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宗只感觉眼前发黑,头都昏昏沉沉的。
他没想到自己让人算算军饷,结果就这么多钱。
三年来大部分拖欠的军饷就达到两千多万两,这还是拖欠的,而不是所有的军饷。
更离谱的是从他登基开始算就算了,毕竟他之前那个皇帝就是一个傀儡,压根没法做什么实事。
但问题是乾文帝时期就算是在怎么废物,但是也不至于拖欠军饷这么严重吧?
这是真的往死里败家了吗?
之前李玄宗就再说乾文帝如何如何,现在开始掌权之后计算,才发现乾文帝是真行啊,乾旸帝留下的家业被败光了不说,居然还能把未来皇帝的家业也提前败了。
李玄宗都不禁想着,这乾文帝要是在发挥好点的话,是不是能把亡国时间段提前到他当朝的时间。
李玄宗强忍着愤怒咬牙道:“数千万两白银,朕登基至今,国库收入是否有这么多都未曾可知。你是怎么算出这么多钱的?难道连账都算不明白吗?”
“还是说你拿着前任尚书的账计算,没有自己去查阅以往账谱吗?”
夏无且被吓到不轻,腰都快弯到腿上了,但还是说道:“陛下,微臣就是自己让人拿着以往账谱,并且经过核对计算出来的啊。”
他很想说前任户部尚书早就把账给平了,压根就没有多少问题。
但是这话他都不敢说了,不然的话就算是现在过去了,他怕以后李玄宗也会找他算账。
李玄宗强忍着愤怒道:“你们跟朕说说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光是军饷就比国库收入还多,即便是官员贪污,但也不至于军饷直接耗光整个国库吧?”
阎乐皱眉思索,苏坡不慎了解。
而萧林想了想开口道:“陛下,虽然这钱听上去确实很多,但仔细想想并没有什么问题。”
“乾旸帝时期就发布了政令,参军者可以获得优待,比如一日三餐便是最为基础的。而参军期间不幸生病或意外皆可向朝廷报销。”
“并且战死之后的抚恤金也超过历朝历代,还有就是伤残之后无法继续参军的,也可领取抚恤金解甲归田,朝廷安排田产!”
说到这里萧林停了一下继续道:“也正是因为如此,大乾在乾旸帝时期百战百胜,而大乾得以休养生息之后更是想要让新一代也参军入伍,以至于大乾的人口得以快速补充回来!”
“因为这是乾旸帝颁布的政令,所以先帝也没有任何修改,只不过后面先帝也没有做出其他方法来填补这个政令带来的弊端!”
“还有就是从乾旸帝时期留下来的老将依旧镇守边疆,这近三十年来不断发生战斗,前面还好,但近十年来边关不断遭受入侵,皆是各个将士死守,所以造成的伤亡等自然非常严重!”
萧林说完之后便看着李玄宗,也没有在接着说下去,不过意思很明显了。
欠了这么多军饷,其实还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
他想了想怕李玄宗还是不相信,于是便接着补充道:“陛下,如今众将士不但因为先帝原因先后被夺取兵权,更是因为先帝对将士的付出视而不见,所以各地很多将士对朝廷已经心灰意冷,以至于让那些别有异心之人收拢!”
“陛下,这军饷不能拖下去了,不然的话一旦别人肯给钱的话,到时候那些将士即便是有心报效朝廷,怕是也无能为力,这也是末将如此急切向陛下索要军饷的原因!”
听到萧林的话,李玄宗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
但问题是他没钱啊。
他好不容易靠着杀大臣抄家来了那么点钱,但是宣呈部要钱,而暗中组建的锦衣卫也要钱,之后的锦衣卫肯定也是需要钱的啊。
锦衣卫的钱不是小数字,前期投入起码就要两三百万两,而六扇门也差不多。
毕竟是江湖中的高手,钱少了的话显然不顶用,等六扇门人手召集起来开始办事的时候,显然也是需要公费的。
不然的话总不能让人家自掏腰包办公吧?
至于宣呈部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宣呈部的话,李玄宗极有可能成为天下公敌,到时候就不是钱不钱的事了。
李玄宗想着这些,突然发现自己建立的这三个部门还真是奢侈的东西,光是这三个就差不多能在前期耗费千万两白银了。
而他却只能等这三个部门开始办事之后,才能见到其所带来的成效,而国库也才能因此得以补充。
在这之前,都只能一直投入才行,不然半途而废什么都得不到,还有可能让人看见之后产生反扑。
所以在这之前需要的钱,怕是还远远不止一千万就能摆平的,需要多少还得看后续情况,千万两白银也只是初步估计。
但是现在军饷方面才是真正的大头啊,一上来就是拖欠的几千万两。
自己才当几个月皇帝,就要给乾文帝和那个短命鬼还十几年的债?
我踏马的!
李玄宗一时间有些蚌埠住了,这两个鳖孙是真特么的能折腾。
一个尽干破事,一个啥也不干,现在这个烂摊子让他来收拾。
也真亏他们两个没了,但凡是出现在自己面前,自己都能让他们尝尝上辈子的满清十大酷刑。
屮!
李玄宗揉着疼痛的太阳穴道:“这事朕知道了,夏尚书你跟萧将军和阎老商议一下,先发一部分军饷下去。现在国库空虚,只能先挑重头把军饷发下去,剩下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知道了吗?”
“是,臣等领旨!”
阎乐几人躬身回应。
对于这件事他们同样上心,发了军饷可能无法让战士全部归心,但是却能让心向朝廷将士继续保家卫国,效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