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你才多大?”康熙生气道。
宁安上前抱着康熙的手臂说:“皇阿玛你先别生气,你听宁安给你解释。宁安去江南不止可以帮你查案,还可以帮你寻找人才。自古江南多才子,儿臣可以扮作男子进入书院,帮你挖掘人才。”
康熙语重心长道:“你才七岁,皇阿玛不放心你。”
宁安反驳道:“皇阿玛,儿臣实在厌倦宫中生活,宫里一群女人斗来斗去,儿臣好烦,真的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儿臣知道外面很危险,可还想飞出去。”
康熙最终点点头。康熙对宁安道:“朕给你约法三章,你若答应,朕便放你去江南。”
“好,好,我都答应。”宁安高兴道。
“第一:不对外人显露身份。第二:只准查案,不准办案。第三:要一直着男装,不可泄露女子身份。”康熙道。
宁安保证道:“皇阿玛放心,儿臣必会做到。”
“好了,你先回寿康宫,对皇太后以及你身边的人不可露出半句。”康熙叮嘱道。
宁安行礼道:“儿臣告退。”
这日,康熙派梁九功去寿康宫接宁安,宁安到了乾清宫准备扑到康熙怀里撒娇,忽然看见康熙身边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宁安猛地止住动作,在快要摔倒的时候,被他扶住。
“宁安,你是大孩子啦!可不能莽撞,知道吗?”康熙道。
康熙见宁安一直看曹寅,便对她解释道:“这是曹寅,他母亲孙氏是朕的乳母,他曾经是朕的伴读,朕准备让你作为他的嫡幼子去江南。”
宁安了然地点点头。康熙对曹寅道:“朕将爱女交给你了!你待她如自已的孩子一样便可。”
曹寅点点头,回道:“臣必会护公主安全。”
宁安对曹寅道:“大人不必过于担忧,宁安既作为大人的孩子,必定服从大人管教。”
“皇阿玛,儿臣在江南的名字,叫曹安如何?”宁安询问道。
康熙赞同道:“曹安?这个名字不错,那就这这个吧。”
翌日,宁安乘船前往江南。宁安离开宫除了康熙,皇太后,太皇太后知晓,其他人并不知晓。
其实,宁安在康熙那里看到另一个自已时也是吓一跳。后来才知道她脸上带的是面具,宁安才知道世界上真有面具这种东西。康熙告诉宁安,她离宫后,会有暗卫代替她在宫里。
船走的并不快,十几天后才到江南,曹府的人在码头连续守着几日,才见到宁安一行人。
此时正是春季,宁安一行人下了船,上了马车。马车大约行了半个时辰左右,终于到了曹府。
曹寅之父,曹玺和曹孙氏得到曹安要到了的消息,早早地在正堂等着了。曹孙氏共有两子,长子曹寅,次子曹宣。曹寅的妻子是李氏,曹宣的妻子是那拉氏。
今日在曹府等宁安的有曹玺,曹孙氏以及那拉氏。那拉氏看到老爷子老太太一大早在正堂等老大家的幼子,差点没把自已的帕子扯破了。当年她生儿子的时候,也没见老爷子老太太多么重视。
那拉氏心里想着,如今这人还没到,两人就早早地候着了,老太太也太偏心了些,都是儿子,凭什么让老大家的压自已一头。不过,那拉氏心里再不甘也只能忍着。
见到坐在正堂上的曹玺,曹孙氏。宁安立即行礼道:“孙儿安哥儿,见过祖父,祖母。祝祖父祖母身体安康。”
曹孙氏立即扶起宁安,将她扶到旁边的椅子上。看着宁安,曹孙氏赞道:“安哥儿长得真好,这眼睛很灵动,透着一股机灵劲。”
宁安笑着道:“祖母可不要夸安哥儿啦!孙儿感觉挺不好意思地。”
曹玺对宁安道:“既然你父亲,将你送回江南读书,你要好好读书,不可学其他子弟那样,偷奸耍滑。”
宁安道:“孙儿谨记祖父教诲。”
曹孙氏吩咐身边的李嬷嬷,带宁安一行人去梧桐院,曹府后院很大,梧桐院是离曹玺夫妇居住较近的院子。
宁安大致观察了自已住的院子,院子不大但景色齐全,屋子的布置也符合宁安的喜好。
宁安身边没带宫里任何人,在京城时曹寅派了一个嬷嬷,两个丫鬓和三个奴才随她到江南。等她到江南后,她们又走了。所以曹孙氏为宁安安排一个书童,四个大丫鬓,四个小丫鬓。宁安给书童起名济安,四个大丫鬓按梅兰竹菊排名,小丫鬟按琴棋书画排名。
翌日,宁安在曹府与其他成员相见,见到了曹宣的儿子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