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李守贞凭借潼关之险,兴兵南进,在刘崇、扬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发动攻击,被打个措手不及也情有可原。但杨旺手握四十万大军,竟也败得一塌糊涂,险些全军覆没,如今还有谁人能抵敌得住他?”
副相李文泰忧虑地言道。
众人都议论一片,但还是没能找出破敌的方略来。
刘承佑见宰相李宜时从进场就一直一言不发,禁不住问他道:“李相,为何一直不发表你的看法?”
李宜时走向前,言道:“皇上,如今能拯救此危局者,依臣观来,只有一人可以胜任,由他挂帅,定能振奋三军,一举克敌,叛乱定可平定。”
“何人?”刘承佑面露喜色,急忙问道。
“济州节度使四镇令公郭威!”
李宜时接着说道:“郭令公乃先皇宠臣,早年一直追随先皇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并因功封为四镇节度使。只要郭令公出马,并由他节度天下兵马抗击叛将,叛乱指日可平。”
众人一听李宜时举荐郭威挂帅平乱,均点头认可。
刘承佑于是火速传旨令郭威紧急回京。
郭威接到圣旨,不敢耽搁,赶紧马不停蹄赶赴到京城。
上朝面圣时,刘承佑早没了先前接见朝臣的懒洋洋模样,亲自下阶迎接郭威。并把剿灭叛乱的重任托付给郭威。
危急关头,国事为重,郭威也不敢再推三阻四,当即就接下委任。并谢恩回府。
柴荣知道姑父回了京城,于是就早早回府等他上朝归来。
郭威回到府上,夫人柴氏、柴荣等一干家人都到门口迎接。
“我又不是外人,何必如此隆重都到门口来接呢?快回去!这让外人看见成何体统!”郭威见状不悦地说道。
“姑父许久没回京城,我们都很想念您,到门口接是为了早一眼能望见您。您这样说也太寒大家的心了吧?”柴荣笑着赶紧上前,扶郭威下马。
“荣儿,现在不比以前,做什么都要低调,千万不可张扬显眼,知道吗?”
郭威一边前行,一边小声告诫柴荣:“京城乃是非之地,小心为妙!”
“孩儿知道。但这些人都是咱的家里人,没一个外人,谁见了难道会向皇上胡说八道不成?”柴荣点头答道。
“不一定会有人打小报告,但还是小心点吧,小心无大错。”郭威说着走向前,与夫人及管家等人寒暄着进了府内。
家人早已把筵席摆好,专等郭威的到来。
等吃过饭,碗筷撤去,郭威令家人下去,只留下夫人和柴荣二人在大厅叙话。
“荣儿,想必你已知道我此次回京的原因吧?”郭威问柴荣道。
“嗯,头几天符伯父已经把您要挂帅的消息告诉了孩儿。”
“那你对目前的局势有何看法?我该用何计谋打败李守贞?重新令天下安宁。”郭威盯着柴荣问道。
“姑父乃极善用兵之人,您的计谋层出不穷,我又不是带兵打仗之人,哪敢在您面前卖弄自己的见解?那不是自讨没趣吗!”
郭威用手指了一下柴荣:“你小子还谦虚什么!叫你说你就赶紧说。”
“那孩儿就不揣浅陋,说说自己的见解。”柴荣就不再客气,接着说道:
“李守贞目前气焰极盛,而大汉的兵马由于损失惨重,连连落败,士气比较低落。早已没了士兵的狠劲与一往无前勇猛搏杀的气势。
“依孩儿之见,姑父到任后,不可急于与李守贞决战,而是坚壁高垒,消磨李守贞将士的士气。待寻到战机,瞅准李守贞的缺陷,突然出兵,战而胜之。
“只有用初步的胜利来鼓舞起将士的斗志,我们军队的士气才能逐渐恢复过来,才有勇气和信心最终打败李守贞。”
郭威点点头,言道:“嗯,慎重初战,兵法常理。大汉军队屡战屡败,就是士气低落造成的。他李守贞虽极善用兵,但他毕竟属于是不义之师,不得人心。时日一久,必遭落败,毋庸置疑!”
“姑父说得对。李守贞举一地之兵,与大汉相抗衡,实力仍是相差悬殊,大汉可凭借广阔坚固的后方,源源不断的后方供应,最终会把他击垮,平定叛乱,恢复乾坤安宁。
“姑父您威名远扬,擅于用兵,前方将士听您前去挂帅抗敌,定会信心倍增,斗志上扬。再加上您高超的用兵策略,战败李守贞指日可待。您将又一次创建天下伟功,到那时后汉群臣中再无与您相提并论之人。”
郭威摆摆手,面情严肃而道:“现在还不是谈论以后事情的时候——对了,荣儿,你目前在兵部管什么差事?天下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们兵部总不会是无所事事,袖手旁观看热闹吧?”
郭威突然转变话题:“按常理,你们兵部可是协助相府在做兵员调配征集工作,应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啊!”
柴荣叹了一口气,道:“姑父,别提了。现在新皇上哪用得上我们?就连宰相府的李相也是闲着没事干,何况我们兵部?我们现在只是干些闲差,敲敲边鼓,顺便吆喝几下而已,皇上不用我们。”
“怪不得老吃败仗呢!原来该出力的人都在打遛逛锤,你们这些人不出力,前方将士能打胜仗才怪呢。”郭威恍然大悟道。
柴荣苦笑道:“皇上登基后,本就疑忌孩儿之辈,他怎么会让我们这些人去挑重担呢?不过也给了我们兵部一个任务,就是等户部把粮草集齐后,由我们接手负责调度到前线。
“好笑!堂堂的兵部,成了粮草押运官!不过这样也好,姑父去前线后,孩儿可借着管理粮草的便利,必定倾全力保证前线粮草的充足供应。”
郭威点点头,接道:“粮草充裕,可使前方将士稳定心态,这为我们坚持打持久战做了充分的保障。皇上让你们做这差事,虽显得不伦不类,但对我倒不失是好事一桩,由你负责后方,保证粮草供应,免去了我的后顾之忧。”
“姑父安心在前方与李守贞对峙,不必担心粮草供应不上的问题。孩儿必定生尽百法,保证充足的物资源源不断地供应到前线。”
自己的家人领兵挂帅到了前线,柴荣必须抛开以前得过且过混日月的思想,那可得振奋精神全力以赴于平乱战争之中。
柴荣以前对粮草供应一事心不在焉,只是敷衍塞责,应付差事了事。如今姑父挂了帅,他不敢再当儿戏。
他于是找到已是大河帮帮主的黄向秀,让他全力配合官府,把调往前线的军需物资务必安安全全、及时无误地送到前线。
黄向秀自是对好朋友的请求来者不拒。当即传令下去,让帮中兄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漕运这一块,调度大量船只,倾力配合官府运送军需物资,保证前线兵士的需求。
郭威走马上任最新统帅后,当即把全国各地调拨来的兵马进行重新整编,把最骁勇善战的兵马组成了一支中坚大军。
同时严令各军,没有他的命令,不准与李守贞交战。只可坚守营寨,对敌人的挑战要不理不睬。只要能耗住叛军,不让他越过营地就是初步的胜利。
汉军士气本就不高,听到主帅如此军令,也都正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