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下套
古承阳2022-06-18 12:001,687

  “哦?恐怕没这么简单吧。”许肃喝了口茶,听语气显然并不相信,“方代总统与南方革命党面和心不和,将来迟早有一战,这才是方代总统眼下的头等要事……如果方代总统给你爹一个北疆三省巡阅使的名头,你爹愿意踏踏实实地卫国戍边吗?”

  许肃口中所说的“踏踏实实卫国戍边”究竟是什么意思,不仅胡承槊明白,就连在座的商人都明白。

  七十二师在天下第一关屯有重兵,距离京城不过三百多公里,进可以两天抵达京城城下,退可以据关死守,这是顶在方代总统脑门上的一把枪。

  将来南北局势一旦出现变化,七十二师很有可能凭借地理优势成为决定全国命运走向的关键。

  所以方代总统此次邀请胡莽入京面谈,一定会不惜代价,来换取胡莽的“作壁上观”。

  比如,给胡莽统帅整个北疆所有军事力量的合法名义,让滨城陆军师的许肃成为胡莽名义上的下属。

  一旦此事成真,胡莽就可以随时从“鸡蛋 ”里挑个“骨头”出来,然后名正言顺地出兵吞并许肃的滨城陆军师。

  这就是许肃最害怕的事。

  “我们七十二师现在不就是在卫国戍边,震慑日俄么?”

  胡承槊理清楚其中的门道后,喝了口水润润唇,而后继续解释道。

  “如今的时局颇为动荡,内有南北面和心不和,外有日俄虎视眈眈,咱们北疆最要紧的事当然是保全好自己。俗话说得好,‘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保卫北疆的太平,不是仅靠我们七十二师就能做到的。这也正是我爹愿意接受许师长的结盟邀请,携手保家卫国的原因。”

  “胡师长能这样想,是我北疆百姓之福啊!”

  许肃磨搓着自己的光头,立即兴奋地感慨道。

  “对于咱们北疆而言,京城的想法也好,南方的主张也罢,都不重要。咱们这帮丘八成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图的不过就是给乡亲父老和自家的崽子打出个消停日子嘛。谁若是身在福中却不知福,主动去掺和关内的烂摊子,那可就是跟整个北疆作对了!”

  “那是自然。”胡承槊应和道,“所以我爹他打算以应对日本人在北疆的暗地扩张为借口,先应付过去这一阵,等时局起了变化再……”

  “贤侄,依我看,咱们北疆的命运,还是应该由咱们北疆人自己说了算!”

  不待胡承槊在话里给自己和七十二师留下余地,许肃突然又抢过话茬。

  “既然咱们两师目前已经缔结了同盟,不如索性公开发表声明,永久中立,同进同退,你看如何?”

  许师长这番话,直接将胡承槊说蒙了,正在他盘算该如何打马虎眼时,站在一旁的曹醇又突然插嘴道。

  “舅舅说的对,没喝过三江水,也没吃过高粱米的外人怎么会真心为了北疆好?他们的话不光不能听,最好连搭理都不要搭理!”

  名流们闻言面面相觑,沉默了半晌之后一齐战战兢兢地点了点头。

  胡承槊刚刚说的那番话本来只是顺着许肃的话,应付他的,可许肃要是用他的名义公开向记者声称,北疆内部已经达成一致意见,要保持中立,那事情的性质可就大不一样了。

  方代总统肯定是希望七十二师“保持中立”的,这不会错,但他希望的绝不会是七十二师在与自己达成“谈判”之前就宣布的“保持中立”,更不可能接受七十二师和滨城陆军师一起宣布“保持中立”。

  滨城陆军师与海城七十二师私底下的虚实,外人是很难看清的,方代总统只能看到同盟的表象,并且没有理由认为这个中立声明会是实力较弱的许肃主导提出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七十二师选择做独立第三方,还能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只能是因为七十二师也有入主中原,一统九州的雄心壮志……

  一旦方代总统产生了这样的误会,那么在他心中,排在第一位的威胁就必然不会是远在南京的那帮革命党了,而是卧榻之侧的七十二师……

  想到这里,胡承槊不禁觉得一股寒意从后脊梁直冲大脑,刚刚的醉意也因此被吓醒了大半。

  一旦对海城七十二师萌生了戒备之心,那么为了削弱七十二师的实力,方代总统必然会选择“挖墙脚”,既,拉拢滨城陆军师的许肃。

  让许肃在七十二师准备背刺方代总统时,先背刺七十二师。

  这大概才是许肃提出结盟的真正的目的。

  其实所谓的阴谋妙计,往往就是这样,只要点透了窗户纸,身处于局中的人很容易就能读懂彼此的算计。

  所以,决定谁的规划最终会是妙计,谁的想法会是败招的,并不是计划本身的复杂性,而是执行的效果,甚至,执行的速度。

  想到这里,胡承槊双手握拳,暗暗告诫自己必须冷静。

  一定要想想办法,绝不能刚到滨城,就被许师长占尽先机!

继续阅读:第42章 登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北疆探案录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