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正厅和沉醉聊天的东方宁却依然淡定的聊天,似乎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一样。
“方宁,你不怕?”
“我为什么怕,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她还难得的说起了趣话。
“你说皇上要宣的是好事或是坏事呢?”东方宁接着又问。
“我觉得是好事,定是你所要的奉旨无礼的事到了……哈哈哈,方宁,你的行为真令人啼笑皆非~”
“好啊,你竟然偷听我们说话!以后不许偷听”想起自己为了不行礼而向皇帝讨要的不守礼特权,东方宁也觉得太荒唐了,只是这个人竟敢在她家偷听她们说话,以后慢慢找他算帐。
“就算是坏事,我也不怕!”
“你倒不怕,一会你娘亲出来定要训你不知礼,走吧,出去迎迎”
“嗯,是福不是祸,走吧!”
“雪儿,梅儿好些了吗,你也不多休息下,身子还虚着呢”
昨晚她们打架用的是内力,对手太厉害,两个丫头的力气都基本透支了,只是雪儿不放心她,吃饭过后怎么也要过来伺候着,并不知道东方宁被点穴道的事。
“主子的药最神了,平时我们受这样的伤都要躺个三五天,这才几个时辰,好了大半了,干娘还给我煲粥了,梅儿也有,你就放心吧”
雪儿话也多了起来,主子交了个朋友,她也高兴,因为这个男人不讨厌,还武功高,可以多一个人保护方家,这是好事。
“主子,接圣旨要沐浴更衣,焚香拜案……”
“这么麻烦?不接了,你去接。”
“……”
方家大院里此时已经跪了一地的人,不仅是她家亲人,还有那些下人,宋家一众下人也在场,就连那些大夫也出来跪了一地。
“宁儿,快过来跪下。”
王氏一直注意着门内的动静,一看到东方宁出来,赶紧出声提醒,这女儿,可别连接个圣旨也不愿下跪……方家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不用不用!方宁不用跪,其它人都跪下吧,人都来齐了吗,齐了就宣旨吧”
前来传旨的是三个公公,其中一个正是卫公公,东方宁去正阳宫时见过他,也认识,而卫公公正是燕无战叫他亲自来传旨的,生怕东方宁在接旨时又闹笑话或发怒。
深知东方宁脾气的卫公公一路上也给两个传旨公公打过招呼了,方家虽然只是贫民,但是对皇帝有恩,不可得罪……
“宁儿,快跪下!”
“不、不、不不不!这位夫人,方宁不可跪啊,这圣旨听完了你们再说话吧,宣旨,快宣旨!”
卫公公赶紧拦住王氏,这主要真跪了,事后那人找他麻烦怎么办。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御月王之孙女方宁,年方十四,秉性纯良,德才兼备,医术赛仙,教化地痞,救人于危难之时,堪当后辈之楷模。着册封为公主,赐名“安宁”钦此!”
“啊,公主!”
“公主!?”
“公,公,公主,我没听错吧?”
满院子的人切切私语起来,怎么回事,她不就是一个山野来的小丫头吗,还有什么御月王……那是谁???
王氏也蒙了,她到山国十年了,十年来一直住在山上,宁儿怎么成了皇家孙女了?
“肃静!”
“皇上口谕:安宁公主生于民间,天真可爱,联甚是喜欢,念其生在民间无拘无束,朕.,特许其免去一切俗礼,见联亦可不行跪礼,钦此!”
“安宁公主,接旨吧!”
“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宁公主请接旨!”
一个大监见到东方宁并没有上前接旨,只好恭敬的把圣旨捧到她面前来。
“哦,好,好好好!”
东方宁终于回过神来:“御月王是谁?”
“……”
“御月王乃皇上的亲叔叔,已隐世多年,想当年他威震八方,征战沙场之雄风可令敌军闻风丧胆。
是我大山国开国以来的第一战将,第一功臣,其传闻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未曾想,安宁公主乃是御月王的后人,果然是延续了他的雄风,也成了一代奇女子,恭喜恭喜啊!”
“同喜,同喜!”
“几位公公辛苦了,屋里请,喝杯茶再走吧。”
“咱家还要赶回宫中述职,就不坐了,改日再来叨扰,安宁公主,奴才先行告退了”
“公公慢走,雪儿,赏!”
雪儿立即从袖子里拿出一叠锒票,抽出三张,每个太监给了一张,只把三人乐翻了天。
本以为这趟是个苦差,方家是乡下来的,定然讨不到赏,谁知这个百姓公主这么大方,每人一千两!
三人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巴结方家,宫里有什么变动也要来打小报告……
送走三个太监后,方家大院正式沸腾了,全场充满欢呼。
“恭喜公主!”
“参见公主!”
住在方家的那些“客人”纷纷上前见礼,还行的跪礼……
“都起来啊,跪什么跪!在我这里没有跪礼,雪儿,谁再跪就扔出去!”
“……”
“谢公主!”
众人赶紧起身,之前她的话本已令人不得不照着做,现在她所说的话更加不能不遵从,贵为公主却毫无傲气,对人还和之前一样,皇上说的对,此女贤良,当然,这得忽视掉她的恶人之名。
“太好了,太好了,这下不怕那个什么郡主找上门来了,她是郡主,姐姐是公主,公主比郡主大吧!”
方家现在最担心的还是云柔郡会找上门来报复的事,方逸这时兴奋的直叫,和两个小跟班乐的四周乱跑,这里的阴霾气氛被三个孩子闹的云开雾散。
“别闹别闹,快看,宫里又来人了”众人在院里高兴不到一会,东方宁连圣旨都没有细看,只见六外又来了一长串的人。
最前面带队的是一个身着红色官服的中年男子,若不是他一脸笑意,方家众人都以为这些人是要来找事的,因为来人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细细一看,在他后面是20来个手中端着托盘的宫女,她们身后是8个抬着大木箱的太监,抬箱子的太监后面是4个老嬷嬷领头,老嬷嬷身后是二三十个宫女……
最后面还跟着两排威风八面的内卫,大约上百人之多,他们身穿黑铁铠甲,一脸严肃的跟在队伍最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