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省级荣誉
二十八片天2021-07-04 09:223,649

  第二天一大早,李宁就和王大明踏上了去省城东林市的第一趟班车。

  此时,省城的建设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一段时间。各处高楼大厦林立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城市以后的主体结构街道,标志性建筑奠定了往后东林市二三十年的基调。再后来,老城改造会改变城市一些原先的肌体构造使之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以自适应城市化的进程中全省涌来的外来人口,那时候,东林市的面积比现在的面积大了不少,国家调整撤销了一些东林市临边城市的市级行政单位,化为县级市,很多归为东林市的管辖范围,重新规划资源分配,以支持经济利益等的最大化。临近城市大多经济效益不怎么好,的确是需要重新调整资源规划。

  上午,他们按时到了事先规定的比赛场地,会场很大,李宁第一次到这样的地方与那些人中龙凤一起参加活动,有些许不适,但很快抛了紧张感。

  他安抚好自己激动稍有些燥乱的情绪,坐了下来,不久比赛试题便发放下来,一排排整齐的桌子前一个个认真答卷的少男少女们,年轻真好!李宁答题的时候想,思绪一划而过,又埋首于眼前事。

  考试还是有点水平的,但也不难,毕竟这是低年级,考试有很多发散性的思维题目,主要是想看看参赛者的心理活动,所思所想是否符合预期的青春年华朝气蓬勃。举办方主要是想看看少年少女们未来的祖国花朵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与知识水平。

  测试完以后当场给出测试成绩名次,大众知道的也局限于前三名。

  上午十点钟左右测试结束,李宁等着考试结果。他焦急万分,主要是当天还有着电脑展览会在东林举办。

  哎!万恶的暑假,娱乐活动都凑到一起了,摆明着非要让我去会场现场。

  大约半个小时后,主持人终于要宣布比赛测试结果了!

  “大家好”,女主持人用话筒说,“现在得奖名单已经在我手上了,大家可以看到哈!我宣布第三名是于东东!”

  一片热烈的掌声把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送上了领奖台,主持人手中递给他奖杯与一个模型玩具。

  接着,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不断,孩子在热情中跑下台去,显示在红地毯的远处人群中,回到母亲的怀抱。

  “接下来,是第二名!吴青青!”

  一个有些肉感的小姑娘走上台去,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似乎有些失望,与那个第一名的成绩就差了那么一点,让她有些不爽快。

  她想看看那个人究竟是谁,有什么资格做她的对手。

  又是一片片掌声迎接又送走。

  与会人群中有人相信,这些孩子以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一员。俗话说,三岁看老。

  但也有些人表示不同意,这是典型揠苗助长的思想。他们还是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规律与生活,不能强行压迫,寄予厚望,前期还是要以天性散漫为主,强行寄予厚望会无形压迫孩子的成长,给他们造成压力,让他们小心翼翼,不敢花费心思发展爱好,而只会演变成听父母的话,做让父母开心的事。

  关于教育的意见他们从来没有统一过,可能因人而异吧,有人想,却并不参与两派的争论,把话语权交给其他两方人,做个骑墙派。

  “我宣布,这次比赛的一等奖是来自东海市上平镇温泉村的李宁!”

  东海市?人群中有人惊奇,第一名竟然没有在教育资源倾斜的东林市产生!

  上平镇?就是那个闻名遐迩的小山村吗?景色倒是不错,四处环山,又有河流经过!风景尚可,就是小地方太穷了!

  李宁可没这么想,身在其中天天这么想早就疯了。他也不会同意他们的观点,一个人要首先有能够在任何环境生存下去的能力,其次才是奋斗与努力。只不过有些人想不通。

  他欣喜万分,跑上台去屁颠屁颠地领奖。终于能有一台自己的电脑了,他想。至于什么奖项,他倒想不领,我就是不领。就是玩!

  不过人在会场,身不由己不可傲慢,更何况大明老师还坐在自己旁边呢。他倒是没有那么潇洒勇敢任性做自己,还是要考虑影响的,况且去台上风光一次也没什么不好。

  主持人待他一靠近便递给他奖杯,凑过身来套近乎,

  “告诉我,你今天是应该不是一个人来的吧?”主持人满脸笑容问他,他百分百可以肯定他的父母朋友就坐在台下。

  “是,我的班主任大明老师陪我一起来的。”李宁回答。

  “哦…”她稍微有点惊讶。竟然不是父母,而且一般学生会称老师的姓,他直呼老师姓名倒有点直率,却不失童真可爱与温暖,大明老师这个称呼倒显得是头憨憨的动画片中走出的人物。“那你父母其他人有来到现场吗?”

  “没有,只有大明老师陪我来。”

  “那让我们请他到舞台上来好不好啊!”

  一阵热烈的掌声差点没把大明老师送走。

  他实在不好意思,但这是他坚持李宁要参与的奖项与活动,自己要做好表率作用。

  台上的他并不怯场,只是不习惯。

  主持人问他,“那您平时都是怎么教育孩子们的?”

