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知道沈源身份的人看向了王禹,皱着眉头,目光中带着不满。
很显然沈源跳出来,他们都觉得是王禹指使的,不然沈源一个员外郎连有没有上朝的资格都不一定,哪怕是长安这所谓京城安平县的也是一样。
没有王禹指使,他们说什么都不相信沈源这么大胆,敢抢大佬儿子的位置。
然而却只有王禹自己知道,自己压根什么都没有指使啊。
他看到沈源跳出来请命,内心都震撼惊怕不已,表情都变了,怎么可能是他指使的。
看着不少大臣看着他的目光都不善起来,王禹急的额头冒出冷汗。
他是真不知道这沈源是不是吃药了,居然做出这种事来。
但是沈源昨天跟阎乐交谈之后,自然也没有害怕,毕竟在他看来自己这可是为皇帝办事,也是为了天下人。
所以他不卑不亢的说道:“回禀陛下,微臣确实是没有资格参与,但微臣不忍看着王大人独自劳累,想从旁辅佐一番,还恳请陛下恩准!”
王禹听到这话心都快跳出来了。
哎哟喂,我好外甥,你可真是孝死我了。
我踏马这情况都骑虎难下,结果你倒好,还自己主动往上凑。
王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因为他不知道沈源是不是真看不出来局势发展,还是看出来了却依然想要帮他。
但不管怎么说,作为自己的亲外甥,他都不能看着沈源招来麻烦。
王禹连忙站出来想要说什么,沈源却继续说道:“陛下,此次江南之行,王大人必然是首当其中。微臣想要略尽绵薄之力,同时也想多陪陪王大人!”
听到沈源的话,在场人纷纷一愣,随后目光落在了王禹身上,这才想起王禹这次去了江南回来之后,可能就要没了。
这让原先有许多人不满的情绪消散了不少。
毕竟王禹跟他们是一路人,人家都有可能必死了,那么给自己后人占一个主位还不行?
想到这一点,一些心怀不满的人也不在多说什么,闭上眼睛表达自己不管的态度。
而跟王禹交好却又没有参与机会的官员想到这点之后,也站上前帮忙说话:“陛下,沈员外虽然官职不大,但是能有这份心实属难得可贵,微臣觉得应当成全沈员外这片心意!”
“不错,微臣也感觉此话有理,毕竟此次江南之行也不可能真的只靠王大人于杨大人两位去办,必然是要多派人从旁协助的!”
“陛下,臣也赞同,更何况沈员外乃安平县员外郎,实属后生可畏,理当给予年轻一代展现的机会!”
“陛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替沈源说话,哪怕是先前那些闭着眼的大臣也都如此。
只不过他们帮沈源说话之后,也推荐了自己的人选。
这些本来应该是林若甫来安排的,只不过现在林若甫哑巴,他们当然要自己争取。
林若甫见状坐不住了。
这要是让他们自己争取到了,那么自己这个宰相还能称得上是权倾朝野吗?
李玄宗听着这些人的请命一言不发,表情很是冷淡:“够了,赈灾只需王大人他们带头,其余自有当地官员配合协助,何须朝廷全面派人?”
“按照你们那样说给年轻人一个机会,那谁又给当地官员一个机会?岂不是说不需要她们了?”
听到李玄宗的话,在场不少人皱眉,倒是没想到李玄宗态度这么坚决。
这让他们恼火的同时又有些无奈。
很显然李玄宗也看出了他们心中的想法,所以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一番争吵下来,李玄宗都坚守底线。
不坚守不行啊,真要让他们达到目的了,到时候杀了林若甫的左膀右臂,又会有其他人顶上。
那个时候的情况跟现在又有什么变化?无外乎就是换了个外人跟自己作对罢了。
至于说什么等他们回来一起杀了之类的话,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责任有大有小,小题大做了的话就是你的不对了。
你杀了两个带头的,还把其他人一网打尽,听上去好像很轻巧,但实际上是一点都不管会有什么后果啊。
而杀了他们身后的人,那么又怎么杀带头的?
责任大小决定你能借此杀多少人。
除非他们把事情办砸了,这样你才是能成片的杀,还不用承担后果。
但这显然是不能发生的,就是李玄宗想要杀人也不能让江南千万人跟着他们陪葬啊。
真要这么做了的话,李玄宗估计自己都活不了多少天了。
所以李玄宗肯定是不能让其他人得逞的,要安排也是安排自己的人。
林若甫看到李玄宗的态度心里顿时就舒坦了起来。
这才对嘛,你皇帝跟他们对着干,才有老夫的用武之地不是?
不然这帮狗东西不需要老夫了,李玄宗会跟他们怎么开战他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自己到时候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了。
王禹几次想要出面,但是都被其他人给打断了。
而这次他本想直接开口,林若甫又站了出来:“陛下,还请听老臣一言!”
“你又有什么话要说?”
李玄宗面无表情的看着林若甫,但是心里却笑了起来。
就等你呢!
跟之前和阎乐商量的一样,现在的局势不允许林若甫不朝着他们想要的方向走。
并且林若甫自己还不知道。
林若甫一脸正气盎然的说道:“陛下,老臣也觉得此次江南之行除了王大人和杨大人之外,也需要朝廷派人协助!”
“毕竟就跟诸位大臣说的一样,若是只靠他们二人的话,那么到时候二位大人无暇分 身,出了事谁又来负责?”
林若甫这话带着一点威胁的意思,就好比再说你现在不派人帮忙,那到时候力不从心的话,可就不能怪罪在他们两个头上了。
因为是你自己不派人帮他们的,到时候你又要杀人,怕是很难赞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