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必须建成昆山墙
大江东2025-07-02 19:553,083

顾鼎臣与章訢结伴从苏州出发,马车之上,顾鼎臣笑着对章訢询问道:“仲祖,你可知道太仓卫是一个什么地方?”

  “这谁不知道啊?郑和曾七次从太仓浏河口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极负盛名的太仓镇洋卫有重兵把守,这可是咱们大明朝的经济和军事重镇。”

  章訢歪头看着顾鼎臣,“其实太仓对面的崇明岛更有名气,这崇明岛有咱们大明朝三大海上学宫之一,崇明学宫。那可是从宋朝一直到现在都是不断修缮的学院。我爷爷说过,这崇明岛可是一个一心向学的地方。”

  “不过太仓卫既然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港口,为什么近些年太仓卫变得越发萧条了呢?”顾鼎臣不太理解的看着章訢。

  “太仓卫之所以萧条就是因为内陆河淤塞,你不知道京杭运河加固到现在,改成河道疏浚了吗?”章訢好奇的看着顾鼎臣。

  顾鼎臣当然知道最近白昂大人开封到扬州修建的河道已经阔时3年,如今这张秋河治理之外,这本是岌岌可危的京杭运河也从加固河道变成了疏浚河道。

  只是没想到运河疏浚这件事与这太仓卫也有一定的关系。

  “是啊,这太仓卫当年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关键之地,没想到竟然因为京杭运河的局部淤泥堵塞而愈发的萧条,实在是令人遗憾啊。”

  顾鼎臣长叹一声,“看来崇明岛也好,这太仓卫也罢,都要跟陛下好好申请一下了。”

  “九和这申请自然有谢大人他们,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太仓卫重新发挥军事重镇和经济重镇的原貌,不过呢,你知道太仓最好的是什么吗?”

  章訢笑嘻嘻的撞了撞顾鼎臣,“就是那口齿留香的双凤爊鸡,你不知道这太仓的鸡,真的好吃的不得了,到时候你就有口福了。”

  章訢笑嘻嘻的说道,两个人才来到这太仓,走下马车,就看到好多百姓扛着包裹涌入城内。

  顾鼎臣看着这些百姓疑惑的对着身边的章訢说道:“太仓怎么会有这么多百姓?”

  “是啊,这又不是什么台风季节,怎么会有这么多百姓呢?”章訢也是一脸纳闷。

  “难道附近发生了什么大事情?”顾鼎臣隐隐感觉到了不安。

  “我们有官牒,不如去看看?”章訢轻声说道,顾鼎臣点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便跟章訢走入这太仓卫的城镇里面。

  只是顾鼎臣才走了几步路,便见到一个武将用刀挡住顾鼎臣等人,顾鼎臣拿出官牒,武将看了一眼官牒,低声说道:“年轻人,你怎么来这里了?”

  “将军,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这么多老百姓涌入城镇?”顾鼎臣更好奇,这是不是崇明岛附近发生了什么?

  “年轻人,你有所不知,最近台风过境,崇明岛受灾严重,如今这崇明岛的百姓涌入了太仓卫,我们正准备安排部分百姓去不远处的昆山城。”

  将军轻声说道,指着不远处排队的百姓们,“你知道那洪洞县大槐树的故事吗?他们便是崇明岛的百姓迁移到昆山的百姓。”

  “迁移?即便是台风过境,这崇明岛的百姓不至于迁移吧?”章訢不可思议的看着将军。

  “这你就不知道了,如今这崇明岛时常遇到这倭寇袭击,巡防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些倭寇涌上崇明岛,或许……哎,这些事情,跟你们说也没什么用,你们记得尽快去昆山就好。”

  将军将官牒换给顾鼎臣,“不要在这里逗留太久。”

  顾鼎臣看到将军的腰牌上面写着一个武字,小声对着将军说道:“将军,假如我们离开了,你们又该如何?”

  “这里曾经是郑和下西洋的入海口,我们必须要守好这里,不管是怎样的困难!”将军英勇无畏的说道。

  尽管将军很有底气,可是顾鼎臣隐约感觉太仓卫将会面临一场血战,这血战若是赢了还好,若是输了,昆山未必抵挡得住亡命之徒的倭寇。

  “将军,这太仓卫的驻军并不多,即便是对付小股倭寇已经是吃力,若是倾巢而出的倭寇,你这样做岂不是无谓的牺牲?不如想个办法,一劳永逸?”

  顾鼎臣说着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刘大夏和谢迁共同起草的边防加固的草案,“武将军,您看这里,刘大人已经决定加固太仓卫和昆山,若是昆山加固墙壁,这太仓卫也该加固城池,您觉得呢?”

