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的事,林副校长尽取笑我!”
苏吟认真道:
“我原生家庭的原因,导致我幼年不太好,过得很苦,头回看见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多嘴了两句,还怕老师会介意呢!”
纪老瞧着有些落寞,扯了扯嘴角道:
“不谈别人了,我看看你的卷子写得怎么样了!”
一说到卷子,苏吟都有些心虚了:
“这卷子,我都还没写完呢!”
她平日里看小说,看书那是一目十行,一到了数学,那都是挑的题目短的来做了。
苏吟看见老师都是下意识藏起来自己不想给他们看的东西,莫名有种心虚之感。
毕竟她还是挺喜欢耍小聪明的!
“我看看!”
纪老也不耽误时间了,抽过苏吟的试卷打开一看,好家伙,基本上占了半页纸张篇幅的题目都没写,而且下午苏吟没事儿干,光顾着睡觉和看书了。
林副校长觉得这副生活气息的很浓的场景有些好笑。
最后的结果是苏吟必须要等试卷做完了才准走!
晚饭都还是芳姨送来,给林副校长一个盖儿当做碗一块吃了。
“还以为你们在艰苦奋斗呢,没想到晚上这伙食也够可以的呢?”
林副校长尝了一下:
“这肯定是小苏同学家的厨子,一尝都尝出来了!”
林副校长祖籍是湘省的,不过来京城来得早,饮食习惯早就改过来了,这些饭菜都是新鲜的时候就做出来了,口感都是最好的!
纪老慢慢吃着,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自己儿子儿媳来看望手上的婆婆,都是空着手来的,而苏吟身为自己的学生,就是这样薄薄的一层关系,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
他觉得自己能遇上苏吟这样的学生是自己的幸运。
饭吃完,林副校长也算慰问完成,他还挺不好意思,过来看望病人,虽说带了些果篮,但他还蹭了一顿饭,怪不好意思的!
“成,那我先走了!”
林副校长打了个招呼,随即同老太太道:
“师母,你先好好休息,下次我再来看你!”
这个称呼,倒让林副校长有些许尴尬——苏吟也这么称呼,自己都比她大一轮了,论起辈分来,她还要喊自己一声师兄呢!
林副校长已经不敢再接着这个想法想下去了,匆匆转身离开了。
苏吟看着纪老解题的思路,快捷还简单,复盘的时候也是看入了迷。
“还好我这一路上学过来,都得遇良师!”
苏吟感叹了一下,认真道:
“若不然凭我学习的粗心,别说参加竞赛了,就是连竞赛的边边儿都摸不到。”
纪老知道这孩子说的是真心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孩子总是会时不时反思自己。
“行了,你快去那边沙发上写吧!”
纪老帮她把用具放在沙发上,盯着苏吟做竞赛题的同时,还能有空照顾自己的老伴儿。
其他的学生的竞赛问题,大多都是在课堂上完成了,除此之外就是下课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有基础的竞赛选手。
除了苏吟,因为她是后来才参与到数学竞赛活动的。
苏吟到不觉得这些题有多难,就是懒得动脑子,认真做的时间过得很快,夜幕降临的时候,她就写得差不多了。
“写完了!”
苏吟这次写,倒是没有节省步骤,非常详细地将所有的步骤都罗列了:
“这些步骤都写完,要花的时间比之前的快一倍都不止。”
纪老眼睛一亮,拿过来上下全都扫视完,还算是比较欣慰的,说了这么多次,苏吟终于听进去了,还是觉得挺不容易的。
他没做过的天才,所以不知道天才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这。
“成,你先回去吧,下次来的时候,正好就再看看我纠正的!”
纪老还没看正确率,但是能动笔都很不错了。
“行!”
苏吟应了声:
“老师,我在南边准备重新弄个楼盘,到时候您来帮我测绘啊!”
“哎呀,我一把老骨头了……来回颠簸也不知道行不行,而且,羊城那边人挺多的,招几个人应该也挺容易的吧?”
纪老摆摆手,觉得有些吃不消。
苏吟的这个考虑,其实也算是从长计议,毕竟纪老这样的家庭,这下面的儿孙辈不把他啃食殆尽,那都不会结束的。
“老师,其实您和师母年纪已经大了,我知道你们想着跟儿孙一起住着能颐养天年,但是自古以来有句话,远香近臭……”
苏吟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倒不是我在这之间挑拨离间,真等到您二老身体机能都倒退了,您的这些儿孙辈,真的能照看您们左右吗?”
“依我的想法,还不如您二老分家,各顾各的死活罢了!”
苏吟这话说的没错,难倒还能真有人将其照顾从头到尾吗?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啊!
“我先走了,您早点休息!”
苏吟鞠躬后,才带着自己的东西缓慢后退关上了门!
老太太动了一下,纪老便帮着她翻了个身,方才那番话,老太太也听见了。
“小苏啊,是个好孩子,这样好的孩子,如果是我们家的孩子就好了……”
老太太说了这句话,反而被自己逗笑了:
“我哪里有这种夫妻,小苏能叫我声师母,都很不错了,这么切身处地为我们考虑……其实的我觉得,老大他们不至于做到这种程度!”
纪老叹了口气:
“你不知道,我就一个名额京大附中,让谁去,都一碗水端不平……”
老太太也叹了口气:
“是啊,这生孩子养孩子,竟然给自己养出一对冤孽来!”
“能不能做到这种程度我们都没法预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纪老思虑再三道:
“羊城那个事儿,估计就是寒假了,我想着你身子骨不好,接了这个活,我也好带你去羊城散散心,不至于面对这么一家子糟心玩意儿!”
两位老人对视着,两人携手走了很远的路,从参加工作认识,到现在,都走了至少三十个年头了。
大半生都是和对方度过的。
这一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呢?
想来一只手也可数的出来了,纪老只是心疼自己的媳妇,年轻的时候他做研究,小琴就在家操持家务,照顾三个孩子。
照顾一个孩子都不容易,更何况是三个,这忙得晕头转向,愣是倔强不愿意喊一声苦,就靠着两人那微薄的收入拉扯大三个孩子。
家里虽然清贫,但也是隔三差五能吃点荤腥,孩子们茁壮成长,她倒是越发瘦弱下来。
后来孩子们长大了,成家立业,她又是努力操持,维持家庭关系。
能得这样一位妻子,是他的福气。
“小琴,这么多年来,我没让你享上福,真是苦了你了!”
纪老轻轻抱住做自己的夫人,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