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马车就那么多,能上车的毕竟是少数,然后这条路上就出现了乌泱泱的一大群人。
对于人行道什么的,都觉得新奇有趣,倒也颇为遵守交通规则。
一路上三五好友相伴,感受着脚下大马路的坚实,今天这一天足以成为日后最宝贵的回忆。
然而这一下,可是把岭南城守城的官兵们给忙坏了。
从这儿出城的百姓,实在是有些太多了,而且跟商量好的似的。
如果不是事先得知了通知,还以为这些人要聚众哗变呢。
“有点羡慕人家督察队了。你们看看人家的官服,看着多气派,还有那腰间统一制式的长刀,看着跟咱们的也不一样。”
“那可不,听说人家平安县督察队的工资比我们要高不少呢。”
“回头找找门路,看看能不能进督察大队。”
洛皇一行人,挤上了公交车,似乎感受到这群人不好惹,其他人都下意识的跟他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毕竟有些东西,是没法形容的,比如说气度。
有些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老爷,您来这儿坐一会吧,有个好心的少爷给您让了个座呢。”
洛皇友善的冲着那个看起来像是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点了点头。
那年轻人似乎有些腼腆,同样笑了笑,脸上满是羞赧。
“后生是个读书人?”
洛皇坐在了椅子上,公共马车的这个椅子做的很细致,木头的椅子外面套了一层软垫,坐上去很柔软。
书生谦虚的道:“读过几本书,不敢称为读书人。”
书生见这位似乎也挺健谈,慢慢的也放开了。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聊的大多关于这条路,以及未来的平安县城。
这让洛皇对平安县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从官员报告上得到的消息,毕竟太过官方。
很多东西,还是要是民众口中,才能得知全貌。
“据我所知,这条道沈县主不日之后将会举办一个展览。
展览品是一些琉璃器品。
县主命名为工艺品。
有幸在同窗好友那里见过,那琉璃通透无比,没有丝毫杂色,与西域过来的琉璃相比,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据说沈县主打造的学院,将会全部用琉璃来做窗户,这样就不用担心采光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暖房也在建造。”
“暖房?”洛皇来了兴致:“作何之用?”
书生笑道:“听说是用来种菜,沈县主透露的消息是,让平安县的百姓,就算是在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好多人都觉得沈县主痴人说梦,但在我看来,却极有可能是真的。”
冬天吃到绿菜?
这对皇帝来说,没有那么新奇。
因为他有一个皇庄,旁边有一座温泉。到了冬天周围也能种植一些绿菜。
但是这里可没听说有什么温泉。
暖房还有此等作用?
洛皇不由有些期待起来。
“你就这么信任沈县主?”
书生脸上闪过一抹崇拜的光芒:“当然,沈县主当为我洛朝第一奇女子。
不怕您笑话,以前我家很穷,一门启蒙书籍都买不起。
后来因为沈县主创造了活字印刷,让纸张变得便宜了,才让书籍的价格降了下来。
天下读书人受惠颇多。
在我看来,沈县主是一个会创造奇迹的人,她说能,我就相信她能。”
洛皇发现,沈安安的威望,在平民百姓中,乃至读书人中,似乎都很高。
毕竟沈安安这真的算是活人无数。
“阿姐,这条路好宽哦。”
骆凝儿虽然亲自见证了这条路的诞生,但此时依旧把脑袋探出去,时不时发出医生惊叹声。
沈安安抱着她的腰,把她拖了回来,在她脑门上敲了一下。
“不许把头伸出去,多危险啊。
再说了,这条路你又不是没见过。”
“那怎么能一样呢?我见到的时候,又没有铺好,也不能跑马车。
你看看现在……”
小丫头站在马车里,跳了一下。
“一点都不颠簸。阿姐,你说以后其他地方,也能铺这种路吗?”
这个问题现在也在困扰着尹如玉。
太守府内,尹如玉看着眼前坐着的几位,一个个都苦大仇深的,知道今天不拿出个章程,肯定是不肯罢休了。
这些人都是岭南府下面几个县的县令。
他们今天齐聚一堂,为的就是这水泥路。
虽说这水泥路是人家平安县县主弄出来的,但大家都属于岭南城统辖,你不能厚此薄彼啊。
平安县有,俺们也得有吧?
再说,俺们又不是不给钱。
在座的没有傻子,自然清楚便利的交通,将会有多么的重要。
只有真正走过水泥大马路的人,才明白,以前的官道,跟这大马路一比,那简直是啥也不是。
“各位,你们赖在我这儿也没用啊。
那水泥厂,是人家沈县主的,我也做不了主啊。
而且据我所知,水泥厂每天的产出很有限。
你们也知道,平安县城,现在还没影子呢。
那盖房子,需要的量,就非常巨大,沈县主估计不会愿意挪出来一部分给你们的。
再者,如果我没记错,你们那通往岭南城的官道,都是三千年才修的吧?
大家也不急于一时,是不是?”
其中一个面若重枣的大汉,顿时急了:“太守大人,您这是偏心啊。水泥厂什么情况我们自然知道。
但大家都是一家人,不能什么好处都让平安县给占了啊。
谁都知道您夫人跟沈县主是好姐妹,您说句话,比我们说十句都好使。
我们也不多要,也不想修这么宽的路。
我们只要求修一条五米……不,八米宽的路,这不算过分吧?
而且原料,人工,我们自己出,我们是给钱的。”
“胡县令说的对,您怎么着,也得问问县主的意思吧?
不然就一句话把我们打发了,是不是不太妥当。”
“附议!我们也想要一条这样的官道。”
“附议……”
“附议……”
尹如玉叹了口气,这种心情,他能理解。但这些人来的真不是时候。
因为那位还在呢,准备修一条路,从岭南到京城的路,这个事情,也落在了他的头上。
想想都头疼,那条路,得多长啊。