  “可是城墙加固也要时间,如今这倭寇不知何时来,又如何能够确保一定足够时间呢?我们只能用身躯拖住他们,为你们争取时间。”

  武将军叹息一声,指着远处那白茫茫一片的地区,“那边雾重,虽然你看不到,但是那里我们已经跟倭寇交过手了。”

  顾鼎臣踮起脚眺望,却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这雾确实浓重。

  “你现在看不到那边的战况,但是我们作为军人,我必须要懂得付出与牺牲,如果怕死,又何必做军人?既然做了军人,那就要捍卫国土,不管是多么险恶的环境,是我的职责,我就不会逃离。但是,年轻人……”

  武将军拍了拍顾鼎臣的肩膀,“你河道衙门的书吏,考上国子监不容易,不要因为这个耽误了卿卿性命。”

  “我话糙,也不知道跟你们怎么说,只能尽可能的让你们尽早离开,但是,如果你们还有一点点良心的话,我想说,你既然是文人,就该比我们这下些大老粗更要保护好性命,因为你们可以造福更多的孩子和后来人。若是昆山真的要建城墙,一定要建立最坚固的城墙。”

  顾鼎臣望着这个憨厚的武将军,重重的点头。

  人们说,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句话有时候真的有道理,尤其是在这个将军的身上,顾鼎臣看清楚了一个武将对于边关的职责,他为大明朝赶到庆幸,但他也要为这个将军的话而做出点什么事情。

  “将军,您的妻儿可否让我待会昆山安置?我是昆山顾家人。”顾鼎臣拿出自己的玉佩,他希望让这个爱国的武将军能够明白他的尊敬。

  “这……不需要,我妻儿若不能跟我在一起,怕是他们也会于心不安。”将军摇了摇头。

  “将军,那我们就去昆山了?”顾鼎臣沉默半晌,再次开口。

  “年轻人去吧。”

  武将军点点头,招来几个兵丁陪同顾鼎臣和章訢前往昆山。

  这一路上马车颠簸,顾鼎臣看着窗外这些逃荒一样的百姓,心里百味陈杂。

  “九和,等到了昆山,我们再做打算。”章訢轻声劝慰道。

  “好。只是,仲祖,这昆山的王澄大人曾经是你爷爷最得意的门生,是否可以让王大人来帮助太仓卫呢?”

  顾鼎臣望着章訢,眼睛里面有着希冀。

  章訢重重的点着头,“放心,看到太仓卫这样的情况,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劝说王大人。”

  “希望王大人能够帮助太仓卫。”

  “希望。”

  与此同时,应天府国子监之内,章懋站起身,错愕的看着怀恩,“陛下现在雷霆之怒?”

  “小公主是陛下最心爱的公主,她的去世让陛下很是震怒。”怀恩点点头。

  “这长寿亭怎么可能砸到小公主呢?”章懋不可思议都看着怀恩。

  “据说是小公主贪玩前往万岁山,路过长寿亭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什么地方而被砸到。”怀恩皱起眉,“可问题是小公主怎么会去万岁山?”

  “是啊,小公主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可能一个人去万岁山?”章懋也感觉到不可思议。

  “不仅仅是小公主的事情,最近还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太仓卫那边有探子来报,说是倭寇蠢蠢欲动。陛下现在正在处理小公主的事情,很担心这倭寇会偷袭。”章懋眉毛皱的紧紧的。

  “太仓卫可是军事与经济重镇,若是这个时候出现了偷袭,郑和组建起来的港口就会毁于一旦。”

  章懋皱起眉,感觉这件事越来越奇葩了。

  “这不是最关键的?”怀恩皱起眉,“最关键的是这太仓卫和昆山太近了,现在运往昆山的石料不知道来不来得及,这城墙加固来不来得及。”

  “希望河道衙门能够让早点将石料运达。”

  而另外一边,苏州府的谢迁与刘大夏、李东阳相对而坐。

  刘大夏看着邸报,皱起眉看向李东阳,“这太仓卫最近被倭寇袭扰?李大人,这河道衙门最近的石料可是运到了昆山?”

  “差不多这个月底会到达昆山。”李东阳信心百倍的回答道。

  “怕就怕倭寇不按常理出牌,陛下全身心在宫主的丧礼上,怕是倭寇会找机会兴风作浪。”谢迁把自己担心的地方说出来。

  “若是小公主的事情出现了一点波动,或许这倭寇兴风作浪的本事会更大,如今黄河水患刚刚得到控制,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真是……”李东阳扶额说道。

  “小公主的事情,你们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刘大夏询问的看向谢迁和李东阳。

  “这件事真不好说。”谢迁轻叹一声。

  “哦?怎么不好说?”刘大夏歪头。

继续阅读:第一百四十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运河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