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娘低着头,“王爷要不请王家的小姐过来府上做做客。”
“没准,沈大少爷一急,这沈大人就跟着一起来了。”
二亲王想了想,这确实是一个法子。
“本王就在信你一次,若是已经不成,有你好果子吃。”
“滚吧。”
陈姨娘急忙起了身,然后跑了出去。
二亲王派人去给王家递请帖,而另一边的陈家,陈大公子每日都在勤快的朝着六公主哪里跑,想着拿下六公主。
而陈府里面则是乌烟瘴气。
白氏正给躺在床上的陈大人喂酒喝。
而一旁白氏认的那个妹妹,正在给陈大人喂葡萄吃。
于氏疯疯癫癫的跑出了乔氏那里,看到乔氏正在院子子养着花,甜甜的叫道,“呦,乔姐姐。”
乔氏听到了于氏的声音,脸上挂上了假笑。
“呦,原来是于妹妹,于妹妹不是在禁足吗?”
乔氏上下看了一眼于氏,“妹妹这是解除禁足了。”
于氏尴尬的一笑,走了过来,手挽上了乔氏的胳膊。
“乔姐姐,这个是最重要的嘛,当然不是啊。”
“姐姐你也知道,想要在陈府立柱脚,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老爷的宠爱。”
于氏看着乔氏的表情,见乔氏面色如旧,没有什么变化,思虑了一番继续说道。
“姐姐,老爷都让那个姓白的狐狸精抢走了,现在我们姐妹两个,就日日见不到老爷,若是日后这个小狐狸精在生下孩子,这陈府哪里还有你我的立足之地。”
乔氏却不吃那一套,伸出手,拍了拍于氏的手。
“妹妹这是说的什么话,陈府是老爷的,我们这群姐妹也是侍候老爷的。”
“只要老爷开心,去那个姐妹哪里并不重要。”
“姐姐,您真的事这么想的?”
于氏看着乔氏,见乔氏脸色依旧,嘴角上扬了冷笑。
“姐姐既然这样想,就当妹妹没有来过。”
说完于氏扭着自己的细腰离开了乔氏的院子。
乔氏见于氏走远了,笑出了声,“这才那到那,这就做了不住了。”
“这日后还有的是她的冷板凳做。”
“也让她尝尝当初她当初独占老爷,我独守空房的痛处。”
孙嬷嬷这会走了过来,“好了姨娘,咱不想那些,一品香定的点心送了过来。”
乔氏露出了一个笑,“点心来了,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于氏回了自己的屋子就将花瓶盘子什么摔了个七七八八。
而乔氏正在屋子里吃着一品香送来的点心,“这点心就是好吃,还不用侍候老爷,想开之后突然觉得这样日子也更好了呢。”
孙嬷嬷闻言一笑,“就是,姨娘咱有钱,还有二公子,若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那日子怕是日日只剩下了享受。”
乔氏拿了一块点心递给了孙嬷嬷,“是这么回事,那就等老爷去了,我就带着二公子离开,这府上新人是越来越多,手段日后怕是也会层出不穷,与其如此不如真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孙嬷嬷咬了一口乔氏给了点心,小声的给乔姨娘出着主意。
“姨娘不行咱们和老爷请个假,这就搬出去,等这边稳定下来,在回来。”
“可是。”乔氏迟疑的想着,“这不是让我将主母之位拱手让人嘛。”
乔氏看着孙嬷嬷,“不行,若是个容人的还好,若是像于氏这样的岂不是等回来吗,就光剩下被收拾了嘛。”
孙嬷嬷看着自己的小姐叹了口气,自己是看着乔姨娘长大的。
以前就劝着自家的小姐不要嫁到陈府来,谁知小姐就像是昏了头一般。
早知今日,小姐那是我就该以死相逼。
乔姨娘手摸着孙嬷嬷的胳膊,“嬷嬷,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二公子也已经长大,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
“哎,您看看今日于姨娘走的那个架势,这个事怕是没完。”
“那个白姨娘也不是个善茬,自从进了府中就一直霸着陈大人。”
“嬷嬷放心,我都在陈府中这么久了,我们也是有自己的人的,她们争抢的越厉害,没准走到最后,就是我得利,若是我不在,回来等着还不知道什么呢。”
乔氏一连吃了好几块的点心,看着孙嬷嬷问到。
“大公子最近在忙着些什么?现在附上乱成这个样子,怎么也不见他。”
“大公子和六公主打得火热,每日都想着往公主府去呢,哪有时间管府里的事。”
孙嬷嬷看着乔姨娘说道,“若是大公子真的将公主娶到手,这陈家怕是就得公主自己管着了。”
“什么白姨娘,什么于姨娘,不管怎么闹都是白闹一场,要是这个六公主喜欢的是咱俩的二公子就好了。”
“还是别了,就他那一点点才学,不够看啊,若是他才学不够,文不成武不就,我又何必在这陈府的位子死靠。”
“别说别的,他有他六弟那个才学聪明劲或者他大哥武勇,我早就带着他走了,毕竟他娘我有钱,拿着钱,打点打点,也比在这边这点祖业的好。”
“好了夫人,往好处看,咱俩二公子,长的好,性格也好,以后找个有能耐的岳丈家,提拔提拔,这日子也难过不到哪里去。”
“有能耐的岳丈,还如此拉扯人,不嫌弃嫡庶身份的,也就陛下,还有沈家了,沈家和陈家不对付,而且陈家的女儿也差不多定的定了,嫁出去的也嫁出去了。”
“不过就在府中看看,实在不行,只好求求父亲,让父亲那边给他说一个好的。”
另一边陈大人终于在白氏不间断喂慢性毒药的日子里吐了血。
白氏尖叫了一声,“啊,老爷你怎么了?”
“快去叫大夫。”
白氏脸上都是焦急的叫着,心里却满是开心,这个老东西总算是毒发了,等他去了,她也就能和陈大公子在一起了。
珠儿看着白氏点了下头,去请了府上的郎中,郎中快步带着药箱赶过来,看了白氏一眼,就去了陈大人那边。
一边诊脉,又让陈大人吐了吐舌苔,一连下来,才开了一个药方。
“每日煎服,不消半月变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