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得之桑榆
齐鲁青未了2025-09-26 14:512,047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卜容懿肚子真争气,给岳家生下个带把的。

  全家人满心欢喜,最高兴的要数岳忠儒。

  兴奋得他跑到祖坟上去放鞭、烧香、烧纸、作揖、磕头。

  嘴里还念念有词,颠三倒四地向列祖列宗汇报这一喜讯。

  也难怪后岳忠儒高兴,从他曾祖算起,到他这一辈,男丁已经是四代单传。

  什么概念?

  人丁不旺,薪火失传的风险太大了,稍有不慎这一支人家就可能摘了门牌。

  为了香火能够延续,为了不再拖累家人,在岳忠儒过完18岁生日的第二天,身患重病的父亲毅然决然地绝食而逝。

  临死之前,父亲拉着岳忠儒的手,交待了两件事:

  第一件,他死了之后,打狗棍不要按老规矩拴在他的右手上。

  要换到左手上,给他的右手握一只毛笔,来世托生他还要做一个知书达礼的人。

  第二件,有人有世界,必须娶媳妇多生孩子。

  改改毛楞脾气,能忍则忍,人家把屎拉你头上,别和人家计较,自己用手掰下来。

  临终遗言,成了岳忠儒的人生信条,坚守不逾。

  闯东北二十多年,带回来四男一女,在如此巨大成绩面前,岳忠儒心中还是有一丝丝遗憾。

  那就是,虽然种都是自己的,一点差不了,但这五个孩子都是东北生人。

  如今孙子可是琅琊生人,土生土长,标志着岳忠儒虽然曾经背井离乡,如今落叶落归根,又生根发芽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

  自从孙子降生,岳忠儒从炕上爬起来,结束冬眠状态,和老婆装熊治气算是告一段落。

  又开始一天到晚地把自己拴在庄稼地里,要不就是果园里。

  好像地里有干不完的活,身上有使不完的劲。

  闺女给老岳家生了个大胖小子,卜计划脸上也有光彩。

  龙生龙,凤生凤,卜计划的闺女不但工作上一个顶十个,生儿育女上绝不含糊。

  卜计划正为外孙的降生而扬扬自得,一件烦心事又接踵而来:

  镇上要求卜计划尽快解决“挂靠”问题,镇上当然愿意继续“挂靠”。

  振华是镇上小金库的财源之一,镇上百废待兴,等米下锅,都指望着振华等企业的“分红”呢。

  但原则面前不能讨价还价,没有回旋的余地,必须将披着人皮包着狗骨头的企业摘掉“红帽”。

  真是老话说的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别说带着孟华荣去了北戴河,就是唐僧带着孙悟空到了流沙河也不顶用。

  卜计划推脱不过,只能带着孟华荣去办理相关手续。

  人生真是无常,才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又开始折腾。

  今天要求这么办,明天又要那么办,后天又不知变成什么花样,搞得人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

  摘了“红帽”,卜计划情绪低迷。

  他想起了戏文里那些官吏遭到革职罢官,官帽被收上去,心情会不会和他一样糟糕?

  真假美猴王在如来佛祖面前,论本事也不分伯仲。

  只是真正孙悟空,头上有一个紧箍咒,平时是用来制约孙悟空的,没想到关键时刻,却成了辨别真假的试金石。

  这时的卜计划,多么希望自己头上,也有一个紧箍咒啊!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家那是科举应试,进士高中真材实料的官帽子,自己这顶“红帽”,本来就是租借的,租借就有期限,到期归还,天经地义。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摘帽”的消息不胫而走,就有人落井下石,在卜计划的背后戳脊梁骨,说三道四。

  好在朋友没有看自己的笑话,及时过来安慰卜计划,高希利更是拿出积攒多年的真金白银投入到振华,入股加盟,助力发展。

  再加上得到青春年少的孟华荣的浸润,渐渐走出阴影,恢复生机,浑身上下又充满活力,最少年轻了二十岁,又回到了四十出头的时代。

  入股加盟的不止高希利一个,还有卜计划几个最要好的朋友,和一些近支的亲戚。

  亲兄弟明算账,入股就要有规范的章程,规章制度一样都不能少。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万事开头难。

  开始不好意思说,你好我好大家说,胡萝卜搅茄子,到最后肯定搅成一锅粥。

  谁是谁非,说不清道不明,争利益失了情分,要情分丢了利益,再好的关系也恼了。

  在卜计划的主导下,振华成立了股东大会,卜计划当仁不让成了大股东,仍旧是掌舵人。

  按照入股比例,高希利成为二股东。

  经过卜计划再三工作,终于说服高希利,担任振华的副总,主管公司财务。

  高希利的加盟,既加强了企业的领导力量,同时又填补了卜容懿的空缺。

  卜容懿休产假最少一年半载的,关键岗位必须有得力干将顶上。

  高希利是做小买卖出身,精于算计。

  每个人心中都有小秘密,再好的朋友也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的炒货生意大不如前。

  以前他的“花子炒货”在周边几个乡镇是独头生意,财源滚滚。

  但从去年年根开始,也不知从哪里冒出那么多穷种来,纷纷效仿他的品牌,叫什么“叫花炒货”、“花花炒货”“痴巴炒货”

  ……

  没牌没名的更不必细说。

  大家都来抢他碗里的食,僧多粥少,相互压价,恶性竞争。

  高希利明显地感觉到,每天的利润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高希利是个靠脑子挣钱的人。

  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继续在炒货行里厮杀,必是死路一条。

  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目的是解放农村劳动力,工业化是必由之路。

  抬头看天,选对前进方向比低头努力更重要,有出息的人一定不能做一只蒙着眼睛在磨道里转圈的毛驴。

  高希利果断地收缩炒货战线,回笼资金,关键时刻投入卜计划的麾下。

  他又待价而沽,欲擒故纵,经过卜计划“三顾茅庐”,高希利才“迫不得已”离开炒货行业,在卜计划的帐下听令。

  【作者题外话】:码字真的也辛苦,求几张免费的银票啊。

继续阅读:第64章 日久生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兄弟恩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