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兽越来越多了,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莫雨清站在禁制前,看着外界密密麻麻的妖兽们有些忧愁。
姚幼蓉则是优哉游哉的躺在蒲团上摆手道:“她们哪用得着咱们担心,宗门是不会放弃她们的。”
而后话锋一转又说道:“比起担心她们,我觉得咱们的处境可没有多好,如今已经换了六七个地方了,继续这样下去可没地方可换了。”
“你现在什么境界了。”
“元婴中期。”
莫雨清点点头,看向禁制之外的世界缓缓道:“等我化神,我们就离开。”
两个月的时光飞速即逝,外界的灾劫却如同挣脱了束缚的巨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汹涌澎湃,无情地吞噬着每一寸土地。
天空不再是往日的湛蓝,而是被厚重的乌云笼罩,偶尔有雷光闪烁,仿佛是天神在愤怒地审视着这片即将陷入深渊的大地。
如浪潮一般汹涌而至的妖兽们,它们的眼中闪烁着嗜血的疯狂,皮毛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狰狞的光泽。
它们疯了似的屠戮着一切能看到的活物,无论是森林中的走兽,还是村庄里的居民,都无一幸免。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混合着烧焦的草木味,令人作呕。
整个世界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火焰在废墟中肆虐,将一切美好化为灰烬。
街道上散落着破碎的衣物、断裂的武器,以及那些无辜生命的遗物,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绝望与挣扎。
远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但它们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成为了妖兽们肆虐的战场。狂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场浩劫哀鸣。
雷声滚滚,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兽吼声,让整个天地都为之颤抖。
在这片被死亡笼罩的土地上,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绝望与恐惧,让人心生寒意,仿佛连时间都被这股力量所凝固。
见到如此情况,各方势力都坐不住了,整个天地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搅动得风起云涌。
不论是正道那些身披金甲、手持长剑的宗门高手,还是魔道那些身披黑袍、眼神幽暗的隐秘强者,此刻都纷纷显露身形,如同星辰般点缀在这片动荡的苍穹之下。
正道之中,一位白衣飘飘的老者振臂一呼,周身环绕着淡淡的仙气,他手中长剑一挥,剑光如龙,瞬间斩向那汹涌而来的黑暗浪潮,剑芒所过之处,黑暗如冰雪般消融,显露出一片片被拯救的土地。
而那些正道弟子们,也是紧随其后,或御剑飞行,或施展法术,全力以赴地抵御着浪潮的侵袭,他们的身影在天地间划出一道道绚烂的光芒。
魔道这边,一位身披黑袍、面容冷峻的魔尊冷笑一声,双手一挥,顿时黑雾缭绕,化作一只只狰狞的魔物,朝着浪潮的反方向扑去,试图以毒攻毒,用魔物的力量来抵消浪潮的威势。
而那些魔道弟子,则是各展神通,有的操控毒雾,有的驱使妖兽,与正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同样在为了抵御浪潮而努力。
在这场天地大劫之中,生灵涂炭,无数无辜的生命在浪潮的肆虐下颤抖。
然而,不论是正道还是魔道,此刻都暂时放下了彼此的恩怨,共同出手,营救各地生灵。
他们穿梭在废墟之间,将那些被困在绝境中的生命一一救出,用他们的力量为这片大地带来一丝丝希望的光芒。
不过他们并非是什么救世主,只是因为怕失去了活人这种资源。
毕竟,仙人不是凭空出现的,还是要有人作为底色的。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生命力量,才能孕育出更加强大的修仙者,从而在这片天地间站稳脚跟。
但如今,兽潮的恐怖程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其规模之庞大,力量之汹涌,仿佛地狱之门被猛然推开,无数猛兽与异形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夜幕下,兽吼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各路人马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奋力抵抗,却如同螳臂当车,开始便损失惨重。
修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断肢残骸散落一地,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腥臭与绝望。
防线一次次被突破,人们不得不步步后退,那曾经坚固的堡垒在兽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绝望的气息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这股不可阻挡的力量面前也显得如此渺小。
终于,就连后方坐镇的“大能”们,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存在,也无法再坐视不理,他们纷纷出手,天地色变,神通璀璨,一时间,雷电交加,风暴肆虐,才勉强稳住了局势。
然而,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远超预料,即便是大能们的出手,也只是暂时遏制了兽潮的疯狂。
如此持续了整整两个月,人类与兽潮之间展开了无数场生死较量,每一次交锋都是血与火的洗礼,才终于是止住了浪潮那不可一世的势头。
不过,情况却依旧不是很乐观。厮杀仍在继续,虽然兽潮的攻势不再如之前那般猛烈,但那股翻涌不息的力量仍然足以让任何人胆寒。
如今的战场,已不需要那些顶尖强者的直接助阵,但战斗却变得更加残酷与复杂。
各地城池、村镇,都仿佛漂浮在血色的汪洋之中,艰难求生。
一间隐匿于崇山峻岭间的破落村庄,四周被苍郁的林木环绕,仿佛是大自然遗忘的角落。
此刻,尽管外界妖兽横行,肆虐无数村落,但此地却奇迹般地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宁静,仿佛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将那些恐怖的威胁隔绝在外。
是妖兽尚未察觉到这片隐秘之地,还是此地偏远的地理位置让它有幸逃脱了劫难?
