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了朝廷上那一堆乱糟糟的事情,顾辞和宁禾的日子过得倒也是惬意,他带她看遍了这世间美好风景。
由京都出发,途径青州,如今是在江南这个烟雨小镇。
再次回到江南彭城,宁禾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看着有些熟稔又更多是陌生的街道,以及热闹非凡的吆喝声,她掀开车帘往外看了好几眼。
京城的生活哪有彭城的自在?
顾辞更是干脆直接,在彭城买了一处三进三出的宅院。更是知晓宁禾喜好,宅子前就是一条繁荣热闹的街道,宁禾想看热闹,想吃美食,看杂耍,听曲儿都应有尽有。
舟车劳顿,宁禾动了动酸疼的胳膊,抵达彭城那一刻。她感觉通身舒畅,一点乏累全无,饶有兴致盯着四周的景致。
脑海里想起那些日子同顾辞在彭城时的点点滴滴,满满的回忆。
终于抵达宅院,宁禾舒展筋骨,院子的布置与摆设竟与在京城住时,近乎一模一样。
当晚,就趁着暮色四出了门,两人双手相握食指合心去了彭城赫赫有名的酒楼。彭城的第一顿饭,他们吃的很丰盛,菜肴皆是色香味俱全,看着就叫人食指大开。
待用过晚膳,外面已经是华灯初上,街道上依旧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宁禾看着繁华的街道,闭着眼睛享受此刻的静谧,心里从未如此的舒畅。
两人携手回了宅院。
“有封信,要不要看?”顾辞抬眸看了一眼往自己嘴里塞葡萄的女人,低声说道。
宁禾微微抬眼,眸中仍旧像是藏了星星一样,“嗯?是京都的嘛?”
虽说二人已经携手走过将近二十个年头,可宁禾还仍旧像是一个小女人一样。
顾辞依旧宠她宠的不行。
“嗯,京都的。”
“京都的吧,我想听你念。”
顾辞坐在了宁禾身侧,缓缓打开了京都寄来的一封信,男人醇厚沙哑的嗓音在院子内慢慢响起。
是承意写的。
:父王、母后,见信安。
您二位已经走了小一年了,女儿很是想念你,前两天桃姑姑来宫中陪女儿了,她同女儿说了一些你们年轻时候经历的事情。
父王可能不是一个‘好父王’,但他一定是一个好夫君。
也并非是说父王做的不好,女儿小的时候他也把女儿宠的天上的星星都能摘下来给我,甚至在父王心里,那时候就差点超过母后你了呢
桃姑姑说承意刚出生那段时间,父王几乎整日抱着小承意不撒手。
可是慢慢的,哥哥、我,逐渐大了起来,也甚是顽皮。
这个顽皮是真的。
所以一直从那个时候到现在,父王几乎都待我们很严厉,所以才会说他不是一个‘好父王’。
可父王是真的很爱很爱母妃。
对了,太子哥哥要成亲了。小时候桃姑姑和严叔叔成婚生了个小姑娘,太子哥哥那时就对她颇为宠爱,我也一直很喜欢这个妹妹,我相信,父皇和母后定是同意的。
至于大婚,路途遥远甚是颠簸,父皇母后不必特意赶回来,我会写信告知父皇和母后近况的。
最后,我想的说的是,很想念母妃和父王,想要告诉父王和母妃宫中一切安好,你们在意的人也都安好。
近两年父王和母妃应当是不会回来了,不过还是希望能够一家人一起吃一个团圆饭。
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吃药,好好吃饭,好好玩……
“署名,承意。”
最后几个字念完之后,宁禾已经哭的眼泪止不住了。
“好了,眼睛会不舒服。”
顾辞没说话,只是宠溺的看着身旁的女人“冷不冷,要不要给你拿一个披肩?”
宁禾摇了摇头,顾辞便将她抱紧了一些。
“阿辞……后悔吗?遇见我。”
顾辞低低笑笑,随后握住了宁禾的手,稍显强硬的十指相扣,“只后悔没早一些遇见你,从青梅竹马开始,倒也不错?”
宁禾伸手拭去了自己的泪水,抱着他的手臂,靠在了顾辞的肩膀处。
“你要答应我,不要比我先走,我怕我承受不了。”
“好。”
“你说,下辈子我们还会遇见吗?”
“会。”
“万一……万一下辈子,我们都不记得彼此了怎么办?”
“我活着便为了遇见你,找到你,爱上你……所以不会出现这个万一。”
“顾辞。”
“嗯?”
“你为什么那么宠我啊。”
“因为顾辞爱你。”
游山玩水这个梦想也算得上是兑现了,只不过要说走遍这世间每一处,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二人走走停停,在某一处安定一段日子,然后在去一个新的地方。
听了许多新鲜故事,看了许多新鲜景色,唯一不变的,是他们身边陪着彼此的那个人。
出去了大概三年多,顾辞和宁禾去了一趟顾辞母亲的故国大燕国。
在大燕国待了小半年,宁禾和顾辞二人几乎日日都在一起,开心的不行。
但到了离开时,宁禾哭的不行。
顾辞在路上哄了她好久都没哄好。
可没想到回宫第一日就忘记了离开的悲伤。
因为见到了顾烨的孩子,古灵精怪的,实在是太可爱啦!
宁禾抱着都不愿意撒手,日日看着这个鬼机灵。
顾辞本来想要拦着,可后面顾及到她好不容易好转的心情,也就暂时让她陪小朋友玩两天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