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基建宏图,正式开启!
下了早朝,萧沐云火速回到勤政殿,命人傅良辰将许光尘临行前给的锦盒拿上来,毫不犹豫的打开查看。
这里面,摆放着三枚锦囊。
三枚锦囊颜色各有不同,按照从左到右的排序,分别是赤、黄、紫。
“陛下怎么这么着急?可是朝堂上发生了大事?”傅良辰好奇询问,毕竟这锦盒许光尘临行前有交代,待到时机成熟时便可拿出来自行观看,皆是萧沐云会有决策。
难不成,时机成熟了?
萧沐云目光微沉,打开第一枚锦囊。
“这是……”看清上面的文字,傅良辰不禁诧异,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是国师给的锦囊买妙计。”萧沐云淡淡道,“国师说要广积粮,高筑墙,让朕将银行的定期存款全面用于建设长城以及各大城池的兵力提升上,等于是用在大岳国力上。”
傅良辰犹豫道:“会不会有点冒险?就算现在国库充盈,可这笔银子若是全部挪用,万一……”
“朕懂你的意思。”
萧沐云看完第一枚锦囊,又取出第二枚打开。
这一张书信内,写的是关于农田以及畜牧养殖的方向和投入财力、人力,甚至还详细说明了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攻势,就好像许光尘能洞悉未来一般。
一旁的傅良辰瞪大眼睛,已然目瞪口呆。
第三枚锦囊内的纸张上没有文字,而是一张纵横交错的图画,而这张画外行人根本看不懂,但大概却能知道这是一张城邦建设图。
“这就是……国师要建设的家园吗。”
看着详略得当的建设图纸,萧沐云心中就好像被人揣进了股浓浓的雄心壮志,脑海中的画面似乎也能随着许光尘的图纸而展望到未来子民安康的幸福画面。
“陛下,国师会不会是天神下凡,特意来拯救咱们大岳的?”傅良辰震惊过后,不禁将内心所想说了出来。
话音刚落,又觉得失言,连忙捂嘴,然而萧沐云却没有丝毫怪罪他的意思,只是附和般的微微点头。
“你去将户部工部那几位尚书叫过来,朕有很重要的事要同他们商榷。”
“是,臣这就去。”
傅良辰不敢耽搁,连忙转身快步走出勤政殿内。
前后不到半个时辰,几位大臣迈着稳健的步伐快速走入殿内。
“陛下圣安!”
“免礼。”
萧沐云的目光依旧落在图纸上,片刻后才稍稍挪移开来,三言两语精简点明来意,同时将城防建设以及未来几年着重发展的方向,一并简洁交代出。
几人听完,眼中已然盛满惊骇。
这种事放在前两年的大岳王朝内,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可如今却能肆无忌惮的去做,展开拳脚的去做……
礼部尚书忍不住道:“臣觉得甚好!国师的想法新颖且大胆,听上去虽有些冒险,但国师的每一步必然都有他的原因,倒是可以一试,如果陛下需要,臣这便着手去办。”
“臣也会全力以赴,配合国师跟陛下全面发展京城。”工部尚书道,“倘若此举可行,以后还能沿用到其他城池中去。”
“你们的意思是都赞成?”萧沐云略微意外道,“朕还以为你们会觉得行不通,会劝朕放弃。”
“陛下,如今的大岳能有今天,完全是依仗陛下跟国师的良苦用心!”礼部尚书忽然激动起来,“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自是没什么好猜疑的,更没什么好顾忌的!”
其余几人同时点头,表示心中决心。
萧沐云不再多说,将图纸平整的摊开在桌上,又招呼着几人上前来查看细说。
想法是可行,可实践起来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产生。
工部尚书严谨的盯着图纸半晌,沉声道:“这倒是能拉动经济,还能提高居民安全,甚至还便于管理,倒是个不错的想法。”
“成片统一的住宅区?”兵部侍郎点头称赞,“的确便于管理许多。”
听着几人的话,萧沐云直接敲定。
“既然几位爱卿都认为可行,那就可以展开行动了”
“工部负责这张图纸的建设,礼部户部负责农田畜牧等的开办方向,如果有百姓们愿意养殖,那就让他们申请农业贷,待有所利润收益后再进行还款也是可以的。”
“另外还有居民们的安全问题,最近时值两国开战,罗马那边不能保证完全安分,更无法避免其他小国趁机挑事作乱,所以兵部这边还需要再加把劲。”
萧沐云说完,兵部侍郎连忙作揖领命。
“臣必定会加强巡守,保卫京城百姓安宁。”
萧沐云微微摇头:“不止是京城,整个大岳子民的安危都要照顾到。”
紧接着,她又将许光尘锦囊内的计策道出。
短暂的安宁代表不了什么,他们要的是真正的国强民富,百姓们安居乐业,外敌不敢再造次!
略略思忖片刻过后,萧沐云当机立断道:“朕可以单独设立资金给兵部设立岗哨,以后城中五十步一岗,五百步一哨,全面打击违法乱纪现象,不管是官还是民,亦或是其他国家的百姓,一旦寻衅滋事,便立马抓捕。”
所有人,一视同仁!
这一举动一出,群臣惊,百姓赞!
翌日,告示栏前。
看着最新政策,百姓们由衷感慨,赞叹声此起彼伏。
“好啊,没想到陛下竟能如此为我们着想,堪称一代明君啊。”
“如果能一视同仁,那咱们也不用怕那些官员地主了!我们能有自己的田地,还能去银行贷款购买住宅,花最少的钱体验有钱人的日子,这可是天大的美事啊!”
“看来,咱们大岳也要成为史书上令人赞叹的一笔了……”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有邻国的商人前来进行贸易,又有千里之外的居民迁徙而来,准备定居在京城中。
大岳结合工部兵部等力量,按照许光尘锦囊妙计中的献策全面展开行动,以京城为初步试点,逐渐开展。
没过多久,京城郊区再度成立一片住宅区,引进五湖四海的人才与经商贸易,提高百姓们就业方向,幸福度蹭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