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冉也知道这次伤到了骨头,若有差池真弄成骨碎,自己可就真成了残废,于是也不敢怠慢,每天极为听话的让自已过着小猪一样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
蔺琦墨一有空闲便会过来,瞎聊一通,便又匆匆而去,满脸风霜,看得罄冉心疼不已。凤欲也常来,只是很少说话,常常冰着脸,喝上一盏茶便会自行离开口
似是怕影响到她休息,两人都很有默契的隐瞒了一切战场上的动向,形势。便是罄冉问起,他们也左顾而言它。
罄冉只知道,金彤攻下之后,童氓怀率军退至鸡心关,驻军八万,再次挡住了青军南下之路。这鸡心关,地处天险,乃是南下必经之路,也是攻向麟京的最后防线,若鸡心关拿下,大军只需攻过雯江便能兵临京师城下。
罄冉还知道,这些日子,飞翼军发生了兵变,肇南,越阳,二郡十州,未用一兵一卒归降青国。
而这二郡十州正是蔺琦墨先前在麟国的封地所在,那飞翼军更是他的亲兵营。
在蔺琦墨离开青国后,武帝大规模打压他的旧部,他的心腹在军中受到压制,排挤。降职的降职,关押的关押。蔺琦墨带兵攻麟之后,武帝更是派心腹入肇南、越阳,专门征调了三万大军进入二郡。可在罄冉看来,武帝这些作为都是无用的。
依茵琦墨的能耐,依他在肇南,越阳两郡百姓心中的地位,依飞翼军的骁勇善战,结果其实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当听到这个消息时,罄冉并没有吃惊。只是后来问过商琦墨,以往他一直不忍兄弟们跟着他,自己人和自己人动武,这才令前来投奔他的那些旧部去做难民营的差事,为何现在却令飞翼军并入西峰军,跟着他上战场拼杀。
蔺琦墨沉默许久,最后笑道:“冉儿,这些人都是跟着我多年的兄弟。凤琰虽是答应我,攻下麟国,对麟国将领官员会知人善用,许以官爵,妥善安置。可是若他们没有一点功绩,怕凤瑛的这份承诺,便是有心履行,也会遭到青国上下反对。飞翼营的兄弟们跟着我受了不少苦,我得为他们寻好出路……”
罄冉记得,他说这话时,阳光恰透过技叶,洒在他的眉宇间,照得那双眼睛熠熠发光,却又是那般让她不忍相看。
如此修养了有近二十日,日日喝着骨头汤,罄冉只觉闻到那味就头晕恶心口向蔺琦墨再三保证会注意伤处,这才得到他的首肯,将肩头的甲板去掉了,只是仍用硼带将肩头缠得结实,以免骨头错位。
这日,身上没了硬邦邦的甲板罄冉心情大好。一早便换上了新衣,让宋婶好好给梳了个女子的飞云髫,插了支简单的银钗便出了院子。
一问之下,才知道最近几日蔺琦墨都在城南的三原岭练兵。所练之兵,正是刚刚归入西峰军的飞翼营一支。
罄冉在院中闷了二十天,早已浑身难受,此刻一听这话,便一阵兴起,吩咐寻来马车,在宋婶的陪司下,上了马车便向城南飞奔。
出城门,一路向西南行了数里绕进了一座矮山,马车在山道上蜿蜒而上,一路上了山坡,战鼓擂擂,响彻云霄,吼声震天。
马车在圾缘处停下,罄冉刚出马车,便看到了下方山谷中的情形。
曦阳如火,腾腾升起,阳光万丈照耀着山谷中的原野,将士们的玄甲铁衣,反射着明晃晃的冷光。旗帜荡荡,逶迤飘动,喊杀声,声震山谷,回荡蔓延,不绝于耳。
罄冉下了马车,在坡边而立,俯瞰间,戈矛成林,玄甲耀日,胆气纵横。锦旗上,飘扬着龙腾虎跃的金色“蔺”字,熠熠夺目。
“杀!杀!”
喊声不绝于耳,和着战鼓在山谷中回荡,如雷贯耳。这不过三千的队伍却洋溢着冲天的凛冽之气,人走马鸣,秩序井然,刀光剑影在晨光下透着深寒,威慑人心。
罄冉极目远望,不用刻意寻找,便捕捉到了那个清隽的身影。在这个世上,有一种人,他的神采可以轻而易举盖过任何人。
此刻他端坐马上,手中一杆红缨长枪,凛冽的寒矛在阳光下倒映着光彩,忽而他舞动着手中寒枪向早已排好的阵营中飞冲而去,奔走飞驰间,枪影飞舞,不一会便将原本百人组成的齐整阵型搅的乱了阵脚。
罄冉怔怔的看着,那银甲驽马的身影,似乎将风流和张狂矛盾又和谐的统一在了一起,风光霁月,华采万丈,叱姹威武,仿若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