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老汉驱着驴车往前走了三里多的路,看见了驿站,率先跳了下来将驴车赶了进去,任大娘这才拉开帘子让人下来。
一伙人才走到店内,瓢盆的大雨就落了下来,地上很快就湿透了,风吹起雨水打入屋内,让人觉得凉飕飕的,空气中还夹杂着泥土的气息,天上乌云密布,看来这雨短时间内不会过去。
驿站的人不多,堂上摆着五六张桌子,柜台旁站着一对中年夫妇,旁边的板凳上坐着一个小二打扮的年轻的小伙子,在进来还隐约听到他朝着那对中年夫妇喊爹、娘,看来这三位是一家子。
“哟,几位客观运气真好,早了一步进店了,不知要吃点什么?”小二见到来人立马过来招呼,拿着抹布擦着桌子送上茶水,站着听候吩咐。
“给我们没人来一碗热汤面。”慕凝洛见到任大娘三人都不好意思,干脆直接开口点菜,这种驿站不像城镇里的酒馆食肆有那么多的名堂,不过简单的汤面饭菜还是有的:“再来几个菜,你这还有空房吗?”
“有有有。”小二看向说话的姑娘连忙点头,这驿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就是偶尔会来几个赶路的,用个餐也就走了,如果不是冬日严寒路面结冰不好走或者像今天这样突然变了天的,平时里有什么人会住店,这会客房都还空着呢:“您要几间?”
“给我们准备三间上房。”
“行嘞,等你们用完饭就带你们上楼。”小二跑去柜台跟他爹说了一声,中年汉子笑看了他们一眼,点了点头往后厨走去。来往的人不多,店里请人也不划算,因此一家三口包完了驿站中所有的活。
雨越来越大,夏天穿的衣服就比较单薄,风吹进来,只感觉凉飕飕的,任大娘和翠丫忍不住搓起手呵着气,小二看到了赶紧跑过去把店门掩上,腼腆的笑着:“没注意,让你们着凉了。”
“没事,小二哥你坐,我们就是普通赶路的,你别那么拘谨。”自己以前也经常在馄饨摊子上帮忙,也知道那种感觉,就怕一不注意让来用餐的客人不高兴,翠丫眼见小二不好意思,出声宽慰。
“嗳。”看着几人有大有小的,看起来就是一家子,现下也不是逢年过节,自然不会是去走亲戚,从一进门开始里面做主的居然两小孩中间坐着的姑娘,而不是年纪最长的,说是一家子吧又感觉不太像。
不过赶脚的客人很少有和自己搭话的,都是行色匆匆,有的甚至打包几个馒头就走,难得碰见,小二哥心里也开心就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时不时的看向后厨,怕饭菜做好了没看见:“你们这是往哪里去呢?”
“去京城。”一路上苏姑娘一直拿书看着,翠丫也不好意思打扰她,两个小孩不是在吵闹就是在一边打坐,她看得新奇,但也知道不能过问,爹娘都在外面赶车倒是自己一个人在车里无人说话闷得慌,现在有人说话,心里也算舒坦了一点:“小二哥去过吗?知道剩下的路程还要长时间?”
“这……我也没去过京城。”他是在这附近村子长大的,平日里和爹娘经营者这驿站,最多也就是到附近的镇上采买一些物资,更远的地就没去过了:“不过我听赶路的客人们说还要再走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这样啊。”翠丫语气低落下来,原来半个月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剩下还有那么远的路。
看到这姑娘一下就没精打采的,小二心里慌了神,自己是不是说错什么话了?刚想开口,就看到老爹朝他招着手,连忙起身往后厨走去,端出了六碗汤面,又回去一趟端出了一碗酱肉、一碟青菜和一碗豆腐汤:“店小没什么好菜,你们将就点。”
慕凝洛摆手示意不介意,拿起筷子尝了起来,这碗面中规中矩的,没有什么亮眼也没什么败笔,说不上好吃但也不会咽不下去,酱肉也平平无奇,吃了几口就把筷子放下盛了碗汤,豆腐清爽,刚刚吃完酱肉的咸腻顿时被冲散了,这菜搭的巧妙,就连一向最挑的尧宇酱肉和汤都吃了不少。
三人看到他们一桌吃的满意,也都舒了口气,这一伙人虽然都是穿着简单的粗布麻衣,看着是觉得没什么问题,但心里却总觉得有些别捏,尤其是那两小孩进来后眼睛扫过他们几次,掌柜的心里毛毛的,就像小时候跟父亲进山,被野兽盯上一样。
这雨下了小半个时辰,哗啦啦的打在门窗上,雨势不见小,天也渐渐黑了下来,官道上几匹高头大马,身后还跟着一辆马车,冒雨疾驰。
“苏姑娘,这菜挺好吃的。”无论是在野外准备饭菜还是去酒店投宿用餐她都会点上许多东西,她自己每次都没动几口,两个小孩倒是吃的比她多点,但也没多少,每次那些饭菜最后大都进了他们一家人的肚子里,任大娘眼见苏姑娘没吃多少又把筷子放下:“要不再给你盛碗汤。”
“不用了,我饱了。”到底只是凡俗界的食物,不带灵气,而且味道没有多好,慕凝洛尝了味道之后便再无举筷的想法,看到任大娘三人脸上的不好意思,笑着应道:“不用管我,你们只管放开了吃。”看见桌上所剩不多的饭菜,本来上的就不多,尧宇和绮媛都吃了不少,任大娘两口子白天里赶车也累,似乎还没吃够:“掌柜的,再来点吃的。”
听到这姑娘的话掌柜的赶紧推了儿子一把,示意他去后厨再拿点酱肉、馒头给人送上。
“这……这怎么好意思,姑娘你都没吃多少,我们……”这一路的开销都是花这姑娘的,吃的也比人家多,任老汉心里过意不去,连连推脱。
“没事,吃饱了你才能把车赶好是不是?”作为修士,慕凝洛比起常人耳目更为灵敏,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听到道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