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计议定
金堤河2025-07-02 20:252,221

“是啊!为父的担忧之处正在于此!如果他们给我们父子一个保护皇上不力、渎职、贻误战机的帽子乱扣一气,那是够灭门之罪了!”萧虎臣深有同感地接道。

  萧格雷接着说道:“父亲,当务之急,是您在皇上还能分辩是非之前,必须求他下一道圣旨,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等回国后,我们好依次做掩护,向太皇太后陈述事情的经过。

  “想您是国家的靖国之石,中流砥柱,赫赫权臣,太皇太后又是我们萧家族人,自会替父亲说话。唯有如此,我们父子方能无虞。朝中那些反对势力才会无话可说,无刺可挑。”

  萧虎臣频频点头,接道:“你妹妹与太子自小有婚约,这次回国后,为父我应抓紧扶持太子登基,并让金珠与他履行婚约,这样我们萧家就能永葆昌盛!

  “嗯,我现在就去皇宫,向皇上陈述目前的危急局势,恳求他下一道圣旨,然后我们父子再见机行事。”

  萧格雷见父亲说起妹妹与太子的婚约之事,心中直“咯噔”一下。一种内心深处的隐忧涌上心头,不觉替她担忧起来。

  但他不敢向父亲说起妹妹救柴荣之事。心想只有看事情的发展情况,再做以后的打算吧。

  萧虎臣赶到皇宫,就奔向耶律德光的寝宫而去。

  韩义建见他到来,忙施礼问好。

  萧虎臣低声向他询问皇上的精神状况。

  韩义建面露喜色,说皇上今晨醒来,精神比先前大好,有恢复的迹象。

  萧虎臣闻听大喜,心中暗暗祷告:“天佑大辽!”急忙让韩义建领着进入里面向耶律德光请安。

  耶律德光一返先前颓唐、虚弱之态,显得精神焕发。脸上红晕一片,看着与常人无异。正由几个宫女搀扶着穿好衣服站起身来。

  萧虎臣忙上前俯在地上向耶律德光叩头请安。

  耶律德光令他平身,并随口问道:“萧将军,现在汴京局势如何?”

  萧虎臣不敢隐瞒实情,如实汇报了京城内外的情势。最后说道:

  “皇上,依微臣愚见:汴京不是我们长据之地,皇上如今圣体复安,应下令班师回国。我们北方气候凉爽,更适宜皇上调理身体,疗养治病。请皇上三思!”

  耶律德光点点头,言道:“卿所言句句入朕心底!朕昨日还做梦纵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享受那醉人的煦风和那温馨甜蜜的花香。

  “我们人中原,得汴京,朕亦好似做了一场繁华之梦,如今该是梦醒的时候了。俗话说:落叶归根。我耶律德光纵是死,亦要死在我大辽的土地上。”

  萧虎臣闻言大惊,忙道:“皇上为何出此晦气之言!如今您圣体康复,只需微加调养,自能还原如初。”

  耶律德光摇摇头:“朕的病情,只有朕知道,爱卿勿多虑。”

  说后他转头吩咐身边太监:“快去备好笔墨,朕要下一道圣旨交付萧将军。”

  太监忙依言备好笔墨,铺好娟秀,耶律德光就伏在案几上埋头书写起来:

  大辽皇帝耶律德光亲笔示下:

  朕自率大军入中原以来,克同州,定洛阳,入汴京,一路风行,畅通无阻。

  但天运不济,入汴京一月,朕即染沉疴。靠太医精心调治,方能延喘至今。

  因朕之故,以至兵顿汴京,再无甚作为!实愧先皇厚望,德光自感惭愧彷徨。

  如今朕自感大限将至,不日将魂归青天。

  天意如此,人力奈何!阎罗索命,匹夫难拒!事业中天,崩然倒塌,天不佑辽!仰天长叹,难鼎天下!壮志折戟,吾心何甘!

  天命如斯,唯做求全。如想不损我大辽根基,保持大辽鼎盛国力,朕经深思熟虑,我大军唯有暂归辽东,休养生息,厉兵秣马,一图后援。

  待后辈在合适之机,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今朕兹旨:令三军上将萧虎臣全权负责大军撤回辽东诸项事宜。文武百官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萧卿的任何决定,并全力配合协助他做好退兵事宜!

  吾军将士归国后,应各守本份,忠心爱国,朕之心慰!

  先前太子与萧卿之女金珠有婚约,望各部大臣,各族大佬,鼎力办理此事。令太子与金珠完婚,了却朕生平最所愿之事!朕将不胜欣慰!

  以上诸言,乃朕肺腑之发,倾心之言,慎思之语,大辽臣工务必遵之行之!

  耶律德光写完圣旨,长叹一声,执笔于地。

  吓得近旁诸人皆惶惶不安,俱俯趴地上,不敢抬头。

  过了好长时间,不见耶律德光有任何响动,离得近的太监偷目观看:见他闭目仰面躺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于是小心翼翼站起身,想扶持他休息时。忽觉异样,忙伸手模他的脉搏,感受他的鼻息:一切皆无!

  那太监立即哭怆倒地,嚎啕哭叫:“皇上咽驾归天了!”

  经他一惊叫,所有人都慌张站起身,纷纷上前细看:果然不假,耶律德光已经安然辞世!众人不觉都放声大哭起来。

  耶律德光今天精神极好,显得春风满面,其实是人的一种回光返照现象。

  他又费尽精力写下良苦用心的长长遗言,可谓精力耗尽,虚脱而亡。

  萧虎臣急忙止住众人的哭啼,并大声言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大家必须忍住悲痛!皇上驾崩的消息绝不能泄漏出去!不然我们危机大矣!”

  众人听他如此说,知道此中的利害,都不敢再哭一声。

  萧虎臣命令韩义建派人守住寝宫门,不准再令任何人进出。并严令务必死守皇上驾崩消息,不能告知任何外人知道。

  有一太监把耶律德光写好的圣谕递给萧虎臣。

  他认真看后,眼含热泪,强忍悲伤,把圣旨卷好,藏于胸内,就走了出来。

  韩义建尾随他出来,询问以后该如何办。

  “义建,皇上已把所有事务均托付于老夫全权酌情处理。如今之计,你要继续呆在皇宫,把皇上龙体保存好。并守好宫门,等我消息,我现在就出宫与诸大臣商议退兵事宜。”

  萧虎臣言罢就匆匆离开了寝宫。

  如何安然保存耶律德光的尸体,是一个极其头疼的问题。

  三伏天,烈日炎炎不说,又是大雨滂沱、燥热难耐的季节。

  一个尸体躺在那里,一两天岂不臭气冲天,腐烂生蛆?

  当时又没有现在的科技水平,有冰柜冷柜的把尸体往里面一放,储存多长时间都没问题。

  那时不行,夏天想吃个冰块都千难万难。又怎能有好法子保存一个尸体呢!

  老天可不管你是龙种还是凡夫俗子,只要没了命,尸体就会很快腐烂变质。

继续阅读:第54章 龙种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五代枭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