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父皇您试想一下,我所说的这些,难道父皇你不给国舅,国舅就没有吗?“
昊天笑道:“这不过是把国舅在暗中本来就掌握的权利,在还给他而已。”
皇帝想了想后,终于同意了这个方案,并吩咐道:
“那好,此事就暗你说的办了,这段时间你就待在京城,若是有什么变故,朕还要找你商议。”
“儿臣遵旨!”
……
翌日清晨。
早朝如往日一样召开,今天的朝堂上,气氛很压抑,似乎每个人的神态都带着疲倦,显然是昨夜未曾休息好。
皇帝坐在首座,闭目养神,一副泰然自若、胸有成竹的模样。
其他大臣则窃窃私语着,议论纷纷。
突然,司礼太监大喊一声上朝,众大臣纷纷跪了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睁开眼睛,轻咳一声,朗声道:“平身。”
等众人谢恩后站起来,他深吸一口气,道:
“昨日,国舅突然向朕提出要高老还乡,退朝之后,朕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天潮国不能没了国舅这样的肱股之臣。”
“所以,朕决定再劝导国舅一番,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这番话一落,现场的大臣们顿时就愣住了。
谁也没有料到,皇帝一大早说的第一件事,居然是这件事。
他们哪会有异议,对他们来说,国舅能够在朝中坐镇,他们能心安太多了。
于是,众臣纷纷道:“陛下圣明!”
“好!宣纸,让人把国舅,请到金銮殿来!”
“是!”
有人领命而去,很快便将国舅请了进来。
刚进门,国舅便一改昨日的模样,衣冠整洁、满面红光的走了进来,似乎真的告老还乡,一身轻松了一般。
其实,在他接到要回金銮殿时,心中还在担忧着,这是不是一场鸿门宴。
好在传旨的太监是他的人,向他复述了一遍朝堂上的情况后,这才放心大胆的来了。
见状,皇帝微笑颔首,温声道:
“国舅,朕看你气色不错,哪有半点暮年的模样?”
闻言,国舅赶忙拱手作揖,一派谦卑之色道:
“陛下谬赞了,老臣确实是年纪大了,精力比不得往昔罢了,若不是这样,老臣哪愿意离开朝堂,还想再为陛下奋斗几年!”
“唉,国舅客气了,你为朝廷鞠躬尽瘁,忠心耿耿,朕一直都看在眼里,国舅真是谦虚了。”
皇帝笑道:“今日,我找爱卿前来,其实就为一事,朕左思右想,觉得身边不能没有爱卿的辅佐,朕决定,不但要恢复你的所有职权,还要赐你统筹六部和监察百官之权,爱卿觉得如何?”
国舅一愣,这是个什么情况?
他想了想后,还是觉得小心为上,当即拱手道:“陛下,老臣真是年事已高,怕是担不起重任了,要不陛下还是另寻他人吧?”
“不,爱卿此言严重了。”
皇帝笑呵呵道:
“朕心意已决,而且因为这段时间的操劳,朕也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朝堂之事,我也觉得暂时尽数交给爱卿。”
“还有,宇儿也在回京的路上,这次他回来,是要商议对赵开战的事,等他回京了,赵国的战事也需要爱卿多加操心。”
大皇子回京,居然是为了这事?!
国舅顿时瞪圆了眼睛,他昨夜还在提心吊胆,觉得大皇子这时候回来,怕不是要对付他的。
可现在,他立马就打消了自己的所有顾虑。
是了,前线战况不明,之前就一直在讨论是否要反击赵国,看来大皇子回来,是真的筹划这件事的。
“爱卿,圣旨早已拟好,你若是不肯接旨,朕也很为难啊!”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
在众臣期盼的注视下,国舅终于伸手接过圣旨,激动道:“陛下,既然陛下如此信赖老臣,老臣发誓,就算拼上最后的一口气,也绝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嗯!”皇帝笑道:“朕后面一段时间,就暂时不上朝了,朝中之事,众臣需听从国舅之调遣,还有异议吗?”
“臣等遵旨。”
“嗯。”皇帝微微颔首,随即摆手示意道:
“退朝吧!”
说完,他就转身离开了,留下一群傻愣愣的大臣。
这就结束了?!
皇帝今天怎么就变了副态度!
他们原以为,至少还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不过,众臣也不是傻子,知道现在的国舅,可谓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于是乎,一个二个纷纷上前道喜。
“恭喜国舅了,陛下这么做,足以看出国舅对天潮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