村民们心中没有答案,但他们将所有希望与安宁,都寄托在了那位传说中的“上仙”身上。
夜幕低垂,月光稀薄,村头的老槐树下,气氛凝重而庄严。
一位满头白发、背脊佝偻的老者,双手紧握着一根磨得发亮的拐杖,膝盖重重地磕在布满青苔的石板上。
“仙人在上,凡夫孟乔,遵照古训,封灵女而来。”他的声音颤抖,带着几分虔诚与恐惧,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整个村庄的命运。
老者身旁,站立着一位面色慌张的妙龄少女,她的双眼闪烁着不安的光芒,与这寂静的夜晚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衣着简陋,由粗布缝制,却难以掩盖她身上那份超凡脱俗的气质。少女的肌肤如玉般温润,稚嫩的面庞纯净无瑕,仿佛未经尘世沾染,一眼望去,足以让人忘却世间的烦恼与纷争,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怜爱。
微风拂过,带动了她额前几缕散乱的青丝,少女下意识地抿了抿唇,那双清澈的眼眸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责任的坚持。
夜色中,似乎连虫鸣都为之静默,老者的祈祷声在寂静中回荡,与远处隐约可闻的山风交织在一起。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周围林木之间,薄雾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飘出,缭绕在每一寸空间,给这幽深的林间小径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老者见状,脸色骤变,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言喻的恐怖之物,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连带着手中的拐杖也“笃笃”作响,他更是不敢抬头直视前方,生怕触怒了那不为人知的存在。
那少女紧随其后,感受到气氛的诡异,也连忙将头低下,双手紧紧拽住衣角,指尖因紧张而不自觉地发白。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而冰冷的气息,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而艰难。
片刻之后,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这死寂,每一步都踏在了两人的心弦上,令他们心跳加速,几乎要跳出胸膛。
一道修长的身影缓缓出现在二人面前,如同从虚无中走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两人不敢有丝毫动作,只能卑微地低着头,视线中仅能捕捉到一双干净得近乎不染尘埃的白靴,靴面上细腻的纹理在微弱的光线中若隐若现,透出一股不可侵犯的高洁。
随着这双靴子的靠近,一股难以言喻的清冷之气自上方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顺着两人的脖颈缝隙悄然侵入,仿佛连灵魂都被冻结,令他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与敬畏,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得更加剧烈。
四周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连呼吸声都变得微弱而颤抖。在这漫长的沉默中,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老者因长时间保持低头的姿势,腰酸背痛之感愈发强烈,几乎要支撑不住。
如此他才小心翼翼地,用尽了毕生的谨慎,缓缓睁开一条缝,试图窥视周围的情形。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愕然——那些诡异的云雾、压抑的气息,以及方才那股令人心悸的威压,竟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更令他惊慌的是,自己身旁原本站着的那名少女,也不知何时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被这片神秘之地无声地吞噬,只留下一片空旷与寂静,让人心生寒意,不知所措。
哪怕如此,他也并未直接离开,而是在地上磕了几个头,称赞了许久的仙人之名,才肯离去
再说那女子只觉眼前景象猛然扭曲,仿佛被无形的巨手猛然一扯,周遭的一切瞬间变得陌生而奇异。
当她定下神来,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处幽深莫测的山穴之中,四周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灵气波动,令人心旷神怡。
山穴的墙壁上,一幅幅仙神雕画栩栩如生,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威严与神秘,仿佛它们正静静诉说着上古时代的辉煌与沧桑。
宝光灵石镶嵌其间,散发着柔和而耀眼的光芒,将整个山穴映照得如梦似幻。
更为奇特的是,那些古怪铭文在微弱的光线下若隐若现,它们扭曲缠绕,宛如活物,释放出阵阵古老而强大的力量波动,光是看上几眼,就让女子的心头涌上一股难以名状的敬畏与好奇。
