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恒这么安排确实是有自己私心的。
裴行俭如今虽是进士,但暂无过多功名在身。
与其同时期的王玄策,如今也已进位右骁卫大将军、检校汾州都督,封榆次县公。
想短期之内让其出名,那就只有剑走偏锋,使其暂时担任阅兵司仪,青史留名。
即将展开的东征,李恒也打算把裴行俭带上。
毕竟这小子也算是行伍出身,历史上更是镇守边塞多年。
早点儿让他接触与异族的战争,也好让其迅速成长,到时候好独当一面。
招揽完裴行俭后,李恒便将其暂时安置于孔颖达身边做事,摆驾回宫。
毕竟自己的大管家最近可是忙前忙后,也是该找几个人替他分担分担。
而且裴行俭这人,自己本来就是打算将其视作为心腹培养。
如此一来,自己麾下将来文武双全的将领,也就可以再多出一位了。
大安宫,东院。
李世民和太上皇李渊,至今仍还忙于朝政,茶饭不思。
见其开国两代君主,如此热衷于朝政,李恒也是由衷的佩服。
弄了些吃食后,便直接将二人撵到了一旁。
“父皇、皇爷爷,你俩先歇着吧,剩下的交给我。”
闻言,二人倒也并没有反对的意思。
毕竟三人在一起处理朝政,也算是有些时日了。
自己这两个都曾做过皇帝的人,有时候处理奏章的效率,还不及恒儿这孩子。
没过多久,李恒便将那堆积如山的奏章处理一空。
李世民父子也总算恢复了些精神,当即就准备回房歇息。
见此情形,心腹太监全万机当即就要开始收拾桌上的玉玺和绸缎。
可就在这时,秦王李恒却突然拦住了全万机,抄起毛笔就开始在圣旨上书写。
全万机见状,顿时额头直冒冷汗,不禁咽了咽口水。
伪造圣旨,那可是死罪!
虽然秦王殿下平时也都帮着陛下处理奏章,可那毕竟是在陛下允许的情况下。
但现在秦王直接上手就写,与造反又有何异?
即便如此,李恒也只是对李世民淡淡的说了句:“父皇,借你玉玺用用,儿臣需要几道圣旨。”
借玉玺用用???
一听这话,李世民父子瞬间愣在当场。
纵观古今,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等话语。
那怕是那些心怀不轨的臣子,也不敢这般大放厥词。
出于好奇,李世民和太上皇李渊不禁凑了过来。
看着圣旨上面的内容,二人也是越发惊讶。
还以为这孩子想干什么,原来都是在准备三日后要用的圣旨。
但这其中,还有几道是李世民所看不懂的。
诗歌自己倒是知道不少,可这国歌又是什么?
升旗仪式又是什么?
“恒儿,你这几道圣旨都是写的什么?”
李世民终究还是忍不住了。
虽然这孩子平时的手段向来异于常人,但最终都还是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只是这次,绕是自己和父皇都已经完全看不懂了。
李恒淡淡一笑,故作神秘道:“父皇,过几日您就清楚了。”
“反正阅兵大典,您都已经全部交给儿臣,到时候您就瞧好吧!”
“好吧,随你折腾,但愿你别让朕失望。”
李恒做了一个让其放心的手势,随后便继续投入其中。
突然,李恒想到了什么,又不经将目光投向了太上皇李渊。
不过细细一想,这事儿还得先得到自家皇帝老爹的允许才行。
“父皇,儿臣有一事儿还想与父皇商量一番。”
“但说无妨!”
李恒拱了拱手,又是难得一次地对李世民行跪拜之礼。
李世民见状,顿时就猜到了这孩子肯定是又有所求,不然平时断然不会这么待自己。
这桌上最后剩下的那道空白圣旨,恐怕才是他借传国玉玺的真正目的。
很快,李恒便直入主题。
“启禀父皇,远征将士皆为我大唐奋斗终生,儿臣虽已立英雄纪念碑以安其心,然鉴于黄老汉一事,儿臣觉得这些还不够。”
“凡我大唐有功之臣,皆应受到我大唐之礼待。”
“儿臣已命人铸金、银、铜三等龙、麒麟、雄鹰共计九种勋章,授予我大唐杰出之士。”
“凡持有勋章者,以三等铜鹰勋章为例,可见县官一级不拜,授良田二十亩;银鹰勋章者,可见太守一级不拜,授良田五十亩……以此类推。”
总得来说,勋章也只是对一个人的肯定。
当然,并不是只要上过战场就能够拿到勋章,而且还要有相应杰出的表现。
最重要的是,这种勋章只有三军统帅和君王才能赋予。
其他人等,也只能上报其战功,静候佳音。
闻言,李世民面露犹豫之色。
大唐虽然广阔,可终究没有太多的耕地可以用作来赏赐。
然而,李恒一眼就看穿了自家老爹在为什么而担忧,当即又继续补充道:“父皇,各州县的荒地还很多,足以赏赐给这些人让其自力更生。”
“这一来,我大唐国库可以借此增加税负;二来,也足以用这些身外之物安抚人心。”
“倘若有一日我大唐土地不够用了,儿臣如今尚未加冠之年,将来也必定再次披甲上阵,为咱们老李家的后世之君打下更广阔的疆土!”
见李恒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李世民也不好意思再拒绝。
正如这孩子所说,我父子二人的时间还很多。
一旦要是此举实施下去,我大唐即便是出现了昏君,军队也仍然还有战斗力,也仍然还忠于朝廷的指示。
届时,我大唐才是做到了真正的千秋万代。
“既然如此,那就依你所奏!”
得到李世民的准许后,李恒顿时激动得不行。
不过这授勋仪式中,还有不少开国之士。
想要安抚住他们的情绪,也就只有自己皇爷爷亲自上场才行。
所以,李恒又把主意打到了太上皇李渊身上。
李渊倒也没那么多顾忌,立马就同意了下来。
甚至眼神中,还对李恒报有一丝感激。
久居深宫多年,还从未有时间去见过原来那群陪自己打天下的功臣。
要知道,这次阅兵大典可是要载入史册的。
所有人,都将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