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可能是辽人笼络中原百姓与士大夫的一种柔和政策。
还有,辽军也没对城内平民百姓进行抢劫。一反过去占领一个地方后,就大肆屠杀和强掳的惯例。
看来辽人想的是长久之计,想永远地统治中原地区,也真是煞费苦心,良苦用心之至。
刘知远率先挑起义旗还真是明智之举。如若等到辽人稳定了局势,吸附了中原人的人心后再反抗的话,所用的精力和代价不知要大上几多倍。
柴荣在大街上走着,并留意四方动静,不觉已日上正午,肚子已饥肠辘辘,于是就到一饭馆随便要了点吃的。
下午继续打探情况,到日落后,就回到了客栈。
到了房间一看,其他几人还都没有回来,就坐在凳子上思考着这一天的所见所闻,以期能理顺出有价值的信息来。
时间不长,其他五人都先后陆续回到了客栈,六个人就聚在一起汇报各自一天的收获。
赵匡胤率先汇报自己的情况,言道:“大哥,小弟在皇宫西面打探信息熟悉线路时,并没发现特别的事情。如今那里的地形地貌,我已基本熟知。不过到了皇宫近前时,根本了解不到里面的情况。
“一是皇宫四周外没有大树,无法登高探情况;二是皇宫周边的房屋都没有它的围墙高,纵是登上外面最高房顶,也看不到皇宫内部的构造模样。”
曹彬、潘美、高怀亮三人也都各自汇报了各自的情况,大致都差不多。
柴荣听到大家汇报上来的信息,想了一下说道:“要不我们今夜就潜入皇宫里面,看看里面的情况。不过里面的戒备肯定森严无比。
“但为了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这个龙潭虎穴必须得闯一闯!不然仅从外部打探消息,那是隔靴搔痒,根本不可能得到有特别价值的信息。”
六人正在讨论着行动方案,突然门外传来脚步声,紧跟着就有轻轻的敲门声。柴荣示意高怀亮去开门。
门开之后,大家一看是大河帮汴京分舵的舵主黄向秀,忙站起来向他施礼问好。
柴荣给黄向秀让座。待坐定后,柴荣忙问他所来何意。
“各位兄弟,黄某是奉王帮主之命特来给各位做向导的。”黄向秀答道。
柴荣笑道:“黄舵主,我们兄弟来此并非是游山玩水而来,何必劳烦您给我们做向导呢?”
黄向秀答道:“柴兄弟,你有所不知。今日下午,王帮主自邙山而回,待我向他汇报了你们一行人的情况后,甚是吃惊。他老人家怕你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吃了辽贼大亏。
“于是就急差在下前来协助你们。黄某唯帮主之命是遵,岂敢不尽心尽力!所以接到命令后就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但有所需,柴兄弟差遣黄某就是,无须客气。”
“有劳黄舵主了!在下知道,大河帮乃一正义之帮派,江湖义气自是不少。在民族大义上更是立场鲜明,爱憎分明,这个在下早已如雷贯耳。
“想必你们也不愿看着中原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手中。凡是有点血性的汉子,就不应坐等成为奴隶,任人宰割,受人蹂躏!”柴荣盯着黄向秀语气铿锵地言道。
“柴兄弟所言极是!在下亦是有血性之人,怎可忍受蛮族侵略欺凌!怎乃我大河帮势小力孤,怎可与辽狗的铁蹄相抗衡!那岂不是螳臂挡车,自取覆没。
“王帮主之所以率部撤到城外,也是一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实则是在时时等着有义士振臂高呼呢!一旦有人挑起反抗的义旗,我们大河帮定当奋不顾身地冲锋在前,为光复京城做出一个中原人应该做的贡献!”黄向秀亦是豪情而道。
柴荣站起身,伸手握向黄向秀双手,言道:“黄舵主,难得大河帮如此嫉恶如仇,侠骨铮铮,和报效国家的民族大义精神。实不相瞒,我们六兄弟此来,是奉了上峰特命而来,为了打探辽军信息而特意潜入汴京来的。”
柴荣就把此行的目的对黄向秀简略叙说了一下。
黄向秀闻听后一拍大腿,兴奋而道:“既然刘大帅能高举义旗,不畏艰险。我大河帮定当尽最大能力协助柴兄弟等人完成任务。”
柴荣等人大喜。
于是柴荣紧接着就把他们六人探访侦察到的信息略略说给了黄向秀听,并说出了夜探皇宫的计划。
黄向秀听后大喜。并参与规划了一些行动细节和防范措施,以及行动后的注意事项。
待大家商量妥当,黄向秀出去安排饭食。大家吃后就各自回到房间休息,以养精蓄锐,等待夜间行事。
夜半时分,黄向秀叫醒诸人。并拿出几套夜行衣,分递给大家。
柴荣这时才猛然醒悟过来,言道:“黄舵主,还是您见多识广!夜里穿上这种衣服,行动起来,既利落又利于隐蔽。如您不加入我们,说不准会露出多少马脚出来呢!”
黄向秀笑了笑,接道:“像我们这些帮派组织,有时难免会有夜间行动之时,所以都备有这种衣服。能给大家提供便利,大河帮定当不隐不瞒,倾力相助!”
大家收拾穿戴停当,把各自床下的宝剑都取出来。
夜行衣背后有插剑的地方,他们把各自宝剑插好,就悄悄走出客栈,隐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待他们走到皇宫高大的墙根下,七人打了个手势,就各各施展轻功,纵上了高墙,趴在上面仔细往里观看。
外面虽暗,但皇宫内确是灯火辉煌,通明一片。阔大的大院内,不时有整队的巡逻兵士整齐通过。
待一队巡逻士兵过去之后,柴荣一挥手,七人就如捷燕一般,飘入了里面。一瞬间的工夫,七人又隐入暗影之中。
他们躲避着巡逻士兵,慢慢往里行进。
由于他们以前谁也没有来过皇宫,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走,才能找到这个庞大宫殿的核心所在。
不过他们都知道最核心的地方,应该在皇宫的中心地带,于是就小心谨慎地左右观望着往皇宫腹心走。
皇宫很大,他们他们在里面走了一个多时辰,也没有发现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地方。
不知不觉他们又来到一个高大的院墙下。
柴荣心想:皇宫内的高墙大院,定非常人所能住的地方!于是给大家一使眼色,众人会意,几个人就纵身上了墙头。
趴在墙上往里观看,这里比外面灯笼更多,愈显明亮。里面的宫女和太监,到了这种时辰,竟有的还在出出进进的忙碌着。这令七人惊诧不已。
柴荣自登上墙头,就闻到院里面有一股股浓郁的中草药味道扑鼻而来。味道如此浓重猛烈,可见用药量之大!
“谁人病了,用这等草药?”柴荣趴在墙头上暗自想着。这时看见屋内走出两个高大魁梧的汉子,两人均腰悬大刀。来到走廊内其中一人问一个当值的太监:“药熬得怎么样了?”
“回韩统领,马上就好。熬好就给皇上送去。”尖声细嗓的太监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