正当她试图从这些奇景中汲取更多信息时,脚下的地面突然变得不再坚实。
一片洁白无瑕的白云悄无声息地从地底涌出,宛如一只温顺的巨兽,猛然间将她轻轻托起。
女子猝不及防之下,惊呼之声脱口而出,声音在空旷的山穴中回荡,惊起一阵阵回音。
但紧接着,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连忙伸手捂住了嘴巴,眼神中满是惊愕与不可思议。
为了在这突如其来的“飞行”中保持平衡,女子不得不放弃最初的惊慌,小心翼翼地调整姿势,最终半蹲着伏在了云朵之上。
随着云朵缓缓向前飘动,她只觉耳边风声呼啸,身边景物飞速倒退,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体验涌上心头。
而脚下的白云似乎有着自己的意志,带着她穿梭于山穴的曲折幽径之中,每一次转弯都让她心跳加速,紧张而又兴奋。
在这紧张激烈的旅程中,女子紧握着双手,目光紧紧锁定前方未知的深处,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发生一切的期待与好奇。
足足飘行了一刻钟,烛光摇曳,影子在凹凸不平的石壁上跳跃,营造出一种莫名的紧张氛围,她才终于来到了一处气势恢宏的石门之前。
这石门高耸入顶,石质古朴,透着岁月的沧桑与神秘。
两旁的石壁上,刻着一排排小字,字体古朴苍劲,仿佛蕴含着某种古老的力量。
她虽是不识字,但目光触及这些文字的一刹那,一股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那些字的意思竟瞬间便如灵光一闪,清晰地浮现在了她的脑海中:“紫府流霞,玉阙含光,太初有道,元炁鸿蒙,九宸垂眄,三境通章,黍珠凝露,云篆昭彰,炁归元海,神返虚堂。”
这些文字如同咒语般在她心中回响,虽然她不懂其中的真正含义,但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高远意境和玄妙之理,却让她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震撼。
她的心跳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她,让她对这石门后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渴望。
她不由自主地伸手抚摸着那些石刻,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让她清醒了几分。
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在微微颤抖,这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让她既兴奋又有些不安。
随后,那沉重的石门仿佛被无形之力缓缓推开,伴随着一阵古老而庄严的回响,她轻盈地自云端踏下,每一步都似乎在云端与实地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
步入石门之内,眼前的景象瞬间变得豁然开朗,宛如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踏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此地,竟是一处装饰得喜气洋洋的新婚洞房,四周被层层叠叠的红纱与红菱紧紧包裹,它们随风轻轻摇曳,如同火焰般跳跃,将整个空间染上了一层温暖而热烈的色彩。
烛光摇曳,无数个大红的喜字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引领着她步入这片幸福的海洋。
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那是供果特有的甘甜与芬芳,它们整齐地摆放在前方的桌上,色泽鲜艳,晶莹剔透,令人垂涎。
她的鼻尖轻轻耸动,那香气便如丝如缕地钻入心脾,令她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渴望与期待。
“诵念你看到的口诀,出现在你面前的一切便是你的机缘,接受它,孕育灵光,感悟一切。”突兀的一道清冷之声钻入她的耳中,女子先是一愣,随后想起了离开前,村长与自己说的那些话,以及教给自己的口诀。
当即闭起眼睛背诵了起来,而后周围竟是响起了敲锣打鼓之声,再次睁开眼睛,便看到自己不知何时坐在了床边,脑袋上蒙住了红纱。
下一刻,一道人影缓缓走来,慢慢挑开了那红纱。
女子抬头看去,面前的男子身着一袭大红锦袍,领口袖缘绣着缠枝并蒂莲,金线在烛火下流淌着细碎的光。
乌发以同色玉冠束起,几缕碎发垂在鬓角,衬得面如冠玉,眉峰似裁,一双眼瞳亮如寒星,笑时眼角微扬,竟带了几分少年人的清朗。
鼻梁高挺,唇线分明,唇边那点笑意落在红袍映衬下,既添了几分喜庆,又藏着几分说不出的俊朗温润,教人望一眼,便觉心头微动。
只是一眼她便痴了,她从未见过如此俊俏之人!
对方并未言语,伸出手触摸女子的脸颊,女子的脸颊瞬间便红了,她何曾被如此对待过,独属于男子的阳刚之气愈发的靠近,她的身子开始变软。
不过片刻,烛火摇曳,蜡液滴溜溜滚到桌上,一滴一滴,愈发的浓厚,房间光影疯狂摇曳,片刻后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蜡液四溅,烛火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