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剑门关
金堤河2025-07-02 20:232,452

又一个回合,他就施展绝技,痛下杀手了。

  迎着高彦俦泰山压顶劈来的一刀,田重进长枪枪尖把大刀拨开,随即就变换招法,一个长蛇吐芯,枪尖直指高彦俦胸口奔去。

  高彦俦大惊,忙举刀杆上挑田重进枪尖,但他速度仍是慢了一拍,田重进的长枪仍是刺进了他的前胸内。

  高彦俦惨呼一声,失缺了性命。尸体被田重进一下挑上半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观战的李廷珪只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哆嗦,手中鹅毛扇也掉在了地上。

  柴荣在田重进与高彦俦对搏的时候,悄声安排赵匡胤、高怀德、郑恩三人,每人各带领两千骑兵悄悄游走于后蜀大军的四则,待命出击。

  如今见田重进杀掉了高彦俦,李廷珪惊慌失措惶惶不已时,柴荣大手一挥,手下三军将士就汹涌着杀向蜀军。

  李廷珪见势不妙,早放弃了他的自持,吓得扭头就跑。

  周军一路追杀,蜀军死尸遍地。

  由于蜀军撤退路途被赵匡胤、高怀德、郑恩三人截断,几乎无处可逃,而后面的败军又蜂拥而至,以至于蜀军自相残踏,自家人死于自家人刀下、马蹄下的兵士不可计数。

  李廷珪落荒而逃,身边只有几个忠心战将保护着他,拼死冲杀才杀开一条口子,夺路奔逃而去。

  凤州城的守将赵季良一看周军气盛,眼看着友军被屠戮,也不敢出城前来救援。

  此一役下来,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李廷珪带着不到五千多的侥幸漏网之鱼回了剑门关内,其他十万大军没死的都投降了周军。

  此战过后,孟昶再不敢派兵救援孤悬在外的凤州城,眼看着凤州又成了柴荣的囊中之物,后蜀也无能为力干预了。

  柴荣整顿兵马,挥师剑门关,想一举攻克这个天堑,顺利拿下后蜀。

  但剑门关毕竟是险塞要地,易守难攻,况且周边四周都是高山峻岭,关外地势又窄,不利于大兵团运作。

  柴荣到了这里才真正感觉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境。

  他站在高山之巅,看着绵延起伏的崇山险岭,也感受到了什么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随着半个月的战事不展,柴荣不觉眉头紧锁起来。

  紧接着又一不幸的消息接踵而来:后周悍将胡立也在身先士卒的攻关战斗中壮烈牺牲。这更令柴荣伤心不已。

  他不禁想到:难怪川蜀之地,中原大乱时能坚壁自守,自立为王。单凭这险恶地理位置,足可以令这里安然无恙,化险为夷,外人能奈他何?

  赵匡胤提议道:“大哥,剑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大军无法迂回作战,以至于损兵折将,不能取得丝毫进展。现在后蜀又是致力于固守,如果再这样强攻下去,时日一久恐怕师老兵疲,徒劳无功。

  “依小弟之见:取蜀地不如暂缓上一缓。如果我们挥师北上,沿长江而下,先灭掉南平,则可从那里向成都进发。那里地势相对平坦,利于我军的纵横驰骋,到那时取后蜀还不是易如反掌!”

  柴荣点头赞道:“二弟所言极是!多亏你提醒,大哥我险些在此犯下严重失误。反正谋取整个天下是我们兄弟的终极目标。

  “振兴华夏,复我雄威,取得汉唐一样傲世天下的丰功伟业,是你我兄弟的崇高理想。后蜀弹丸之地,权且让他苟延残喘些时日。待我们取得它地之后,再复取于他不迟!”

  于是柴荣命手下军队一部顺长江而下,一部由陆地北进,准备一举荡平南平。

  正当他雄心勃勃想踏平南平时,京城突然传圣旨下来,命柴荣停止征伐,率军回师汴京。

  柴荣及手下诸将百思不得其解,疑惑不已:为何大周兵锋正盛之时,皇上却让大军停止作战,实在想不通。

  柴荣悄悄问传旨太监:到底因何事让他回师?

  那太监亦是一脸茫然,摇头道:“殿下,奴才委实不知其中原委,您回京后自是知道这其中事因。”

  柴荣只得召集手下诸将,商议归师事宜。

  他叹息着说道:“我也不知京城到底出了什么事,不过姑父他老人家让回去,我也不能拒绝,拂他本意,大家还是说说怎么撤军吧。”

  赵匡胤道:“大哥,既然皇上下旨让您班师回朝,定有他老人家的用意,您也不必太遗憾。再说两年来,大哥带领我们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开疆扩土无数,地盘增加数倍。建立了莫大功业,这虽与大哥宏愿甚远,但这也是旷世伟业了。”

  柴荣点点头,道:“嗯,是啊!目前我大周版图,西北至大漠,西至藏原,南至长江,东到大海,比起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当时地域,委实不知大上多少。

  “但这点功业,实属微不足道,让人汗颜。试想我华夏大汉、大唐基业,那是何等宽广辽阔?到如今整个华夏民族仍是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实是我辈之耻辱——但圣意难违,徒留憾事!”

  高怀德道:“大哥,无须烦恼。皇上令我们罢兵还师,也许就是想让我们休整一下。日后待我们实力鼎盛时,再一举荡平长江南部的割据势力,反而会更容易些。”

  柴荣接道:“是啊!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想想也是:我们出师两年多,长年征战,是有些师困兵疲。还有器械、物资消耗极大,后援乏力。

  “如今回师休整,补充给养,养精蓄锐,也不失是一种极好的策略。”说着,柴荣转身对赵匡胤安排道:

  “二弟,你与怀德率一部沿长江继续东进,与守信部汇合。他与曹彬、潘美等人已经取得南唐的江北八个州。目前南唐在江北还有六个州,你们去后,再协助他们把那六州一并收复过来。这样整个长江以北再无心腹之患。我率一部先回京师,待你们拿下江北六州后,再听我下一步指示。”

  众将得令,回各自部队准备撤军事宜。

  柴荣匆匆回到汴京后,回朝复命。他问郭威道:“姑父,孩儿在前线风头正盛,正想一举攻克南平,西取后蜀残余,您为何在此节骨眼上命令回师,是为何因啊?”

  郭威微微一笑,言道:“荣儿啊,你以后是一国之君,怎能老是一直亲临一线指挥战斗呢?这个国家需要你来治理,你应该学着该如何治理国家了。

  “带兵打仗你是个能手,但治理国家有时要比攻城掠地困难复杂得多。你必须在我身体还算不错的时候出来主持大局,锻炼一下治国之能,这才是能保持我大周基业永固的根本。”

  柴荣道:“姑父,看您说的!您目前春秋正盛,哪轮得到我在治国上面指手划脚?国事的治理,还是您来干。孩儿我只想着平定四方,一统天下,其他的事暂不考虑。”

  郭威叹道:“荣儿,我何止不想一直做你的后盾,支持你完成华夏统一大业。但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如今这段日子,我总感身体疲惫,困顿倦怠,且时有头晕眼花的症状。

  “身体已经大不如昔。在治国上,已有力不从心之感。我也怕哪天突然辞世,让你来一个措手不及啊!所以才想到让你回来,主持朝政,操控大局。姑父此举,是为以防万一啊!”

继续阅读:第129章 接大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代枭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