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倒是也想过其中的活路,那就是林若甫动用自己的势力拉投资开绿灯帮助他。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都是吃力不讨好的。
因为不管多么及时,做的多么好,都会有人被饿死。
那样一来,同样能以此对他问罪。
李玄宗到时候会说都已经有钱有粮了,你怎么还让人饿死了?你是不是废物,多少人因为你的原因饿死惨死,你才是罪该万死啊。
说完还是龙颜大怒,拉出午门斩首示众。
所以说来说去都逃不了一死,除非到时候林若甫死保他,但这样一来又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不然李玄宗抓住饿死多少多少人来说事,林若甫能怎么办?
难道那个时候林若甫会说那些灾民怎么能比得上他王禹,居然让他王禹用命来偿还?
如果李玄宗在狠一点的话,借此诛九族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为什么?因为他是林若甫这边的人,当然要往死里整啊,难道还能给他留一条生路?
开什么玩笑!
如果放在几天前的话,他感觉林若甫的强势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这两天李玄宗自己出面拨了林若甫面子。
而现在呢,都跑出来阎乐这样一个人支持他了,李玄宗要是不下手狠点,王禹自己都看不起他,心里庆幸之后还会鄙夷李玄宗的无能。
至于感恩是不可能感恩的,这朝堂又不是学堂,还跟你讲君子之论?
朝堂上只会对权势畏惧感恩,只会对自己的贵人感恩,但绝对不会对某人或者某些人感恩。
王禹惊恐的时候,李玄宗却有些不满了,略带疑惑的看着阎乐,不知道对方怎么会选王禹。
倒不是他真跟上次早朝一样惦记人家女儿,毕竟都不知道他有没有呢,主要是现在手握生杀大权,可以指定杀人。
可以说是除了林若甫本人之外,哪怕是想要借此杀林若甫亲爹都不是没有可能的,怎么阎乐会选王禹这样一个。
李玄宗看着阎乐开口道:“阎爱卿,王大人合适吗?朕也感觉他能力似乎不足,不如选择一个更加合适的?”
意思就是你开口帮我看看谁对林若甫帮助最大,到时候我往死里弄他,断了林若甫的左膀右臂。
这话一出口,林若甫一派的人纷纷低头,仿佛这样就能让人注意不到他们。
没办法,他们也怕啊。
看上去前面阎乐跟孙杨两人唇枪舌战,好像没什么用,实际上现在作用不就来了吗?
他们心里现在期望阎乐认准王禹,别换人了,他们害怕。
面对李玄宗的话,阎乐却摇摇头道:“陛下,老臣觉得王大人就非常的合适。”
“此次江南之祸民不聊生,我们朝廷需要给予救济的同时还要表明态度。”
“陛下身在皇宫自然不能前往,林相贵为陛下岳丈,这层身份也能代替陛下的颜面和态度!”
说道这里阎乐停顿了一下,随后摇头叹息道:“只可惜陛下仁慈,林相劳苦功高又年事已大,前去赈灾力不从心。但是这王大人就不同了。”
“众所周知,这王大人于林相的关系极好,事事为林相鞠躬尽瘁。他既能代替朝廷赈灾之事,又能代替陛下于林相的态度,没有更合适的了!”
李玄宗闻言心中遗憾的叹了口气,还是感觉现在这把刀只杀王禹一个人有些浪费了。
而阎乐似乎也看出了李玄宗心中不满,随即又开口道:“陛下,王大人刚才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若是陛下觉得王大人能力不足的话,其实还能派人协助一二!”
李玄宗一听双眼泛起亮光,当即询问道:“那依阎卿所见应该派谁从旁协助?”
阎乐闻言看向了林若甫那边,直接略过了林若甫涨红发黑的脸色,目光落在了前面与他争辩的杨大人身上。
“陛下,老臣觉得阎大人就很不错,他贵为当朝刑部尚书,想必能力还是足够的!”
这个好,他的官位和能力大,杀了他绝对让林若甫心痛。
李玄宗瞬间就听懂了阎乐的意思,点了点头看向林若甫道:“林相,你觉得呢?!”
“老臣觉得不妥!”
林若甫直接摇头拒绝,黑着脸望着李玄宗道:“陛下,杨大人的能力并不在此,若是陛下真想解决江南旱灾的话,陛下完全可以换个人!”
“但是杨大人必然不行,他能力不够,阎大人完全是夸大了!”
杨大人闻言也连忙点头道:“对对对,林相说的及事,微臣能力难以担此重任,还望阎大人莫要胡言乱语。毕竟赈灾并非儿戏,阎大人可要替江南灾民着想!”
看着林若甫反应这么大,李玄宗就知道这个刑部尚书对他非常重要了。
不过林若甫态度这么坚决也是一个麻烦,毕竟真要逼急了,大家前面达成的协议可就不算数了。
那个时候李玄宗可能会出了口气,但实际上却回归到了最开始利益的问题。
自己会造成皇位不稳,林若甫也讨不到好。
阎乐笑呵呵开口道:“林相不必惊慌,下官也只是说让杨大人从旁协助罢了,主要负责的还是王大人,届时赈灾回来陛下自会赏罚分明!”
此话的意思就是到时候杨大人只是掉层皮,死不死看到时候情况,大家在过两招。
林若甫看向阎乐,恨不得当场弄死这老东西。
玛德,就你特么会说!
林若甫看了杨大人一眼,后者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只能无奈道:“既然如此,那老臣定当全力以赴!”
看到林若甫妥协,李玄宗心里顿时高兴了。
虽然之前自己跟林若甫做过两场,但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只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现在不好惹了而已。
然而这并没有对林若甫造成什么损失,哪怕是之前那个御史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罢了。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这么定下了,户部拨款白银一千万两给两位大人赈灾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