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这场火灾是意外,那大火烧起来的时候,崔沛凝应该属于沉睡状态;即使她睡眠质量再好,浓烟灌入鼻腔的刺激也足以让她咳嗽不已。
另外,除了浓烟刺激还有皮肤上的灼热温度,她不可能如王旭所看见的那般,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睡着了一般。
即使她真的逃不出去,被浓烟熏晕在房间里,也应该有一个离开床榻出门求救的路线,而不是像没事人一样躺着。
除非这场火灾并不是意外,而是有人使了什么手段,在放火之前就让崔沛凝失去了反抗能力。
这样一来,王旭没有听到她的呼救声,却看见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这两个疑点也就说得通了。
晏青想明白这点后,还想抓着王旭再问几个问题,不成想从长街的另一头传来侍卫巡逻的声音。
她抬起头看看天空,此时日头渐渐大了,紫禁城应该已经苏醒,不能再在这儿耽搁下去了。
晏青不忿地瞧了一眼冷宫紧闭的大门,扭头对王旭吩咐了一句。
“今日见过本小密探的事情,断不可对外宣扬!”她张牙舞爪地恐吓道,“还有,我会再来找你的!要是你协助得好,太后会奖赏你。”
说罢,便一溜烟地拐出了巷子,避过巡逻的卫队,从冷宫的另一边离开。
回宫后,她心里总觉得不妥,凳子还没坐热又起身去了寿康宫。
“你觉得崔氏之死有蹊跷?”太后的精神似乎不错,听见晏青这番推论时,也不过微微抬了抬眼。
“是,臣妾偷偷去冷宫看过,那儿的大门已经落了锁。”晏青将方才见过王旭的事情一五一十同太后说了。
“但臣妾却见到了守门的侍卫,问了他一些关键问题,觉得此事应该不是意外这么简单。”
只见太后眉头微蹙,转头朝索兰姑姑示意了一个眼神,后者连忙遣散了寝殿里的奴才,顺手把门窗都闔上了。
“皇帝已经派人连夜查验过,并没有什么异常。”太后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她坐下说,“你为何有此疑惑?”
看太后的样子,似乎对晏青说的事情起了兴趣;虽说崔沛凝被废为了庶人,但其母家在朝中的地位依然稳固。
上回崔沛凝被打入冷宫之事,崔家已经是很不满了;如果这件事上不给他们一个交代,估计是要君臣离心了!
“因为臣妾觉得,崔氏的死应该与红花案有关。”晏青道明了自己的猜想。
太后心中闪过一些模糊的记忆。
红花案?是茹充仪当日被一碗红花害得不能生育那桩案子?也就是崔沛凝犯下罪行,被打入冷宫的导火索?
“这桩红花案,是臣妾查出来的结果!”晏青提醒太后道,“当日皇上下旨将崔氏打入冷宫前,臣妾已经感觉到不妥!”
她“咕咚咕咚”饮下一杯茶,把红花案的一点向太后阐明。
崔沛凝当日承认的只有生豆乳这一项罪行,对红花是一概不知;而且那时候的证人包括小星子和琳琅,都已经死在了慎刑司的严刑拷问之下。
剩下的只有一份不知道算是什么的供状,还有琳琅房中搜出了那些十分明显的证据。
仿佛在说“来啊,来搜我啊!这些证据傻子都能看明白!”一样!实在是太过显眼!
“当时皇上怜惜何氏(茹充仪),故而迅速结案,将崔氏打入了冷宫,也不许旁人再提及此事。”晏青有些懊悔,要是当时她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太后眼中神情复杂,有疑惑,但更多的是担忧。
“你的意思是说,红花案的凶手另有其人,崔氏只是碰巧当了替死鬼?”
如果真是这样,此人心思歹毒可想而知,不仅除掉了崔沛凝这个劲敌,而且还让专宠的何蔓香少了许多威胁。
六宫中此人的存在,必定是太后的心腹大患!
“没错,臣妾认为,昨夜冷宫的火灾,很有可能是红花案的后续!”晏青扯出了一根更长的联系线。
太后听罢,张了张嘴没有说话,意思就是让她继续说下去。
晏青接过话头继续分析:“侍卫王旭告诉臣妾,昨夜他并未听见崔氏的呼救声,却透过火光看见房中有一人在榻上安睡。”
“如果真是意外的话,崔氏应该会从梦中惊醒,但是她却反常地睡着,而且连半点知觉都没有!”
太后沉吟片刻,方才开口道:“所以青儿是觉得,此事有可能是有人提前给崔氏下了药,然后再放火烧冷宫?”
晏青点点头同意:“臣妾发现,冷宫东苑和西苑的烧灼程度相差甚远,崔氏所在的东苑像是起火点,墙面都烧穿了!”
这时候,一旁站着不说话的索兰姑姑突然开口插了一嘴:“奴婢想,有没有可能是崔氏自己服了药沉睡,然后防火自戕?”
索兰姑姑一席话,在晏青头上狠狠地敲了一重锤。
她的话确实有道理,毕竟崔沛凝已经不是嫔妃,嫔妃自戕祸连九族,但庶人就没有这个担忧;会不会是崔沛凝对冷宫的生活感到绝望,不想困在这儿一辈子,所以选择了自我解脱?
这个想法在晏青的脑海中萦绕不散,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崔沛凝家世好心气高,被贬为庶人废入冷宫这样屈辱的事,她一时想不开也是有的!只是为何不在当时进冷宫动手,而要等到今天?
还有一点,即使她真的不堪重负,想要自我了断,一根白绫不就完事了吗?为何要大费周章搞来让自己昏睡的药,又放火烧宫呢?
不对啊!人都昏睡过去了,点火的又是谁?这件事情必不可能是意外或是自杀!
晏青赶忙将这个想法告知太后,太后也觉得很有道理;如果是自戕的话,手段太过复杂,这一把火更像是为了掩盖什么痕迹!
“过两日就要动身前往避暑山庄了!”太后冲索兰姑姑点点头,“哀家让索兰去暗中查一查,青儿你就先别插手此事了,免得引起皇帝的注意!”
晏青转念一想,也是,皇上如今已经疑心付知渊,倘若因为自己而连累他,是万万不值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