  “这孩子他自己打小就聪明,不是我教出来的,他才在我班上上了一个年头,我教不了他。”王大明实话实说,把主持人弄得无话可说,有些尴尬。她尴尬的表情暗示他应该说些自己的辛勤努力,并且谦虚表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关键在于孩子自己,最后吧荣誉给孩子。

  可是这个乡下来的老师不按套路出牌!哈哈,惹得主持人在心里替他捉急,也为自己着急。

  大哥,你应该说些人话啊!她心里想。什么叫我教不了他,听着夺笋啊!

  主持人试着要烘托一副山村教师的清朴形象,奈何大哥走自己的路。

  王大明大概是教数学教多了,外加喜欢看科幻故事,典型的直线思维,说话做事几乎不带拐弯,有什么说什么。他只想把事情说明白了,任何碍于把事情说不明白的修辞在他看来都是形式。

  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的孩子,最需要的其实不是先进的教学设备,他们大多父母打工在外,唯独缺少关爱,很多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尽管老人家尽全力心疼孩子,即使金钱经济因素不用考虑,终究能给的毕竟会因为年纪大了而照顾不周。

  而且那份教育带来的目的太过明显,小时候,便在父母的影响下了解到不读书会做些工厂拧螺丝的活,会和父母一样,只能做着苦活累活,这份教育的目的在贫困小山村一开始便与痛苦结伴而行,不可分割。

  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很早放弃了自己身上的重担,但多年以后他们会在心里留下一个槛,这个槛越来越高,里面堆砌着对他们自己孩子的愧疚,于是一切又重新上演。至于另一部分人整天乐呵乐呵倒没啥事,他们放过了自己,倒不怎么在乎外界的眼光。

  好好学习的孩子往往日后人生相对于父辈母辈有不少改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但有些没有从中得到乐趣的人倒也无关紧要,他们带着这份不痛不痒生活下去,甚至传给下一代。

  大明老师深知这些,但他很多家庭的事他不想管那么多,也无能为力,可能自己也是有私心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对于天才儿童比如李宁这种他最喜欢,但是也从侧面证实了一点,他是个无能的人。自己对于一些该照料的孩子没有尽到责任,对于李宁这样的孩子,他再热心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李宁的成绩终究与他无关。

  他深知这点,主持人接下来问了一系列对于他的问题,问他平时如何照顾孩子们的,问他怎样培养李宁这样的孩子的…

  他大多搪塞敷衍过去,心里却满是煎熬,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本以为这应该是李宁该来的地方,其实最应该是他王大明该来的地方,那一刻内心决定了他往后多年的道路。

  “不知道。”

  “我平时主要负责孩子们的数学,没事上门拜访家乡,了解了解家庭状况,送些温暖…”

  …

  终于在主持人的一系列问话中,他败下阵来,回到下面的座位上。

  他知道哪些话自己添油加醋了,哪些话自己是如实回答的。

  接下来,主持人为按参赛规则来,展示了李宁的答卷在大屏幕上,一些主观题基本大同小异,作文是他获得第一名的重点,上面的字还是生涩了点,但瑕不掩瑜。

  主持人说,“大家可以看到,李宁同学小小年纪,便描绘了城乡之间的差别,他让我们看到一个童趣目光下的城市与乡村该有的样子,它们的本来面貌…”主持人做这解说,顺道把文章朗诵了一遍。

  观众无不陶醉于其中。

  第二名吴青青倒逐渐对他有好感起来,这作文思辨与文风是她不能及的,她输的心服口服。

  最令她惊叹的是,这一切好像是他亲身经历的一番一样。

  现场观众也是这么想。

  ***

  中午时分,比赛终于接近尾声了。人群逐渐离去,从两个出口不断地零零散散流出。

  “那个,你叫李宁是吧,我是那个第二名吴青青,你能帮我签个名吗?”她递给他一本书《红楼梦》,书上面有两张纸条。

  “这个给你。”她递给他其中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地址,“东林市长街14号凤凰街道芙蓉小区6栋6层。”

  “这是我家的地址,你可以给我写信,做我的笔友吗?”她指着另一个纸条暗示他。

  “给我下你的地址,这样我们就是朋友了。”

  他从不在陌生人面前留地址,于是随便写了个地址,反正自己也没想写信给她。这个陌生又主动女孩让他觉得奇怪。

  “那本书是我妈妈最喜欢看的书,我自己的书没带来,不然我就给你我的西游记来求签名了!她也陪我来了,”她指了指旁边的年轻阿姨,一头黑色头发,稍有蓬松,透露出知性优雅。

  “阿姨好!”李宁倒是不含糊。

  “小家伙很有潜力哦!”漂亮阿姨夸赞他。

  “谢谢阿姨夸奖。”

  “以后你们就是朋友了,要互相帮助哦!”阿姨不忘忽悠他。

  李宁终究拗不过吴青青与她妈的默许,在那本红楼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觉得万般羞耻。

  曹雪芹,对不住了。他想。一万个草泥马从心中路过。曹老板写这本书的时候预见了今日这番场景吗?

  ***

  终于上午的时间过去了,两个人从赛场出来,捧着拎着大包小包,望着眼前的车水马龙,着实轻松了不少,他们都各自松了一口气。

继续阅读:第八章 电脑展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学霸系统阻拦我搬砖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