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摸准了梅孟影的规律。
早晨上学、下午放学,掐着钟点骑车子,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
既不会太近,看不出来是在等她。
也不会太远,不能离开她的视线。
岳树义这些都是小聪明,掩耳盗铃的把戏,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就像一只小公孔雀,刚刚学会了抖羽毛,自作多情、自鸣得意、自娱自乐。
到了初三下学期,岳树义的成绩稳定在了班级前三。
班主任认为考中专如探囊取物。
中专好啊,学制两年,毕业包分配挣工资。
但不是谁想考就能考得上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出类拔萃,优中选优,名额实在太少,凤毛麟角。
对一个家境贫困的农村孩子来说,这是首选。
如果考高中,家里要再供三年,最后还不一定能考上大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远大的理想抱负,在一日三餐面前,黯然失色,微不足道。
老师和同学都以为,岳树义一定会报考中专的。
岳树义却退出了中专选拔考试,让人大跌眼镜,唏嘘不已。
这小子一定是吃错药,或者发神经了,王二小放牛——不往好处赶了。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岳树义一个人知道真正的原因。
他知道,梅孟影无论如何努力,她的成绩也是考不上中专的,这一点他爱莫能助。
如果他考上中专,虽然算不上鲤鱼跳龙门,也是寒门出贵子,祖坟冒青烟了。
他要是一溜烟跑城里上学了,还怎么可能天天看着,梅孟影飘着小辫在自行车上飞驰呢?
在自己破自行车噼里啪啦的伴奏声中,聆听她百灵鸟般的歌声。
她不经意的一次回眸,足以回味一生,今后的岁月,就只能在回味中默默不语吗?
家长在抱怨,同学们在猜想。
两小无猜的事,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只有老师给了一个最完美解释:
岳树义志存高远,抱负远大,目标直指清华、北大……
同学们一定要以岳树义为榜样,努力学习,考高中,上大学!
班主任这么说,岳树义开始是不信的,架不住老师天天说,以他为典型,激励全班同学的斗志,时间一长,岳树义也信了。
岳树义后来总结了,谎言要想变成真理,首先要甜如蜜、甘如醴,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关键在于重复的次数!
表白的机会无数,但都没有把握,夜空星斗无数,却在反复地数着,数着数着就睡着了。
梦中。总是在最纯净的星空中遨游,在牛郎织女身边走过。
岳树义毫无悬念地考上了高中,梅孟影却是跟头把式地跨进高中的门槛,命悬一线。
两个人并没有分到一个班里,学习任务加重了,不可与初中同日而语。
两个人虽然在同一个校园里,见面的机会,不争取是几乎没有的。
好在岳树义在初中时,打下了跟踪的坚实基础,没有机会一定要创造机会,希望总是有的,哪怕晚自习时躲在角落里瞥一眼,一夜也会安眠。
上半学期在煎熬中度日如年,下半年分文理班,这真是上天单为岳树义创造的机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老师、同学说他数理化是长项,文史是短板。
他却毅然决然地弃理从文。
有人说他,是新时代的堂吉诃德,能做到的就没有挑战性,他要挑战各种不可能。
短板又能怎么样?
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
他岳树义开始培养对文史的兴趣。
最起码有一个同学可以朝夕相处,她就是梅孟影。
梅孟影是喜欢数理化的,但是数理化不喜欢她的,成绩实在不敢恭维。
她是个多么理性的姑娘,到文班,是最明智的选择。
岳树义就这样走进了文科班。
全级部,三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
他和梅孟影想不在一个班都难,这可是命运的安排,并非人设。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去不了的地方,就像诗在远方一样。
每当岳树义走近梅孟影的身边,他的脑海里就留下她的一张底版,手动对焦,毫发可辨。
以前留存的那些记忆却上了柔光,模糊了双眼。
他在脑海中,为她建了一套影像档案,他在日记中开辟了诗坛,诗言志,又简短,不会占用太多的学习时间。
时光荏苒,就这样,流水有意,落花无情,默默度过了三个学年,两个人都名落孙山。
她继续抱着梦想复读,他也信誓旦旦重头再来。
他和她没有在原校复读,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其实他和她之间几乎没有说过话,还没有和其他同学说的多呢,因为他腼腆?自卑更主要是一种感觉,说不出口。
他特别想对她说,又怕她听不懂,更怕她听得懂。
那当然是出于多种考虑,他考虑距离产生美,他考虑到母亲东挪西凑复读费,他考虑,初中的尖子生,为何三年之后连个大专也没考上。
岳树义来到一个离家更远的中学,开始了复读之路。
开始的时候,他感觉到学的东西都会了,可能就是运气差了点,或者老师把卷子批错了成绩,才会有今天的结局。
只要坐等到明年6、7月份,一定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但想到母亲借学费的神情,想到影像库里梅孟影,他终于低下头,认真地啃开了书本。
11月,渐渐有了冬意,法桐、白杨叶子掉落一地,只有零星的几片还挂在树枝上,摇曳在寒风中。
不经意间,岳树义发现校园墙外,“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征兵广告格外显眼,偶尔还有宣传队锣鼓喧天,为好男儿摇旗呐喊。
锣鼓声打扰得同学们心烦意乱,也敲打得岳树义心神不定。
做课间广播体操的时候,岳树义做踢腿动作,扬起的土,溅到了同学张师全身上,张国骂了岳,岳挥手打了张一拳。
青春期的冲动。
曾几何时,张师全半公开地向梅孟影示好,岳树义莫名其妙地向张示威。
而这一切,梅孟影却视而不见。
这一拳,张师全没有私了,他报告了班主任,班主任要求家长来学校面谈。
没考上大学,岳树义沮丧。
交纳复读费,岳树义内疚。
违反纪律叫家长到学校丢人?
岳树义张不开口。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岳树义冲天一怒离开了校园。
从此穿上军装,背上行囊,义无反顾向军营进发,军队是所大学校,一样是可以成材的。
【作者题外话】:又到了高考季,愿学子们都有个好成绩。应个景,写一下当年的我。求银票啊,兄弟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