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李易趁今日无事,跟方师爷请了个假,想去街头逛上两圈。
这家伙最爱吃臭豆腐,一上街就直奔臭豆腐摊位买了几块。
谁知道还没来得及吃到嘴,一个老汉便冲上来抢他的,还在里面吐了一口涂抹。
这回李易当然不乐意了,就跟人吵了一架。
最后臭豆腐没吃成就,气呼呼地回府了。
谁知道前脚刚回来,后脚京兆府就来人了。
一路到了京兆府,董辉他们因为是步行,这会子还没到。
苏沅绾命方大娘击了府衙门前的大鼓,随着一声威武,朱赤整整齐齐坐在了京兆府大堂。
朱赤一眼看到苏沅绾,走下堂来,躬身道。
“靖远王妃。”
苏沅绾道直言道。
“朱大人别来无恙,听闻敝府账房当街行凶杀人,本妃想看看尸体在哪里。”
朱赤的女儿嫁给了楚靖慕,他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
如今成了郡王的岳父,自然今时不同往日。
朱赤严肃道。
“来人哪,把尸首抬上来。”
不一会儿,一具老汉的尸体被抬了上来。
珠儿忙伸出袖子想遮住苏沅绾的眼睛,并把她往后面拉。
苏沅绾拂开珠儿的手,走上前去,问道。
“仵作可验尸了?”
方大娘想去看看尸体,衙役上前阻止,毫不客气地一把推开衙役。
蹲了下去,仔细查看尸体。
朱赤道。
“已经查过了,并无外伤,也没有中毒迹象。”
这意思就是不是被人打伤死的,也不会中毒死的。
就是李易跟人发生冲突,老汉情急之下被气死了。
苏沅绾瞥了一眼,道。
“所以这就是董大人说的蔽府账房当街行凶?”
朱赤忙道。
“董大人口无遮拦,贵府账房是导致老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并未当街行凶。”
方大娘站起身,摇了摇头道。
“没有殴打的痕迹,也没有中毒迹象。”
这个时候董辉押着李易也到了,身后跟着方师爷和杜仲。
朱赤向苏沅绾告了罪,便坐回了堂上,拍了惊堂木,怒道。
“李易,张三告你气死他父亲你可有话要说。”
李易吓得两股战战,浑身发抖,忙道。
“小人冤枉啊,小人走的时候那老汉还好好的吃着小人买的臭豆腐,一点都没有生气,何来气死之说呀。”
朱赤怒道。
“张三,你父亲真是被他气死的?”
张三一口咬定。
“就是被他气的,好好的人,怎么会突然就死了?”
阿修悄悄来报,说今日靖凌王府的管家来找过张三,之后就传出了张老汉死亡的消息。
苏沅绾冷笑道。
“你父亲一大把年纪,大庭广众之下抢人吃食,做出如此丑态,到底是被谁气死的?”
张三耍无赖道。
“小人家贫,没有办法。”
苏沅绾冷笑道。
“家贫,你妻子还穿上了丝绸,你儿子还买了那么多炮仗?”
张三有些扭捏道。
“小人惧内,没有办法。”
方师爷带着他标志性的扶胡子动作出来了,道。
“王妃,属下觉得尸体还得查,必定有什么被忽略的地方。”
苏沅绾点头道。
“本妃也是这么觉得。”
朱赤拍着惊堂木喝道。
“放肆,如此忤逆不孝之人,还敢咆哮公堂。来人呐,先拖出去打二十大板。”
苏沅绾忙道。
“朱大人,人命关天,本妃能否对尸体再行查看。”
朱赤便应允了。
“来人,请仵作再次查看。”
不一会儿张三的二十大板就打完了,由于人家是原告,当堂指认被告是人家的权力。
朱赤命衙役抬把他抬回公堂,张三依然不服,继续咆哮公堂,说自己冤枉。
苏沅绾佩服不已,还挺抗揍。
看来嘴硬的不只是死鸭子,不要脸的人嘴也能很硬。
她就奇怪了,张三虽然不是什么家财万贯的大财主。
但是衣食温饱总不成问题,却让自己老爹饿的当街抢吃的,就在还能冤枉?
朱赤狠拍惊堂木,怒道。
“大胆刁民,本官早已派人查实,你把父亲赶出家门,让他衣食无着。故而一把年纪时常为了一口吃的丑态百出。还不是不孝?”
张三这才停止了大喊大叫,嘴里鼓鼓囊囊说些什么。
被朱赤一个惊堂木,给拍得不情不愿闭上了嘴。
朱赤起身请苏沅绾回避,怕血腥场面冲撞了贵人。
她想都没想就摇头拒绝,来都来了,就必须得看个清清楚楚。
别人能看的,她苏沅绾也无惧。
今日她偏要亲眼目睹这大堂验尸,看看她靖远王府的人是怎么当街行凶的。
楚靖夜在的时候,府里个个安分守己的,难不成靠山走了,还张狂起来了?
这明显不是一个拥有正常智慧的人,能搞出来的事儿。
李易在靖远王府多年,虽然胆小怕事,但是从未有他缺心眼儿的传闻。
仵作已经准备就绪,各种小刀、小锤、小锥子摆了一地。
先是用银针刺了口鼻和胃液,并未变色,由此推断出不是中毒死的。
接着又把衣服脱去,仔细查看四肢和躯干,也没毛病。
正准备上报朱赤,此人不是被谋杀的。
苏沅绾忙道。
“慢着,朱大人光看表面能查出什么,怎么就断定不是被谋杀的?”
还没等朱赤开口,张三就不同意了,大喊大叫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小人父亲的身体不能毁坏啊。”
苏沅绾想笑,你爹口鼻和腹部已经用银针刺穿了,身体已经受到损伤了。
刚才不叫这会子叫起来,生怕人家不知道你爹尸体有猫腻还是怎么有什么不可见人的?
张三接着又痛哭流涕他可怜的老爹,死了还要做回不孝子。
被人损伤身体,万一下去以后被祖父母打骂谁付得起责任呀。
朱赤想了想,道。
“仵作,开膛破肚,剃去头发。”
张三哭道。
“小人不告了,求你们别让小人父亲下去以后难做人呀。”
闹到这个程度了,靖远王府的人都已经拿来,有罪没罪都得给个准话。
张三想息事宁人京兆府也不会同意,必须得查个水落石出。
朱赤命人拉回张三,一时间观者流泪,闻者伤心。
堂外众人一致指责靖远王府仗势欺人,官官相护,让老百姓没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