

  若不是大唐内部乱起来,吐蕃根本没有机会拿下陇右道等地。

  而到了赤德松赞继位,选择了和大唐修好关系。

  经常和大唐互通信使,商队,和大唐保持了积极的联系。

  而西域方向,作为被长安放弃的弃地,吐蕃占领了,也没有当做此举有挑衅大唐的意思。

  但是事情发展到了今天这一步,那就必须面对了。

  国家之间,只有利益,没有永远的仇恨。

  大唐对于西域的情况并不了解,目前,自己一方了解的信息多,那么如何从中取利,说白了就是靠编了。

  这一次出使的人,就必须需要有点能力才能胜任了。

  “既然如此,谁愿意出使大唐?”

  众大臣目光一致看向了论思邪热。

  “爱卿,你意下如何?”

  “王上,臣愿往!”

  关于西域唐军,第一解决方案已经确定。

  这件事情,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赤德松赞想了想,又派出三万大军,前往支援武威,同时在信中言,尽量拖延时间,并留下了拖延的计策。

  这样,就算李叶大军前往武威,能打的话就打,不能打的话还能拖延时间,最后全身而退。

  让长安和李叶开战。

  这是应对西域唐军的第二解决方案。

  第三,同时派出信使,前往西域北方的葛逻禄,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和对方前后夹击李叶,将李叶一举击溃。

  李叶并不知道,他已经让赤德松赞很难受了。

  此时的他,面对着商城的余额,惆怅无比。

  再过一段时间,棉花就要出来了。

  但是他还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纺纱、织布的设备。

  没有这些设备,那么就没有办法将棉花做成棉线,然后做成棉布,形成衣衫。

  钱从哪里来?

  李叶想到了张掖和武威这两座城上面。

  特别是武威,里面吐蕃人常年盘踞,肯定有不少的金银财物。

  若是这两个地方能够获取大量的金银。

  那么就能尽快的在姑墨形成一条完整的纺织产业链,让这个冬天的西域人都有事干。

  想到这里,李叶离开了楼兰,向着敦煌而去。

  和前两次不一样,这一次,李叶赶路比较悠闲。

  一天之后,李叶到了敦煌。

  沿途,能看到一些地里,长着土豆和红薯苗,长势还不错。

  还时常能看到一些看守庄稼的百姓。

  敦煌,是张谦逸和另外两大世家在共同管理。

  到了这里之后,李叶找到张谦逸,询问敦煌的情况。

  张谦逸心情很不错,他家里虽然丧失了全部的黄金,但是保住了祖产。

  而且如今的势力超越了之前的另外两大世家。

  而旁敲侧击的对李叶了解了一些之后,虽然对其贪财的形象难以抹灭。

  但是对李叶其他的方面还是挺佩服的。

  至少,李叶是挺关心民众的。

  此时,见李叶询问,他将目前敦煌的情况说了一遍。

  这段时间,他们三大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先是种植了粮食,随后招募了接近三千的兵丁。

  并派人将敦煌城外所有地方巡查了一遍,将大唐统治的好消息告示了出去。

  并让各处的里正到城中学习种植,未来会有种子发放。

  李叶对于张谦逸的工作还是挺满意的。

  让张谦逸和三大家族派一批族中子弟到姑墨城,寻找赵乾。

  学习一下建筑,蔬菜种植和家畜养殖等各方面的知识。

  在未来,像一些基础的东西,像是水泥厂,发电厂之类的东西,那肯定是每个城池都必须有的东西。

  张谦逸和另外两家,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临走的时候,李叶留下了三千张弓弩和上万支利箭。

  让张谦逸好好训练士兵,好好的看守铁矿的吐蕃俘虏。

  并告诉张谦逸,未来,有很多打仗的机会。

  只要打了胜仗,升官发财,都不是问题。

  张谦逸大喜,有了这些武器,可以继续招收兵丁了。

  按照李叶留下的种子,未来,饥饿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因此,张谦逸亲口承诺,一人入伍全家不饿。

  在这样的口号下,很多穷苦人家吃不起饭的家庭,都让孩子送来参军了。

  大力宣传下,入伍的人非常多。

  而训练起来,这些新招的士兵也非常的卖力。

  以前,没有武器,张谦逸只招了三千人。

  如今有这么多的新武器,而且以后还要打仗,那就扩充军队吧。

  这些人平时训练,忙时种植粮食,保家卫国两不误。

继续阅读:第64章 来自酒泉的惊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从孤城崛起的霸道皇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